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78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涉及方舱装备和人防技术领域。为了便于灵活布局配置;该防空地下室由各方舱模块组成,所述方舱模块包括:通道方舱,所述通道方舱紧邻防空地下室的出入口,通道方舱包括第一防毒通道、第二防毒通道;第一防毒通道和第二防毒通道串联连接;进风方舱,进风方舱包括进风口、进风扩散室,进风口设置于进风扩散室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各类方舱模块具备模块化、集成化、标准化的特点;防空地下室设计时只设计必要的出入口、风井等主体建筑,工程内部则可根据防空地下室不同战时用途,灵活配置相关组件模块单元,从而打破工程功能设计限制,快速展开形成防护能力。成防护能力。成防护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方舱装备和人防
,尤其涉及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

技术介绍

[0002]防空地下室是国家重要的人防工程,防空地下室按功能包括指挥通信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其中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中的物资库工程是覆盖面最广、建造数量最多、服务群众最密切的人防工程。
[0003]按照《人民防空法》和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新建民用建筑应该修建一定数量的防空地下室。各地在不同时期都会制定人防工程规划,在开展个体设计之初就明确其防护功能。人防工程规划会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进行修订,此时经常会出现城市某个区域防空地下室功能布置失衡的现象,如物资库工程数量较多、人员掩蔽工程数量少,人员平均掩蔽面积不达标等。特别是城中区因土地资源紧张,无法通过修建新建工程及时予以调整。
[0004]现代常规武器破坏力日益增大,有必要在防空地下室设计之初,就具备快速搭建或改造成具备不同功能需求各类工程。
[0005]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1258123.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人防工程地下室结构,包括两非人防区一和两地下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人防区包括非人防区一和非人防区二,两地下室结构包括人防区一和人防区二,所述人防区一和人防区二与左右两非人防区之间均设置有密闭通道。上述专利中的地下室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布局固定,局限性较大,不能够灵活调整布局,设计的限制过多,建造成本不易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由各方舱模块组成,方舱模块包括:通道方舱,通道方舱紧邻防空地下室的出入口,通道方舱包括第一防毒通道、第二防毒通道;第一防毒通道和第二防毒通道串联连接;进风方舱,进风方舱包括进风口、进风扩散室,进风口设置于进风扩散室的一侧;排风方舱,排风方舱包括排风井、排风扩散室,排风口设置于排风扩散室的一侧;通用方舱,通用方舱根据工程需要布置相应的内部工作、生活设施,通用方舱包括防化值班室、休息室、储藏室、储水间;专用方舱,专用方舱包括洗消间、厕所、进风机房、滤毒室、排风机房,其中洗消间包括脱衣室、淋浴室、检查穿衣室;其中,通道方舱在布局时,要与各类有密闭要求的专用方舱拼接配合使用,无密闭要求的专用方舱和通用方舱为集中布置或分散布置。
[0008]优选的:方舱模块分类组合后分别形成专业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和人防物资库,其中,专业队员掩蔽部由通道方舱、进风方舱、通用方舱、洗消间和厕所组成,两个洗消间设置在第一防毒通道和第二防毒通道的两侧,其中一个洗消间与第一防毒通道和第二防毒通道相导通,厕所设置于其中一个洗消间的一侧;专业队员掩蔽部整体呈中间为走廊的狭长式结构,第二防毒通道与走廊连接,通用方舱与进风方舱设置于走廊的两侧,其中,通用方舱的储水间设置于一个洗消间的一侧;第一防毒通道、第二防毒通道分别与洗消间的脱衣室、淋浴室、检查穿衣室连接,淋浴室位于脱衣室、检查穿衣室之间,且淋浴室与脱衣室、检查穿衣室相连接,脱衣室、检查穿衣室分别于第一防毒通道和第二防毒通道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一等人员掩蔽所由通用方舱、通道方舱、洗消间和厕所、进风方舱、排风方舱组成,一等人员掩蔽所呈川字结构布置,进风方舱、排风方舱分别位于一等人员掩蔽所的两侧,洗消间与通道方舱相连接,排风方舱位于洗消间的一侧。
[0010]进一步优选的:二等人员掩蔽所由通用方舱、通道方舱、洗消间和厕所、进风方舱、排风方舱组成,二等人员掩蔽所呈田字结构布置,进风方舱、排风方舱设置于同一拐角处或对角处,二等人员掩蔽所还设置有防爆波电缆井和扩大防毒通道,扩大防毒通道与一个洗消间相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人防物资库由进风方舱、排风方舱组成,进风方舱、排风方舱处设置有气密测量装置,人防物资库内设置有多个抗爆单元。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方舱模块均采用矩形结构,防空地下室的出入口设置有汽车坡道出入口人防门洞口,方舱模块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小于汽车坡道出入口人防门洞口尺寸,方舱模块长度尺寸不大于宽度尺寸的2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通道方舱模块分为防毒通道方舱和密闭通道方舱两种规格,防毒通道方舱配置有密闭舱门和密闭通道方舱配置有方舱间密闭法兰。
[001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专业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的进风方舱与通道方舱之间配置有滤毒室和密闭通道,进风方舱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房,进风方舱的进风扩散室与滤毒室相连接,密闭通道设置在通道方舱与滤毒室之间;排风方舱处配置有防毒通道方舱、排风机房,其中防毒通道方舱设置数量为两个,且串联连接。
[0015]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二等人员掩蔽所的进风方舱与通道方舱之间配置有滤毒室和密闭通道,进风方舱一侧设置有进风机房,进风方舱的进风扩散室与滤毒室相连接,密闭通道设置在通道方舱与滤毒室之间;排风方舱处配置有防毒通道方舱、排风机房,其中,防毒通道方舱设置数量为一个。
[0016]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人防物资库的进风方舱与排风方舱设置在一处,并在进风方舱与排风方舱的出入口配置密闭通道方舱。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各类方舱模块具备模块化、集成化、标准化的特点;防空地下室设计时只设计必要的出入口、风井等主体建筑,工程内部则可根据防空地下室不同战时用途,灵活配置相关组件模块单元,从而打破工程功能设计限制,快速展开形成防护能力。
[0018]2、本专利技术的方舱模块可在工厂制作,利于大批量建造降低成本,同时对环境影响小,减少碳排放。
[0019]3、本专利技术用在新建防空地下室时,能大幅减少现场作业,缩短建造工期。
[0020]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专业队员掩蔽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一等人员掩蔽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二等人员掩蔽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人防物资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防毒通道、2第二防毒通道、3脱衣室、4淋浴室、5检查穿衣室、6密闭通道、7滤毒室、8防化值班室、9休息室、10储藏室、11储水间、12洗消间、13厕所、14进风机房、15排风机房。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其特征在于,由各方舱模块组成,所述方舱模块包括:通道方舱,所述通道方舱紧邻防空地下室的出入口,通道方舱包括第一防毒通道(1)、第二防毒通道(2);第一防毒通道(1)和第二防毒通道(2)串联连接;进风方舱,进风方舱包括进风口、进风扩散室,进风口设置于进风扩散室的一侧;排风方舱,排风方舱包括排风井、排风扩散室,排风口设置于排风扩散室的一侧;通用方舱,通用方舱根据工程需要布置相应的内部工作、生活设施,通用方舱包括防化值班室(8)、休息室(9)、储藏室(10)、储水间(11);专用方舱,专用方舱包括洗消间(12)、厕所(13)、进风机房(14)、滤毒室(7)、排风机房(15),其中洗消间(12)包括脱衣室(3)、淋浴室(4)、检查穿衣室(5);其中,通道方舱在布局时,要与各类有密闭要求的专用方舱拼接配合使用,无密闭要求的专用方舱和通用方舱为集中布置或分散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模块分类组合后分别形成专业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二等人员掩蔽所和人防物资库,其中,所述专业队员掩蔽部由通道方舱、进风方舱、通用方舱、洗消间(12)和厕所(13)组成,两个所述洗消间(12)设置在第一防毒通道(1)和第二防毒通道(2)的两侧,其中一个洗消间(12)与第一防毒通道(1)和第二防毒通道(2)相导通,厕所(13)设置于其中一个洗消间(12)的一侧;专业队员掩蔽部整体呈中间为走廊的狭长式结构,第二防毒通道(2)与走廊连接,通用方舱与进风方舱设置于走廊的两侧,其中,通用方舱的储水间(11)设置于一个洗消间(12)的一侧;第一防毒通道(1)、第二防毒通道(2)分别与洗消间(12)的脱衣室(3)、淋浴室(4)、检查穿衣室(5)连接,淋浴室(4)位于脱衣室(3)、检查穿衣室(5)之间,且淋浴室(4)与脱衣室(3)、检查穿衣室(5)相连接,脱衣室(3)、检查穿衣室(5)分别于第一防毒通道(1)和第二防毒通道(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舱模块集成的防空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等人员掩蔽所由通用方舱、通道方舱、洗消间(12)和厕所(13)、进风方舱、排风方舱组成,一等人员掩蔽所呈川字结构布置,进风方舱、排风方舱分别位于一等人员掩蔽所的两侧,洗消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江泽袁代光张瑞龙申林刘铮张鹏郑小硕杨洁如李小乙柴巧利王淼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