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蓄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770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蓄池,属于市政排水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第二水池与第一水池连通,并且第二水池尽可能延伸以覆盖更大的区域,同时连接更多的雨水流通机构来收集雨水,并将雨水导入到第一水池中,而第一水池分别与污水处理系统和河道连通,并根据降雨变化,将雨水导入污水处理系统或者河道,实现对周边区域的雨水调蓄,并对应第一水池设置有水位计,并通过水位计和第一闸门与第二闸门联动,使得调蓄作业的远程或自动化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基于现有的暗渠进行改造,减少了河道初雨面源污染,极大的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减少了投资浪费,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蓄池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排水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调蓄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自然河道、排洪沟渠往往被人为覆盖成暗渠,暗渠由于周边雨、污水排入而在其末端配套设置了截污闸实现末端截污,这样设置的弊端使得雨季既易形成城市内涝,又易造成河道水质反复,成为治水的一大顽疾。
[0003]并且初期降雨容易将城市屋顶、路面以及其它地方的污染物冲洗掉并带走,使得初期降雨中的污染物含量超标,不能直接通入到河道中,而需要通入污水处理系统中进行处理。
[0004]目前大部分城市正在实施合流暗渠清污分流改造,实现暗渠为雨水通道。但是合流暗渠改造为雨水通道后有以下弊端:1、暗渠末端的截污闸处于废弃状态,产生废弃工程,使得闸门需拆除。2、初雨面源污染仍会进入河道,污染河道。
[0005]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调蓄池,用以对初雨进行调蓄处理,并可直接在现有的暗渠基础上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蓄池,其中通过将调蓄池分为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两部分,其第一水池分别与污水处理系统和河道连通,并根据降雨变化,将雨水导入污水处理系统或者河道,实现调蓄功能,而第二水池与第一水池连通,并且尽可能延伸以覆盖更大的区域,同时连接更多的雨水机构来收集雨水,并将雨水导入到第一水池中,实现对周边区域的雨水调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调蓄池,其包括用于容积雨水的第一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池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闸门,用以将第一水池与河道隔开;
[0008]在所述第一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与污水处理系统连通,用以将第一水池中的雨水导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中。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水池;
[0010]所述第二水池与所述第一水池连通,并使得该第二水池中的雨水可流入到第一水池中。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水池的底面高于第一水池的底面;
[0012]和/或
[0013]所述第二水池的底面高度自背离所述第一水池一侧向另一侧逐渐降低。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池的底面高度自背离所述第一闸门一侧向另一侧逐渐降低。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污水管设置有第二闸门,用于实现所述污水管的开闭。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第一水池设置有水位计,用以获取所述第一水池的水位信息,使得所述第一闸门和所述第二闸门可根据水位信息进行相应的开闭操作。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第一水池还设置有流速计和/或摄像头,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水池内的水流情况。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水池和所述第二水池分别设置有盖板,用于对各水池的顶部进行覆盖。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检修井;
[0020]所述检修井与对应水池连通,用于工作人员经由该检修井下到对应水池底部。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修井为闸门井结构,并对应所述第二闸门设置,且
[0022]所述水位计设置在所述检修井的侧壁面上,方便工作人员对其检修。
[0023]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4]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的调蓄池,其通过将调蓄池分为第一水池和第二水池两部分,其第二水池与第一水池连通,并且则尽可能延伸以覆盖更大的区域,同时连接更多的雨水机构来收集雨水,并将雨水导入到第一水池中,而第一水池分别与污水处理系统和河道连通,并根据降雨变化,将雨水导入污水处理系统或者河道,实现对周边区域的雨水调蓄;
[0026](2)本技术的调蓄池,其通过将第一水池的底面低于第二水池的底面,两水池之间形成高度差,且第二水池的缺口正对第一水池,使得第二水池收集到的雨水进入第一水池,实现导流作用,同时,第一水池具有向河道处倾斜的坡度,对应的第二水池具有向第一水池的倾斜的坡度,进一步增强导流作用;
[0027](3)本技术的调蓄池,其通过在第一水池上设置水位计,并通过水位计监测到的水位信息,进行调蓄池状态的切换,与之对应的,水位计还与信息传输设备相连,实现水位信息的远程读取;
[0028](4)本技术的调蓄池,其通过在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上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且该驱动电机通过信号接收装置与水位计和/或管理平台连通,实现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的远程或者自动化操作,大幅度减轻人员作业强度;
[0029](5)本技术的调蓄池,其通过在既有的暗渠上进行改造,将既有暗渠改造为调蓄池,减少了河道初雨面源污染,极大的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减少了投资浪费。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蓄池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蓄池的A

A剖视图;
[00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调蓄池的B

B剖视图;
[0033]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第一水池;2、第二水池;3、第一闸门;4、污水管;5、第二闸门;6、水位计;7、检修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蓄池,包括用于容积雨水的第一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池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闸门,用以将第一水池与河道隔开;在所述第一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管,所述污水管与污水处理系统连通,用以将第一水池中的雨水导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蓄池,其中,还包括第二水池;所述第二水池与所述第一水池连通,并使得该第二水池中的雨水可流入到第一水池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蓄池,其中,所述第二水池的底面高于第一水池的底面;和/或所述第二水池的底面高度自背离所述第一水池一侧向另一侧逐渐降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蓄池,其中,所述第一水池的底面高度自背离所述第一闸门一侧向另一侧逐渐降低。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调蓄池,其中,对应所述污水管设置有第二闸门,用于实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磊唐寅史义雄王松林刘飞林亚楠辛志远熊易琰刘虎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