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13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池、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固定箱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内壁卡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混合筒,开启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与凸轮转动,搅拌叶片转动对混合筒内的药剂进行搅拌,凸轮转动带动混合筒抖动,将混合筒内壁上粘连的药剂抖落,混合完成的药剂从波纹管内进入量筒内。混合完成的药剂从波纹管内进入量筒内。混合完成的药剂从波纹管内进入量筒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向污水中添加药剂,以使得污水处理效果更佳,具体使用时,是先将药剂和清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得到药液,然后将药液投放到污水中,与污水进行反应,以初步得到净化水。
[0003]现有中国专利CN 210410513 U公布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该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通过在喷气管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喷气孔,喷气管平铺设置于加药池底部,且使得喷气孔均匀间隔密布于加药池底部,进而有效避免了药剂下沉到加药池底部,保证药剂和清水充分混合溶解,进而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然而该装置在搅拌过程中易发生药剂在药箱内粘连导致无法将药剂排出的问题,且该装置无法对使用过后的气体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解决了原装置在搅拌过程中药剂容易在药箱内粘连导致无法将药剂排出以及无法对使用过后的气体进行回收利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池、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
[0006]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固定箱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内壁卡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顶部内壁与凸轮啮合,所述混合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远离混合筒的一端与固定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筒的底部贯通连接有波纹管;
[0007]所述加药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干燥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循环干燥机构包括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底部与加药池顶部的内壁贯通连接,所述密封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冷凝板,所述密封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疏水板,所述密封箱的内壁贯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端口固定安装有过滤环,所述冷凝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回流管。
[0009]优选的,所述加药池内壁贯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加药池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弯管,所述弯管贯穿加药池外壁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储气罐。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外壁固定安装有量筒,对要加入的混合药剂进行定量,所述量筒的底部与加药池的顶部内壁贯通连接,使得量筒内部的混合药剂进入加药池,所
述支撑架的底部与加药池的顶部固定连接,对支撑架进行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冷凝板位于疏水板的下方,利用疏水板将冷凝下来的液体与气体分开,所述疏水板的外壁开设有气孔,便于气体通过,所述过滤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吸水树脂,将未完全分离的液体进行吸收。
[0012]优选的,所述弯管的外壁开设有通孔,便于弯管内的气体进入加药池,所述进水管的顶部设置有阀门,控制是否向加药池内加水,所述气泵的顶部与排气管的底部贯通连接,使得排气管内干燥的气体进入储气罐,进行循环利用。
[0013]优选的,所述波纹管的底部与量筒顶部内壁贯通连接,将混合筒内的混合药剂导入量筒内,所述搅拌叶片的边缘外壁与混合筒的内壁贴合,充分对混合筒内的药剂进行混合,所述固定箱与支撑腿接触部位设置有凹槽,且该凹槽为椭圆形,方便支撑腿被混合筒带动。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该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开启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叶片与凸轮转动,搅拌叶片转动对混合筒内的药剂进行搅拌,凸轮转动带动混合筒抖动,将混合筒内壁上粘连的药剂抖落,混合完成的药剂从波纹管内进入量筒内;
[0016](2)、该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上浮的水汽进入密封箱内,首先经过冷凝板将水汽中的液体冷凝,剩余水汽经过疏水板被疏水板隔离水汽,剩余水汽进入过滤环后被吸水树脂完全吸收,剩余干燥气体经由气泵进入储气罐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加药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搅拌机构爆炸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循环干燥机构爆炸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加药池、2搅拌机构、201固定箱、202电机、203转轴、204混合筒、205固定弹簧、206波纹管、207支撑腿、208凸轮、209搅拌叶片、3支撑架、4气泵、5储气罐、6循环干燥机构、601排气管、602过滤环、603疏水板、604密封箱、605冷凝板、606回流管、7进水管、8量筒、9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池1、支撑架3,支撑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2;
[0023]搅拌机构2包括固定箱201,固定箱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02,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203,转轴203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固定箱201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转轴2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209,转轴2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凸轮208,固定箱201的底部内壁卡接有支撑腿207,支撑腿20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混合筒204,混合筒204的顶部内壁与凸轮208啮合,混合筒20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205,固定弹簧205远离混合筒204的一端与固定箱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混合筒204的底部贯通连接有波纹管206,波纹管206的底
部与量筒8顶部内壁贯通连接,将混合筒204内的混合药剂导入量筒8内,搅拌叶片209的边缘外壁与混合筒204的内壁贴合,充分对混合筒204内的药剂进行混合,固定箱201与支撑腿207接触部位设置有凹槽,且该凹槽为椭圆形,方便支撑腿207被混合筒204带动;
[0024]加药池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干燥机构6,循环干燥机构6包括密封箱604,密封箱604的底部与加药池1顶部的内壁贯通连接,密封箱60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冷凝板605,密封箱60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疏水板603,密封箱604的内壁贯通连接有排气管601,排气管601的端口固定安装有过滤环602,冷凝板60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回流管606,冷凝板605位于疏水板603的下方,利用疏水板603将冷凝下来的液体与气体分开,疏水板603的外壁开设有气孔,便于气体通过,过滤环60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吸水树脂,将未完全分离的液体进行吸收,加药池1内壁贯通连接有进水管7,加药池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弯管9,弯管9贯穿加药池1外壁的一端贯通连接有气泵4,气泵4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储气罐5,弯管9的外壁开设有通孔,便于弯管9内的气体进入加药池1,进水管7的顶部设置有阀门,控制是否向加药池1内加水,气泵4的顶部与排气管601的底部贯通连接,使得排气管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包括加药池(1)、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固定箱(201),所述固定箱(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02),所述电机(20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203),所述转轴(203)的外壁通过轴承与固定箱(201)的顶部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209),所述转轴(2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凸轮(208),所述固定箱(201)的底部内壁卡接有支撑腿(207),所述支撑腿(20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混合筒(204),所述混合筒(204)的顶部内壁与凸轮(208)啮合,所述混合筒(20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205),所述固定弹簧(205)远离混合筒(204)的一端与固定箱(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合筒(204)的底部贯通连接有波纹管(206);所述加药池(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干燥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干燥机构(6)包括密封箱(604),所述密封箱(604)的底部与加药池(1)顶部的内壁贯通连接,所述密封箱(60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冷凝板(605),所述密封箱(60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疏水板(603),所述密封箱(604)的内壁贯通连接有排气管(601),所述排气管(601)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洪辉武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