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43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电池盖板、密封件和紧固件,电池盖板上开设有注液孔,密封件为弹性胶体,密封件封堵注液孔,紧固件与电池盖板连接,以将密封件固定在电池盖板上,紧固件上对应注液孔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孔,密封件部分位于第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盖板组件利用弹性胶体的密封件封堵注液孔,外置针管可穿插密封件对电池内部进行补液或排气,密封件可在外置针管拔出后利用自身弹性胶体特性自行收缩变形,以封闭外置针管在密封件上留下的通孔,再次形成密封状态,弹性密封件的使用可反复多次对电池进行补液或排气,保证电池使用寿命,减少密封件的使用,节约成本,不需要反复拔插密封件,减少相应检测工序,提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盖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盖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制备过程中,化成是一道重要工序。化成即对注液搁置后的电池进行首次充电激活,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的过程。在化成阶段,为使负极表面生成良好的SEI膜,采用负压化成工艺,化成时注液孔未封闭,此时一般会使用耐腐蚀吸嘴对准注液孔进行负压吸气,排出电池化成时产生的气体,使SIE膜生成的均匀稳定,提高电池性能。
[0003]目前,常用的生产工艺为在电池一次注液后先插入一枚密封钉静置,高温活化后将密封钉拔出,进行负压化成、排气,高温负压化成后需进行二次补液,二次补液后需要再插入一枚新的密封钉静置,焊封密封铝片前需要再次拔出密封钉。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生产过程需要使用多个密封钉,且每次拔插密封钉后还需要一道检测工序检测是否将将密封钉拔插完全,工序繁杂,拔插过程中外界气体还易进入电池内部从而造成污染,且铝片焊接后无法再对电池进行补液或排气,影响电池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其结构简单,化成工序简洁。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电池盖板、密封件和紧固件,所述电池盖板上开设有注液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电池盖板连接,以将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电池盖板上,所述密封件封堵所述注液孔,所述密封件为弹性胶体,所述紧固件上对应所述注液孔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孔,所述密封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孔。
[0007]作为电池盖板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盖板具有背离电池内部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注液孔贯穿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所述注液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尺寸,所述密封件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尺寸,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抵紧。
[0008]作为电池盖板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盖板具有背离电池内部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凸出设置有围壁,所述围壁围绕所述注液孔的周部设置,所述围壁的内侧壁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注液孔尺寸,所述密封件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围壁的内侧壁截面尺寸,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围壁内。
[0009]作为电池盖板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面凹陷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注液孔贯穿所述第一凹槽槽底,所述第一凹槽环绕所述围壁的内侧壁设置,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抵紧。
[0010]作为电池盖板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围壁的内侧壁截面为圆形,所述紧固件和所述密封件的截面均为圆形。
[0011]作为电池盖板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通过旋转配合的方式与所述围壁连接。
[0012]作为电池盖板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背离所述密封件的侧面凹陷设置有旋转卡槽。
[0013]作为电池盖板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围壁外侧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紧固件的外周面抵接;或,所述围壁的外侧壁开设有贯通孔,所述紧固件的外周面对应所述贯通孔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钉的一端穿过所述贯通孔旋拧至插入所述第二螺纹孔,以将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围壁连接。
[0014]作为电池盖板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电池内部的一侧面凸出设置有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的外周侧壁与所述注液孔的孔壁抵接。
[0015]作为电池盖板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件开设有针槽。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紧固件与电池盖板连接,将密封件固定在电池盖板上,密封件连接稳固;通过采用弹性胶体制成的密封件封堵注液孔,利用外置针管穿过第一孔、穿插密封件、插入至注液孔内进行补液或排气,外置针管拔出后密封件利用自身弹性胶体性能可以自行收缩变形,以封闭外置针管在密封件上留下的通孔,电池再次形成密封状态,弹性密封件的使用可反复多次对电池进行补液或排气,保证电池使用寿命,减少了密封件的使用,节约成本,不需要反复拔插密封件,减少相应密封件拔插是否完全的检测工序,提升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反复拔插过程电池内部与外界空气或其他物质的接触,减少对电池内电解液的污染,同时也节省了后续的铝片焊接工序。
附图说明
[0017]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盖板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盖板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盖板组件配合状态的剖视图;
[0022]图中:
[0023]1、电池盖板;11、注液孔;12、第一侧面;13、第一凹槽;2、密封件;21、针槽;22、第二密封部;3、紧固件;31、第一孔;32、旋转卡槽;33、第二螺纹孔;4、围壁;41、第一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电池盖板1、密封件2和紧固件3,电池盖板1上开设有注液孔11,密封件2为弹性胶体,通常为硅胶或橡胶,具有回弹力强的特点,密封件2封堵注液孔11,紧固件3与电池盖板1连接,以将密封件2固定在电池盖板1上,紧固件3上对应注液孔11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孔31,密封件2部分位于第一孔31,使密封件2处于被挤压状态。通过外置针管穿过第一孔31、穿插密封件2、插入注液孔11内对电池内部进行补液或排气,外置针管拔出后密封件2利用自身弹性胶体性能可以自行收缩变形,以封闭外置针管在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盖板组件,包括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上开设有注液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电池盖板连接,以将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电池盖板上,所述密封件封堵所述注液孔,所述密封件为弹性胶体,所述紧固件上对应所述注液孔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孔,所述密封件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具有背离电池内部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注液孔贯穿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所述注液孔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尺寸,所述密封件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尺寸,所述密封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抵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板具有背离电池内部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凸出设置有围壁,所述围壁围绕所述注液孔的周部设置,所述围壁的内侧壁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注液孔尺寸,所述密封件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围壁的内侧壁截面尺寸,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围壁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凹陷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注液孔贯穿所述第一凹槽槽底,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文豪朱鹏翔孙飞苑丁丁魏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