一种附建式人防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50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建式人防建筑,包括:人防区,其外部设置有非人防区;人防区的内腔设置有风机房,风机房的一边角处设置有竖井,扩散管的一边侧设置有集气管,人防区的一侧设置有进出机构,进出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隐蔽组件;隐蔽组件包含石板和混凝土块,通风管组件包含进风管、活动管、出风管和两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分别用于活动管与进风管和出风管相对一端的拆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竖井、隐蔽组件及通风管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便于对进出机构进行封闭隐蔽处理,提高人防区与非人防区隔离的安全性,通过活动管及连接组件的设置,降低通风管拆卸的工作量,便于保障战时人防工程能快速完成平战功能的转换。能快速完成平战功能的转换。能快速完成平战功能的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建式人防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人防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附建式人防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建筑人防是以人民防空工程为必要附属工程的建筑工程统称,多以地下车库为主要体现形式,内部设置人防门、封堵门、照明、通风、给排水、通讯网络等战时掩体所需硬件,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即附建式人防工程,应用较为广泛。
[0003]现有的地下附建式人防工程在人防区域和非人防区域之间的设置一般为简单的防火门进行进出口的封闭,不能发挥人防工程的掩蔽安全功能,且为了通风安全,一般需要将人防区域和非人防区域的通风管进行截断,防止毒气等进入人防区域,截断通风管时需要增加较多的工程量,不能保障战时人防工程能快速完成平战功能的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建式人防建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附建式人防建筑,包括:
[0006]人防区,其外部设置有非人防区;
[0007]所述人防区的内腔设置有风机房,所述风机房的一边角处设置有竖井,所述竖井的一边侧设置有扩散管,所述扩散管的一边侧设置有集气管,所述人防区的一侧设置有进出机构,所述进出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隐蔽组件;
[0008]所述隐蔽组件包含石板和混凝土块,所述混凝土块设置于石板的内腔,所述隐蔽组件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管组件;
[0009]所述通风管组件包含进风管、活动管、出风管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分别用于活动管与进风管和出风管相对一端的拆装。
[0010]优选的,所述进出机构包含门洞与防火门,所述防火门通过合页与门洞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通风管组件设置于门洞的上方。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含下连接块、上连接块、四个卡块、两个卡槽、密封圈、两个螺杆、两个螺母和两个卡环,两个所述下连接块和两个上连接块及两个密封圈分别设置于活动管的两端,所述卡块与卡槽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所述螺母与螺杆的顶部螺纹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卡环分别转动与下连接块的两边侧。
[0012]优选的,其中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开设于活动管的两端,其中另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开设于进风管和出风管相对一端的外壁。
[0013]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卡块固定于下连接块的内壁,相邻另两个所述卡块固定于上连接块的内壁。
[0014]优选的,两个所述密封圈相背的一端分别与进风管和出风管相对的一端滑动穿插连接,两个所述密封圈固定嵌设于活动管的两端。
[0015]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螺杆分别固定于下连接块的两边侧,两个所述螺杆分别与上连接块的两边侧滑动穿插连接,两个所述卡环分别与上连接块的两边侧活动卡接。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1)本技术利用竖井、隐蔽组件及通风管组件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竖井,便于人防区能正常通气,通过隐蔽组件,便于对进出机构进行封闭隐蔽处理,提高人防区与非人防区隔离的安全性,通过活动管及连接组件的设置,便于对通风管组件的拆装,降低通风管拆卸的工作量,便于保障战时人防工程能快速完成平战功能的转换;
[0018](2)本技术利用扩散管与集气管相配合的设置方式,便于平时及战时的进排风处理,且能快速完成平时竖井处通风口的临战封堵,通过风机房的设置,使其满足人防隐蔽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风机房处俯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门洞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活动管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活动管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人防区;2、非人防区;3、风机房;4、竖井;5、扩散管;6、集气管;7、进出机构;71、门洞;72、防火门;8、隐蔽组件;81、石板;82、混凝土块;9、通风管组件;91、进风管;92、活动管;93、出风管;94、连接组件;941、下连接块;942、上连接块;943、卡块;944、卡槽;945、密封圈;946、螺杆;947、螺母;948、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附建式人防建筑,包括:
[0026]人防区1,其外部设置有非人防区2,人防区1为战时隐蔽防护使用,非人防区2为平时活动等场所使用,人防区1的内腔设置有风机房3,风机房3的一边角处设置有竖井4,竖井4与建筑的顶部相通,便于向建筑风机房3所在区域提供气体,竖井4的一边侧设置有扩散管5,扩散管5的一边侧设置有集气管6,扩散管5靠近竖井4的一侧开设有封闭门,靠近集气管6的一侧开设有双向封闭门,便于对扩散管5及竖井4内腔的临时封闭,提高战时隐蔽时的安全性;
[0027]人防区1的一侧设置有进出机构7,进出机构7包含门洞71与防火门72,防火门72通过合页与门洞71的内腔转动连接,通过门洞71,便于非人防区2与人防区1之间平时的互通,通过防火门72,便于人防区1与非人防区2之间的正常封闭,进出机构7的一侧设置有隐蔽组件8,隐蔽组件8包含石板81和混凝土块82,混凝土块82设置于石板81的内腔,混凝土块82由混凝土浆凝结而成,便于战时对门洞71处的一次性封闭,提高战时人员隐蔽的安全性;
[0028]隐蔽组件8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管组件9,通风管组件9设置于门洞71的上方,通风管
组件9包含进风管91、活动管92、出风管93和两个连接组件94,连接组件94分别用于活动管92与进风管91和出风管93相对一端的拆装,连接组件94包含下连接块941、上连接块942、四个卡块943、两个卡槽944、密封圈945、两个螺杆946、两个螺母947和两个卡环948,两个下连接块941和两个上连接块942及两个密封圈945分别设置于活动管92的两端,其中两个卡槽944分别开设于活动管92的两端,其中另两个卡槽944分别开设于进风管91和出风管93相对一端的外壁,相邻两个卡块943固定于下连接块941的内壁,相邻另两个卡块943固定于上连接块942的内壁,卡块943与卡槽944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卡槽944为矩形环槽结构,卡块943呈U型结构,且卡块943靠近卡槽944的一边侧为橡胶材质,便于提高活动管92分别与进风管91及出风管93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0029]两个密封圈945相背的一端分别与进风管91和出风管93相对的一端滑动穿插连接,两个密封圈945固定嵌设于活动管92的两端,通过密封圈945,使通风管组件9的通风更加稳定,相邻两个卡环948分别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建式人防建筑,包括:人防区(1),其外部设置有非人防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防区(1)的内腔设置有风机房(3),所述风机房(3)的一边角处设置有竖井(4),所述竖井(4)的一边侧设置有扩散管(5),所述扩散管(5)的一边侧设置有集气管(6),所述人防区(1)的一侧设置有进出机构(7),所述进出机构(7)的一侧设置有隐蔽组件(8);所述隐蔽组件(8)包含石板(81)和混凝土块(82),所述混凝土块(82)设置于石板(81)的内腔,所述隐蔽组件(8)的顶部设置有通风管组件(9);所述通风管组件(9)包含进风管(91)、活动管(92)、出风管(93)和两个连接组件(94),所述连接组件(94)分别用于活动管(92)与进风管(91)和出风管(93)相对一端的拆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建式人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机构(7)包含门洞(71)与防火门(72),所述防火门(72)通过合页与门洞(71)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通风管组件(9)设置于门洞(71)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建式人防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94)包含下连接块(941)、上连接块(942)、四个卡块(943)、两个卡槽(944)、密封圈(945)、两个螺杆(946)、两个螺母(947)和两个卡环(9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丹林玲黄文莉曾庆超盛受皇王昆赖修鑫吴宁杜聪陈媛媛邢斯檀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