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13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31
一种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涉及人防设施领域。该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包括垫层、设于垫层顶面的防水层、设于防水层顶面的人防底板、底部与人防底板连接的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及连接于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顶部的嵌固卧梁,嵌固卧梁内靠近和远离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的一端分别设有多根卧梁后端受力纵筋和多根卧梁前端受力纵筋,嵌固卧梁内还设有多根卧梁纵向构造钢筋和多根卧梁箍筋,卧梁纵向构造钢筋位于嵌固卧梁内顶部和底部,卧梁箍筋分别与卧梁后端受力纵筋和卧梁前端受力纵筋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能够使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顶端由无约束状态变成简支支撑状态,从而提高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的结构承载力以满足受荷需求。力以满足受荷需求。力以满足受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


[0001]本申请涉及人防设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

技术介绍

[0002]附建式人防工程是在普通地下室中按照所批准的配建人防面积来建设得到的建筑结构。对于地下室外墙(包括人防防护外墙),平时结构设计人员都会按照无人防荷载进行设计配筋。普通地下室外墙需抵抗室外覆土的侧压力、水头压力和室外地面上活荷载传导过来的侧压力。人防工程中的防护外墙除了需要承受上述荷载,还需承受战时的冲击波荷载,由于战时冲击波的荷载较大,故人防防护外墙的配筋一般都要比平时结构设计要大导致需要加外墙的厚度,特别是处在人防楼梯出入口处的外墙处的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0003]地下室外墙的承载力计算一般都是按照外墙底部和地下室底板固结、外墙顶部和地下室顶板简支、外墙侧边自由(无约束)的计算模式。但是在人防楼梯处的人防外墙,由于其顶部的简支顶板被取消而仅有小块的休息平台板和斜向梯板,在长度方向上下支撑受力模式的梯板的短方向的侧向刚度很弱,并且和上下休息平台板不在同一标高,故设计中一般不考虑此类梯板对防护外墙的支撑作用,故此处防护外墙顶部的支撑方式视为自由(无约束)。因人防楼梯特殊的构造要求,楼梯四周一般都会有人防隔墙对其进行围合。人防楼梯短方向的隔墙侧向刚度较大,可作为防护外墙的简支支撑。故此种楼梯处防护外墙的计算模式为:底部固结、顶部自由、侧面简支。对于上述人防楼梯处的防护外墙,按照上述的计算模式和平时结构设计预先确定外墙厚度进行加载人防荷载计算,计算结果往往会因为超限而通不过,特别是多层地下室的楼梯处的防护外墙高度很高,此计算超限会更加明显。此时按照常规需要加大防护外墙的厚度。但是一旦加厚外墙,加厚的部分向内偏置会影响楼梯的疏散宽度,向外偏置会影响建筑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其能够使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顶端由无约束状态变成简支支撑状态,从而提高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的结构承载力以满足受荷需求。
[0005]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其包括垫层、设于垫层顶面的防水层、设于防水层顶面的人防底板、底部与人防底板连接的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及连接于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顶部的嵌固卧梁,嵌固卧梁内靠近和远离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的一端分别设有多根卧梁后端受力纵筋和多根卧梁前端受力纵筋,嵌固卧梁内还设有多根卧梁纵向构造钢筋和多根卧梁箍筋,卧梁纵向构造钢筋位于嵌固卧梁内顶部和底部,卧梁箍筋分别与卧梁后端受力纵筋和卧梁前端受力纵筋连接。
[000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嵌固卧梁内还设有多根S形的卧梁拉结筋,每根卧梁拉结筋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嵌固卧梁内顶部和底部的两根卧梁纵向构造钢筋拉结。
[000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人防底板内底部设有底板底部横向钢筋和多根分别与底板底部横向钢筋连接的底板底部纵向钢筋,人防底板内顶部设有底板顶部横向钢筋及多根分别与底板顶部横向钢筋连接的底板顶部纵向钢筋,人防底板内还设有两端分别与底板底部横向钢筋和底板顶部横向钢筋连接的U形的构造封边筋,人防底板内还设有多根分别与构造封边筋连接的侧部构造筋。
[000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内两侧分别设有底部伸入人防底板内的多根墙外侧竖向通长筋和多根墙内侧竖向通长筋,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内外两侧分别设有多根墙水平通长筋,墙水平通长筋分别与各根墙外侧竖向通长筋或各根墙内侧竖向通长筋连接。
[00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内还设有多根墙拉结筋,每根墙拉结筋的一端与墙外侧竖向通长筋和墙水平通长筋交点连接,另一端与墙内侧竖向通长筋和墙水平通长筋交点连接。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内还设有多根与墙外侧竖向通长筋间隔布置的附加筋。
[00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内底部还设有沿其水平方向的止水钢板。
[00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包括垫层、设于垫层顶面的防水层、设于防水层顶面的人防底板、底部与人防底板连接的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及连接于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顶部的嵌固卧梁,嵌固卧梁内靠近和远离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的一端分别设有多根卧梁后端受力纵筋和多根卧梁前端受力纵筋,嵌固卧梁内还设有多根卧梁纵向构造钢筋和多根卧梁箍筋,卧梁纵向构造钢筋位于嵌固卧梁内顶部和底部,卧梁箍筋分别与卧梁后端受力纵筋和卧梁前端受力纵筋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能够使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顶端无约束状态变成简支支撑状态,从而提高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的结构承载力以满足受荷需求。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中嵌固卧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0、垫层;110、防水层;120、人防底板;121、底板底部横向钢筋;122、底板底部纵向钢筋;123、底板顶部横向钢筋;124、底板顶部纵向钢筋;125、构造封边筋;126、侧部构造筋;130、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131、墙外侧竖向通长筋;132、墙内侧竖向通长筋;133、墙水平通长筋;134、墙拉结筋;135、附加筋;136、止水钢板;200、嵌固卧梁;210、卧梁后端受力纵筋;220、卧梁前端受力纵筋;230、卧梁纵向构造钢筋;240、卧梁箍筋;250、卧梁拉结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垫层、设于所述垫层顶面的防水层、设于所述防水层顶面的人防底板、底部与所述人防底板连接的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及连接于所述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顶部的嵌固卧梁,所述嵌固卧梁内靠近和远离所述人防楼梯处防护外墙的一端分别设有多根卧梁后端受力纵筋和多根卧梁前端受力纵筋,所述嵌固卧梁内还设有多根卧梁纵向构造钢筋和多根卧梁箍筋,所述卧梁纵向构造钢筋位于所述嵌固卧梁内顶部和底部,所述卧梁箍筋分别与所述卧梁后端受力纵筋和所述卧梁前端受力纵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固卧梁内还设有多根S形的卧梁拉结筋,每根所述卧梁拉结筋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嵌固卧梁内顶部和底部的两根所述卧梁纵向构造钢筋拉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嵌固卧梁的防护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防底板内底部设有底板底部横向钢筋和多根分别与所述底板底部横向钢筋连接的底板底部纵向钢筋,所述人防底板内顶部设有底板顶部横向钢筋及多根分别与所述底板顶部横向钢筋连接的底板顶部纵向钢筋,所述人防底板内还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俊黄银燊陈烤易博睿张洁金超刘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