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高温电解液的高效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9111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应用于高温电解液的高效换热系统,屏蔽泵的出口分别连接蒸发器A和蒸发器B的进氟铜管,蒸发器A和蒸发器B的出氟铜管连至冷凝器,冷凝器与制冷剂储液罐管道连接,制冷剂储液罐通过铜管连至屏蔽泵的入口,形成制冷系统闭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泵驱相变自然冷却系统更节能,同样制冷量情况下,泵的功耗约为压缩机的10%,压缩机制冷能效比COP一般在3以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COP在24以上,电池电解液温度可以运行在45℃以上,不受压缩机运行工况的限制,使电解液温度运行在电池效率最优的区间,无需调节阀门开度,不受外在温度影响,提高施工效率,两台蒸发器温度可以互相调节,最终趋近于同一目标温度。最终趋近于同一目标温度。最终趋近于同一目标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高温电解液的高效换热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液流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温电解液的高效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中,电解液运行温度在45℃以下,大部分是利用压缩机制冷系统,来实现电解液的冷却。压缩机制冷系统是以氟利昂作为制冷剂,在电池系统蒸发器端吸收电解液的热量,变为低压制冷剂蒸气,被压缩机吸入,在气缸内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再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将热量排放到空气端,制冷剂液化成液体,经过机械式膨胀阀节流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再进入蒸发器内吸收电解液的热量,完成一个制冷循环,整个循环以压缩机耗能为代价,完成了将热量从电解液侧传入空气侧。
[0003]现有压缩机制冷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0004]1.压缩机制冷系统,整个循环以压缩机耗能为代价,压缩机的功耗比较大,增加液流电池系统的自用电,拉低了电池系统的能量效率。
[0005]2.电解液温度无法运行在45℃以上,当电解液超过45℃时,工况超压缩机允许运行范围,压缩机吸气压力排气压力过高,压缩机过热,极端情况可能烧毁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高温电解液的高效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屏蔽泵(1)的出口分别连接蒸发器A(2)和蒸发器B(3)的进氟铜管,蒸发器A(2)和蒸发器B(3)的出氟铜管连至冷凝器(5),冷凝器(5)与制冷剂储液罐(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荣荣王世宇吴静波邱忠庆于吉淼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融科储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