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27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试样卡槽(2)、上盖(3)、支撑柱(4)、固定柱(5),所述试样卡槽(2)为C型开口状,该C型开口尺寸与外部试样(6)尺寸相适应刚好将该试样(6)卡在该C型开口中;所述上盖(3)正下方连接有V型导轨(31),待冲击的试样(6)上的V型开口与该V型导轨(31)相贴合,所述固定柱(5)用于卡紧试样(6)与V型导轨(31)实现试样(6)的固定。采用本申请,一方面可以快速检验出试样尺寸大小是否符合试验标准,另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中样品稳定性问题,实现试样自动进样,完成试样金属冲击试验。试样金属冲击试验。试样金属冲击试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冲击试验机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使用中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待进行冲击试验的样品尺寸大小不一,在试验前需要对每一个试样样品进行手工测量,以便挑选出符合试验的试样样品;另一方面,试样放置在现有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中并不稳固,试样过程中试样容易受到干扰而反复晃动,造成卡样、试验机工作间断性停机,试验作业反复停止修复等问题;而这两方面,严重影响试验效率,增加试验机损害维修的概率,耗费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试样卡槽、上盖、支撑柱、固定柱,所述试样卡槽为C型开口状,该C型开口尺寸与外部待进入冲击试验的试样尺寸相适应刚好将该试样卡在该C型开口中;所述上盖正下方连接有V型导轨,待冲击的试样上的V型开口与该V型导轨相贴合, 所述固定柱用于卡紧试样与V型导轨实现试样的固定。
[0005]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为空心,在底座上表面开设有试样入口、在底座的正面开设有试样出口,试样从试样入口进入,从试样出口出来。
[0006]优选的,所述V型导轨上可以一次性贴合多个试样。试样沿着V型导轨竖直方向可叠加垒放。
[0007]优选的,所述试样的尺寸为宽10mm、高10mm、长55mm,与其对应的所述试样卡槽的C型开口间距为55mm。试样的尺寸、结构等符合金属冲击试验相关标准要求,比如:标准GB/T 229

2020、ASTM E23

18、ASTM A370

21、EN ISO 148

1:2016、AS 1544.2

2003或AS 1544.3

2003。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为两个,一端通过螺母与上盖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上盖上开设有一端开口的固定柱连接口,固定柱与该固定柱连接口活动连接,可以随时拆卸便于放置试样。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通过试验卡槽、V型导轨、固定柱三者结构的巧妙设计,使得待冲击试验的试样可以被有效固定在底座上,如此,通过试验卡槽C型开口间的距离可以快速检验出试样尺寸大小是否符合试验标准,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中样品稳定性问题,更进一步,可以实现一次性多个试样垒加后依次从试样入口进入、从试样出口出来,实现试样自动进样至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中,完成试样金属冲击试验。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1的爆炸图示意图;
[0013]图3为本申请所述试样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中V型导轨与试样贴合后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底座、11

试样入口、12

试样出口,2

试样卡槽,3

上盖、31

V型导轨、32

固定柱连接口,4

支撑柱,5

固定柱,6

试样。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该夹具适用于三思纵横生产的金属摆锤冲击试验机上,用于对金属试样进行冲击试验前的送样自动化改进,具体的,本申请所述的金属冲击试验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为空心状,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试样入口11、在底座1的正面开设有试样出口12,底座1设置有C型开口的试样卡槽2,上盖3,在上盖3的下方连接有V型导轨31、上盖3开有一端开口的固定柱连接口32,两根支撑柱4和一根固定柱5,固定柱5与固定柱连接口32活动连接。
[0018]如图3所示,为待进行冲击试验的试样6(图1和图2中未示意),试样6一般按照行业标准制作成标准件,试样6的一面具有V型缺口,V型导轨31与试样6上的V型缺口尺寸与形状相适应,可以互相贴合,其中试样6标准尺寸为长*宽*高=55mm*10mm*10mm,试样卡槽2的C型开口间距也为55mm,使得试样6刚好被该C型开口卡住,实现试样6左右方向位置的固定。
[0019]如图1所示,固定柱5安装到底座1后,与试样卡槽2相互配合,实现对试样6前后方向位置的固定。
[0020]如图4所示,在作业时候,试样6可以沿着V型导轨31竖直方向上进行垒加放置,试样6上的V型开口与V型导轨31在中心线处贴合,一次性放置的数量根据V型导轨31的高度以及作业需要而定。
[0021]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如下:待对金属试样进行金属冲击试验时,首先,将本申请所述夹具中的固定柱5拆卸下来,将试样6上的V型开口与V型导轨31按照图4所示状态进行垒加放置,由于试样卡槽2的C型开口间距与标准试样6的长度相同,都是55mm,所以放置时候,若试样6过大则无法放置进去、过小则会松落,如此,工作人员可以快速识别出尺寸过大或者过小的试样6,从而将部分不满足标准尺寸要求的试样(为不良品)筛选出来,实现了装样和检样两道工序合二为一的效果;其次,对于符合尺寸要求的试样6,垒加好后,将固定柱5一端安装到底座1上,另一端直接卡进固定柱连接口32内,固定柱5的安装可以有效固定试样6的前后晃动问题,而试样6左右两侧卡在试样卡槽2的C型开口中,如此可以实现试样6的有效固定。最后,将整个夹具放入到金属摆锤冲击试样机中开始金属冲击试验送样环节,试样6在外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坠入试样入口11,此时金属摆锤冲击试样机的气泵会推动一金属杆将坠入到底座1空心内的试样6从试样出口12推出,同时,另一个试样6会依序自动坠入到试样入口11中,金属杆往复运动实现试样6的连续自动送样,如此可将试样6一个一个送入到样品仓中进行后续的保温、冲击试验。
[0022]采用本申请,试样卡槽2配合V型导轨31和固定柱5可以将试样6紧紧固定在夹具
中,使得试样6被金属摆锤冲击试样机中的金属杆推动作业时,方向、位置都不会变化,不会产生卡样等问题,提高了送样自动化的质量及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产生了良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
[002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试样卡槽(2)、上盖(3)、支撑柱(4)、固定柱(5),所述试样卡槽(2)为C型开口状,该C型开口尺寸与外部待进入冲击试验的试样(6)尺寸相适应刚好将该试样(6)卡在该C型开口中;所述上盖(3)正下方连接有V型导轨(31),待冲击的试样(6)上的V型开口与该V型导轨(31)相贴合, 所述固定柱(5)用于卡紧试样(6)与V型导轨(31)实现试样(6)的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冲击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为空心,在底座(1)上表面开设有试样入口(11)、在底座(1)的正面开设有试样出口(12),试样(6)从试样入口(11)进入,从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茜金晨熙杨晓东周孝平周旭东沈爱银罗辉李珏何绪聪罗世康顾为建姚筛娣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检测认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