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材料增厚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29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2
局部材料增厚模具,包括上模座和配合所述上模座使用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挤压冲头和成型冲头,所述下模座上设置两个有分别对应所述挤压冲头和成型冲头位置的成型凹模,且设置在所述成型冲头下方的成型凹模内部设置有一限位块,所述挤压冲头的外侧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设在压块上,且所述定位块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所述定位块的氮气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次冲压将传统无法将材料增厚变为可以增厚,大大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车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局部材料增厚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局部材料增厚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冲压行业有很多产品需要局部变厚一点,例如很多变速箱骨架产品会有局部增厚的特征。目前冲压工艺很难实现材料增厚,除非采用厚度较厚的材料将产品样子轮廓成型后再进行大量的二次机加工工艺,这样一来就会增加很多人工成本和机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产品局部特征增厚的局部材料增厚模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局部材料增厚模具,包括上模座和配合所述上模座使用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挤压冲头和成型冲头,所述下模座上设置两个有分别对应所述挤压冲头和成型冲头位置的成型凹模,且设置在所述成型冲头下方的成型凹模内部设置有一限位块,所述挤压冲头的外侧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设在压块上,且所述定位块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所述定位块的氮气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定位块和成型冲头的上方均设置有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块和成型冲头的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设置有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垫板和固定板,所述压块和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
[0008]优选的,所述下模座上方设置有凹模板垫板和凹模板,所述凹模板与所述固定板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内限位块。
[0009]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均设置有相互配合外限位块,且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还设置有导柱和导套。
[0010]优选的,所述凹模板上设置有卡块,设置在所述成型冲头底部的成型凹模通过所述卡块卡设在所述凹模板上。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高度高于所述成型凹模内径的高度。
[0012]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上设置有弹簧固定块,所述弹簧固定块与所述氮气弹簧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次冲压将传统无法将材料增厚变为可以增厚,大大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机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闭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开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通过本技术第一次增厚后的产品前后对比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通过本技术第二次增厚后的产品前后对比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上模座10,下模座12,固定板垫板14,固定板16,凹模板垫板18,凹模板20,挤压冲头22,成型冲头24,成型凹模26,限位块28,定位块30,压块32,氮气弹簧34,弹簧固定块36,内限位块38,外限位块40,导柱42,导套44,弹簧46,卡块48,产品50,顶杆52。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底部”、“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局部材料增厚模具,包括上模座10和配合上模座10使用的下模座12,上模座10下方设置有对产品50第一次局部增厚的挤压冲头22和对产品50第二次局部增厚的成型冲头24。下模座12上设置两个有分别对应挤压冲头22 和成型冲头24位置的成型凹模26,且设置在成型冲头24下方的成型凹模内部设置有一限位块28。限位块28的高度略高于成型凹模内径的高度,以便于成型冲头24下压使产品50在限位块28的外径处增厚。
[0022]其中,挤压冲头22的外侧套设有定位块30,定位块30的形状与成型凹模26和产品的局部形状配合。定位块30卡设在压块32上,且定位块30的上方设置有氮气弹簧34,氮气弹簧34的顶部设置有一弹簧固定块36,其底部连接有一顶住定位块30的顶杆。使用时,可驱动氮气弹簧34推动其下方顶杆,在压块32限位的行程内移动,预先用定位块30对产品定位,再利用挤压冲头22下压使产品增厚。
[0023]进一步地,上模座10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垫板14和固定板16,下模座12上方设置有凹模板垫板18和凹模板20。压块32和定位块30设置在固定板16的底部。卡块48设置在凹模板20的顶部,且设置在成型冲头24底部的成型凹模通过卡块48卡设在凹模板20 上。凹模板20与固定板16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内限位块38。上模座10与下模座12均设置有相互配合外限位块40,且上模座10与下模座12之间还设置有导柱42和导套44。
[0024]进一步地,定位块30和成型冲头24的上方均设置有能够穿过定位块和成型冲头的顶杆52,顶杆52的顶端设置有弹簧46,上模座10下压使弹簧46收缩,上模座10复位时,弹簧46复位将顶杆 52伸出以便将产品50卸料。
[0025]本技术所应用的产品50如图3和图4所示,需对产品50 的内径处进行两次增厚。使用时,产品50在挤压冲头22下方的成型凹模处通过定位块预先定位,再利用挤压冲头22下压使产品50 内孔实现第一次增厚。再将产品50移送至成型冲头24下方的成型凹模处,利用成型冲头和限位块的配合,使产品50第二次增厚。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局部材料增厚模具,包括上模座和配合所述上模座使用的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挤压冲头和成型冲头,所述下模座上设置两个有分别对应所述挤压冲头和成型冲头位置的成型凹模,且设置在所述成型冲头下方的成型凹模内部设置有一限位块,所述挤压冲头的外侧套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卡设在压块上,且所述定位块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所述定位块的氮气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材料增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和成型冲头的上方均设置有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块和成型冲头的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设置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材料增厚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下方设置有固定板垫板和固定板,所述压块和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联辉赵启松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三维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