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导热不粘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412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导热不粘锅,旨在解决现有不粘锅涂层容易被锅铲破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锅体,锅体包括底接触层、导热层、内接触层,底接触层、导热层、内接触层底面均设置为弧面,内接触层上设置有若干凸纹,弧面凸起端远离底接触层设置,底接触层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不粘锅技术领域,通过底接触层上所设置的凸纹,使得锅中饭菜与锅体之间的接触减少,还能提高锅体翻炒时饭菜与锅体的摩擦,使得饭菜能更快散开,同时通过不锈钢复合基材所制的导热层能将从热源所提供的热量快速向内接触层、导热板上传递,使得锅体中饭菜均匀、快速的受温,进而减少锅铲的使用,减少涂层损伤。减少涂层损伤。减少涂层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导热不粘锅


[0001]本技术涉及不粘锅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高导热不粘锅。

技术介绍

[0002]“不粘锅”的问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人们不必再担心煮肉时一不小心就会烧焦,煎鱼时鱼片粘在锅壁上。这种不粘锅与普通锅的外型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仅仅是在锅的内表面多涂了一层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被美誉为“塑料王”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和耐老化的性能,“王水”也难以腐蚀,利用聚四氟乙烯优异的热性能、化学性能、易清洁性能和无毒性能制成了这种深受欢迎的厨房用具。
[0003]但是在生活中,随着不粘锅的长时间使用,不粘锅内壁的涂层会受到锅铲划损,导致不粘锅的部分区域失去不粘的特性。
[0004]因此,在公开号为CN215820617U的技术中提供了一种不粘锅,其可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金属基层和二氧化钛涂层,所述二氧化钛涂层等离子喷涂在所述金属基层的上表面上并且其表面抛光成镜面,其中,所述二氧化钛涂层的厚度小于所述金属基层的厚度的1/10。二氧化钛涂层与金属基层结合紧密,不易被刮掉,大大提高了不粘锅的使用寿命。
[0005]但是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对不粘涂层的改性虽能使不粘锅使用寿命提高,但是锅铲对涂层的划损是不可逆的,而通过减少不粘锅使用时锅铲的使用频率便能减少对涂层的损坏。众所周知,做饭时锅铲的主要作用是对菜进行翻动,使得锅体内的菜均匀受温。
[0006]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导热不粘锅,通过底接触层上所设置的凸纹,使得锅中饭菜与锅体之间的接触减少,并还能提高锅体翻炒时饭菜与锅体的摩擦,使得饭菜能更快散开,同时通过不锈钢复合基材所制的导热层能将从热源所提供的热量快速向内接触层、导热板上传递,使得锅体中饭菜均匀、快速的受温。
[000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底接触层、导热层、内接触层,所述底接触层、导热层、内接触层底面均设置为弧面,所述内接触层上设置有若干凸纹,所述弧面凸起端远离底接触层设置,所述底接触层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凹槽,所述内接触层表面涂覆有不粘层涂层。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接触层是用于连接与加热端接触的一侧,将对锅体的底壁起到保护作用,导热层将用于导热或供磁场穿过升温,导热层会将温度向上侧进行传递,使得热量能通过内接触层传递至锅体中所盛放的物品中,内接触层上所设置的凸纹能对放入锅内的物品能发生一定的倾斜,保证不会降低热量的同时还能减少菜品与锅底接触,进而减少不粘层涂层磨损,同时凸纹的设置还能在锅体抖动时加大菜与锅底的摩擦力,使得菜能得到摊开,提高热量传递速率,减少锅铲的使用频率;同时底接触层上所设置的若
干第一凹槽,能减少热传递损耗,使得导热层、内接触能升温更为迅速。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层设于底接触层与内接触层之间,所述导热层上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层的设置能供磁感线进行穿过,进而产生较多热量,而在电磁炉使用的过程中,锅体的侧壁因倾斜的设置,所受到磁感线穿过率会降低,因此在导热层上侧设置导热板,将通过导热的方式来使得上侧升温加快,使得锅体中温度更均匀。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层为不锈钢复合基材所制,所述导热板为金属银所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复合基材所制的导热层在具有良好导热性的同时还具有优秀的导磁性,能适用于电磁炉使用,而金属银所制的导热板具有优秀的导热性能,能更好的将导热层上温度进行传递。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接触层底侧设有一圆弧端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接触层侧面上所设置的圆弧端面能使得侧壁更为圆滑,能方便使用者通过斜边的设置进行颠锅、翻面,进一步减少锅铲的使用频率。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粘层涂层为聚四氟乙烯不粘层。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接触层底端设置有栏板,所述栏板上设有若干卡接于第一凹槽内的卡块。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栏板的安装能加厚锅体的底层,使得锅体在使用燃气灶料理时对锅体底端起到更好保护,避免明火直接与锅体底端进行接触,延长锅体使用寿命。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栏板底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侧壁上设有支撑条,所述栏板底面呈平面设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第二凹槽的设置能在栏板安装后,凹槽设置后将使得栏板上存在一定深度,使得燃气灶上燃气外焰与栏板底面接触,使得不粘锅升温更为迅速,支撑条的设置能使得栏板底端呈平面设置,能便于放置。
[00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通过底接触层上所设置的凸纹,使得锅中饭菜与锅体之间的接触减少,并还能提高锅体翻炒时饭菜与锅体的摩擦,使得饭菜能更快散开,同时通过不锈钢复合基材所制的导热层能将从热源所提供的热量快速向内接触层、导热板上传递,使得锅体中饭菜均匀、快速的受温。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0026]图中:1、锅体;2、底接触层;3、导热层;4、内接触层;5、凸纹;6、不粘层涂层;7、导热板;8、圆弧端面;9、栏板;10、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高导热不粘锅,如图1

图3所示,包括锅体1,锅体1包括底接触层2、导热层3、内接触层4,底接触层2、导热层3、内接触层4底面均设置为弧面,内接触层4上设置有若干凸纹5,弧面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导热不粘锅,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底接触层(2)、导热层(3)、内接触层(4),所述底接触层(2)、导热层(3)、内接触层(4)底面均设置为弧面,所述内接触层(4)上设置有若干凸纹(5),所述弧面凸起端远离底接触层(2)设置,所述底接触层(2)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一凹槽(10),所述内接触层(4)表面涂覆有不粘层涂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导热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3)设于底接触层(2)与内接触层(4)之间,所述导热层(3)上侧固定连接有导热板(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导热不粘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赵有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实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