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29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废水进行过滤的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下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吸附机构一侧设置有再生液处理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前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再生液处理机构连接,所述再生液处理机构与所述吸附机构连接;所述吸附机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罐盖,所述罐盖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罐盖下端设置有分流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附机构、再生液处理机构使再生液在活性炭吸附材料吸附过滤物质后,通过负极罩、正极罩的电离作用,使再生液将活性炭吸附材料吸附的物质进行脱离,恢复活性炭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提高循环使用率,降低人工对吸附材料的更换,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水的处理效率。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产、生活的迅速发展,由此而产生的有机废水成为后期处理的主要问题。目前,对废水处理主要采用吹脱、折点氯化和MAP(Microbially AvailablePhosphorus,磷酸铵镁)化学沉淀等方法。然而,吹脱法能耗大,有二次污染;折点氯化法运行费用高,副产物会造成二次污染;化学沉淀法沉淀药剂用量较大,从而致使处理成本较高。因此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主要使用吸附法进行处理,所用的吸附材料众多,如活性炭、煤渣、有机吸附材料等,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最大的麻烦在于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更换再生。这样,不仅影响废水处理工作,而且费工、费时,劳动强度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废水进行过滤的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下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吸附机构一侧设置有再生液处理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前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再生液处理机构连接,所述再生液处理机构与所述吸附机构连接;
[0006]所述吸附机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罐盖,所述罐盖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罐盖下端设置有分流罩,所述分流罩下侧设置有负极罩,所述负极罩下侧插设有正极罩,所述正极罩下侧设置有集中盘,所述负极罩与所述正极罩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材料,所述排水管为三通管,所述排水管一侧的通管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排水管另一侧的通管上设置有回收阀;
[0007]所述再生液处理机构包括第一再生液罐、第二再生液罐,所述第一再生液罐与所述第二再生液罐上端设置有连通管,所述第一再生液罐与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再生液罐上端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下端位于所述第二再生液罐内侧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电动机一侧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管连通的上料管,所述上料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第一再生液罐下端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阀体。
[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混合组件包括主轴,所述主轴上设置有至少三层搅拌杆,且每层所述搅拌杆设置有至少三处,所述搅拌杆与所述主轴焊接。
[0009]如此设置,使所述主轴带动所述搅拌杆整体转动,对所述第二再生液罐内的再生液进行搅匀混合。
[0010]进一步设置:所述混合组件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外径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主轴焊接。
[0011]如此设置,使所述主轴带动所述螺旋叶片转动,对所述第二再生液罐内的再生液进行搅匀混合。
[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分流罩呈倒锥形结构,所述分流罩与所述罐盖焊接,所述分流罩上均布有漏孔。
[0013]如此设置,通过所述分流罩对通过所述进水管进入的液体进行分流,使均匀的落下。
[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负极罩、所述正极罩呈间隔设置的环形隔板,且所述负极罩、所述正极罩上的隔板相互对应。
[0015]如此设置,使所述活性炭吸附材料分隔的处在所述负极罩、所述正极罩之间,便于使再生液通过所述活性炭吸附材料,在所述负极罩、所述正极罩的正负极板间进行清理。
[0016]进一步设置:所述集中盘呈锥形结构,所述集中盘与所述罐体焊接,所述集中盘下端与所述排水管焊接。
[0017]如此设置,通过所述集中盘对落下的液体进行收集,集中在所述排水管内。
[0018]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再生液罐、所述第二再生液罐侧壁上均设置有可视窗。
[0019]如此设置,便于对所述第一再生液罐、所述第二再生液罐内部液体量进行观察确认。
[0020]进一步设置:所述主轴与所述电动机联轴器连接,所述主轴与所述第二再生液罐转动连接。
[0021]如此设置,使所述电动机的动力稳定的传递给所述主轴。
[0022]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料管与所述泵体法兰连接,所述上料管与所述进水管焊接,所述泵体上设置有插入所述第二再生液罐内的管体。
[0023]如此设置,便于通过所述泵体将所述第二再生液罐内再生液通过所述上料管送入所述罐体内。
[0024]进一步设置:所述罐体下端设置有支腿,所述罐体与所述罐盖螺栓连接,所述罐体外侧设置有支撑架。
[0025]如此设置,使所述罐体、所述罐盖便于拆卸安装,提高操作便利性。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通过吸附机构、再生液处理机构使再生液在活性炭吸附材料吸附过滤物质后,通过负极罩、正极罩的电离作用,使再生液将活性炭吸附材料吸附的物质进行脱离,恢复活性炭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提高循环使用率,降低人工对吸附材料的更换,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的罐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图5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0035]图7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8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的实施例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8]1、吸附机构;11、罐体;12、罐盖;13、进水管;14、分流罩;15、负极罩;16、正极罩;17、活性炭吸附材料;18、集中盘;2、排水管;21、排水阀; 22、回收阀;3、再生液处理机构;31、第一再生液罐;32、第二再生液罐;33、连通管;34、电动机;35、混合组件;351、主轴;352、搅拌杆;353、螺旋叶片;36、上料管;37、控制阀;38、泵体;39、排污管;4、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废水进行过滤的吸附机构(1),所述吸附机构(1)下端设置有排水管(2),所述吸附机构(1)一侧设置有再生液处理机构(3),所述吸附机构(1)前侧设置有控制箱(4),所述排水管(2)与所述再生液处理机构(3)连接,所述再生液处理机构(3)与所述吸附机构(1)连接;所述吸附机构(1)包括罐体(11),所述罐体(11)上端设置有罐盖(12),所述罐盖(12)上端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水管(13),所述罐盖(12)下端设置有分流罩(14),所述分流罩(14)下侧设置有负极罩(15),所述负极罩(15)下侧插设有正极罩(16),所述正极罩(16)下侧设置有集中盘(18),所述负极罩(15)与所述正极罩(16)之间设置有活性炭吸附材料(17),所述排水管(2)为三通管,所述排水管(2)一侧的通管上设置有排水阀(21),所述排水管(2)另一侧的通管上设置有回收阀(22);所述再生液处理机构(3)包括第一再生液罐(31)、第二再生液罐(32),所述第一再生液罐(31)与所述第二再生液罐(32)上端设置有连通管(33),所述第一再生液罐(31)与所述排水管(2)连通,所述第二再生液罐(32)上端设置有电动机(34),所述电动机(34)下端位于所述第二再生液罐(32)内侧设置有混合组件(35),所述电动机(34)一侧设置有泵体(38),所述泵体(38)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管(13)连通的上料管(36),所述上料管(36)上设置有控制阀(37),所述第一再生液罐(31)下端设置有排污管(39),所述排污管(39)上安装有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35)包括主轴(351),所述主轴(351)上设置有至少三层搅拌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趁义邱迎迎张培培王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洁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