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988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涉及化工工艺设备应用领域技术,包括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脱乙烷塔下塔、脱乙烷塔冷凝器、脱乙烷塔回流罐、脱乙烷塔回流泵,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和脱乙烷塔下塔分开布置,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布置在靠近脱乙烷塔旁的主框架上。通过分开布置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相连接的附属管线长度大大缩短,由此带来的管道长度、支架、保温材料用量也大大减少,节约了投资建设费用;工艺日常巡检、维护更加的便捷和高效;巴氏精馏段阀门和仪表安装、检修时带来极大的便利;对乙烯制冷系统的稳定性带来良好的效果,便于日常乙烯制冷剂管道的维护。维护。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工艺设备应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涉及到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

技术介绍

[0002]丙烷脱氢装置中的脱乙烷塔是将液相物料(主要组分是丙烷、丙烯、乙烷、甲烷、氢气等)进行初步分离,脱乙烷塔顶分离出乙烷及更轻组分,塔底分离出丙烷、丙烯,脱乙烷塔的塔底组分继续送至产品分离塔分离出丙烯产品。
[0003]脱乙烷塔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巴氏精馏段,主要是将脱乙烷塔回流罐中未冷凝的气相(主要组分是乙烷、甲烷、氢气,还有约16%的丙烷丙烯)中的丙烷丙烯使用温度等级更低的乙烯冷剂进行冷凝,得到充分回收送至下游的产品分离塔得到产品丙烯,进而提高丙烯的收率,降低物料损耗的作用。
[0004]如图1传统的脱乙烷塔的巴氏精馏段1

部分都是布置于脱乙烷塔的顶部,与下塔2

连接在一起。巴氏精馏段1

高度约9m,脱乙烷塔下塔2

约 50m,总高约59m。因此与巴氏精馏段1

相连的管道不得不从地面延伸到 50多米高的塔上,由此增加了建设期的施工难度和材料费用。同时工艺系统操作起来也带来困难,工艺操作人员对于日常爬塔检查,开停工爬上塔顶开关阀门切换流程操作,都会增加难度;巴氏精馏段1

的仪表等设备若出现故障,检修时需要检修人员带着检修工具爬直梯到达检修部位进行检修,危险性高,容易有人员坠落及工具跌落危险,若有大件阀门需要更换还需要用到起重设备配合吊装,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将脱乙烷塔上部的巴氏精馏段和下塔分开布置,上部巴氏精馏段通过利用靠近脱丙烷塔附近的主框架,把巴氏精馏段布置在主框架上,以降低脱乙烷塔整体的高度,从而克服现有技术脱丙烷塔高度高,不利于工艺操作人员的日常操作和设备维保人员的检修工作的不足。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包括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脱乙烷塔下塔、脱乙烷塔冷凝器、脱乙烷塔回流罐、脱乙烷塔回流泵;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和脱乙烷塔下塔分开布置,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布置在靠近脱乙烷塔旁的主框架上;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底部的巴氏精馏段液相采出管与脱乙烷塔回流罐顶部连接;所述脱乙烷塔回流罐顶部的回流罐气相管与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底部连接,接点的位置在巴氏精馏段液相采出管接口的上部;所述脱乙烷塔冷凝器的热端入口与脱乙烷塔下塔气相线连接;所述脱乙烷塔冷凝器的热端出口与脱乙烷塔冷凝管连接;所述脱乙烷塔冷凝管的另一端与脱乙烷塔回流罐的顶部连接;所述脱乙烷塔回流泵出口的回流管与脱乙烷塔下塔的顶部连接,接点位置在脱乙烷塔下塔气相线与脱乙烷塔下塔顶部接口的下部;所述脱乙烷塔回流
罐的底部出口与脱乙烷塔回流泵入口连接。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脱乙烷塔回流泵的入口设有回流罐罐底切断阀,回流罐罐底切断阀的位置在脱乙烷塔回流罐的底部出口与脱乙烷塔回流泵的入口之间。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脱乙烷塔回流泵出口设有脱乙烷塔回流泵出口流量表,脱乙烷塔回流泵出口流量表的位置在回流管上。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流管设有回流泵返罐线,所述回流泵返罐线的一个接点在脱乙烷塔回流泵出口流量表的下游,另一个接点在脱乙烷塔回流罐的顶部。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流泵返罐线设有回流泵返罐控制阀。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流管上设有脱乙烷塔回流流量表,脱乙烷塔回流流量表的位置在回流管与回流泵返罐线接点的下游。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回流管上设有脱乙烷塔回流控制阀,脱乙烷塔回流控制阀的位置在脱乙烷塔回流流量表的下游。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脱乙烷塔回流泵设有两台,是第一脱乙烷塔回流泵和第二脱乙烷塔回流泵;所述第一脱乙烷塔回流泵和第二脱乙烷塔回流泵采用并联方式设置,第一脱乙烷塔回流泵的入口和第二脱乙烷塔回流泵的入口并联,第一脱乙烷塔回流泵的出口和第二脱乙烷塔回流泵的出口并联。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脱乙烷塔冷凝器的冷端入口与脱乙烷塔冷凝器丙烯进料管连接,冷端出口与脱乙烷塔冷凝器丙烯返回管连接。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上部有塔顶冷凝器,塔顶冷凝器冷端入口与塔顶冷凝器乙烯进料管连接,塔顶冷凝器冷端出口与塔顶冷凝器乙烯返回管连接。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将脱乙烷塔上部的巴氏精馏段和下塔分开布置,将巴氏精馏段布置于靠近脱乙烷塔附近的主框架上,从而降低脱乙烷塔设备整体高度。具有以下优点:1、与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相连接的附属管线长度大大缩短,由此带来的管道长度、支架、保温材料用量也大大减少,节约了投资建设费用;2、对乙烯制冷系统的稳定性带来良好的效果,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的塔顶冷凝器高度降低,便于日常乙烯制冷剂管道的维护;3、巴氏精馏段阀门和仪表安装、检修时带来极大的便利;4、工艺日常巡检、维护更加的便捷和高效;5、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和下塔分开高度降低后,对于脱乙烷塔设备整体的安装稳定性得到提高。
[00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传统脱乙烷塔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详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1、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2、脱乙烷塔下塔;3、脱乙烷塔冷凝器;4、脱乙烷塔回流罐;5、脱乙烷塔回流泵;6、脱乙烷塔回流泵出口流量表;7、回流泵返罐控制阀;8、脱乙烷塔
回流流量表;9、脱乙烷塔回流控制阀; 10、回流罐罐底切断阀;21、巴氏精馏段液相采出管;22、回流罐气相管; 23、回流管;24、脱乙烷塔下塔气相线;25、脱乙烷塔冷凝管;26、回流泵返罐线;31、脱乙烷塔冷凝器丙烯返回管;32、脱乙烷塔冷凝器丙烯进料管;33、塔顶冷凝器乙烯返回管;34、塔顶冷凝器乙烯进料管;35、塔顶冷凝器;51、第一脱乙烷塔回流泵;52、第二脱乙烷塔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包括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1、脱乙烷塔下塔2、脱乙烷塔冷凝器3、脱乙烷塔回流罐4、脱乙烷塔回流泵5。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1和脱乙烷塔下塔2分开布置,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1布置在靠近脱乙烷塔旁的主框架上。由于上述结构,脱乙烷塔巴氏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1)、脱乙烷塔下塔(2)、脱乙烷塔冷凝器(3)、脱乙烷塔回流罐(4)、脱乙烷塔回流泵(5);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1)和脱乙烷塔下塔(2)分开布置,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1)布置在靠近脱乙烷塔旁的主框架上;所述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1)底部的巴氏精馏段液相采出管(21)与脱乙烷塔回流罐(4)顶部连接;所述脱乙烷塔回流罐(4)顶部的回流罐气相管(22)与脱乙烷塔巴氏精馏段(1)底部连接,接点的位置在巴氏精馏段液相采出管(21)接口的上部;所述脱乙烷塔冷凝器(3)的热端入口与脱乙烷塔下塔气相线(24)连接;所述脱乙烷塔冷凝器(3)的热端出口与脱乙烷塔冷凝管(25)连接;所述脱乙烷塔冷凝管(25)的另一端与脱乙烷塔回流罐(4)的顶部连接;所述脱乙烷塔回流泵(5)出口的回流管(23)与脱乙烷塔下塔(2)的顶部连接,接点位置在脱乙烷塔下塔气相线(24)与脱乙烷塔下塔(2)顶部接口的下部;所述脱乙烷塔回流罐(4)的底部出口与脱乙烷塔回流泵(5)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乙烷塔回流泵(5)的入口设有回流罐罐底切断阀(10),回流罐罐底切断阀(10)的位置在脱乙烷塔回流罐(4)的底部出口与脱乙烷塔回流泵(5)的入口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乙烷塔回流泵(5)出口设有脱乙烷塔回流泵出口流量表(6),脱乙烷塔回流泵出口流量表(6)的位置在回流管(23)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丙烷脱氢装置的新型脱乙烷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23)设有回流泵返罐线(26),所述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正坤骆咏章叶绿生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