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把线集约布置的高稳定性钢筋加工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01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把线集约布置的高稳定性钢筋加工棚,上部采用双层结构,分别是一层井字形钢架结构和二层米字形钢架结构,一层外支撑杆、一层内横杆、一层内竖杆和第一支撑柱相互焊接形成井字形钢架结构,二二层外支撑杆、二层内横杆、二层内竖杆和二层斜杆相互焊接形成米字形钢架结构,中间焊把线架位于两侧安置的凹形槽钢滑轨上,使焊把线在瓷葫芦上可以自由伸长和缩短,焊把线架沿着凹形槽钢滑轨左右移动,实现焊把线集约布置,从而实现钢筋加工棚作业区域焊接作业全覆盖。钢筋加工棚作业区域焊接作业全覆盖。钢筋加工棚作业区域焊接作业全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把线集约布置的高稳定性钢筋加工棚


[0001]本技术涉及钢筋加工棚
,具体涉及一种土建施工用的焊把线集约布置的高稳定性钢筋加工棚。

技术介绍

[0002]钢筋作为土建施工中的主要建筑材料,用量巨大,所以都要在现场进行钢筋的调直、焊接和截断等操作,钢筋加工棚随之产生。目前大部分钢筋加工棚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0003]1、钢筋加工棚至此结构不稳定,容易倾倒;
[0004]2、钢筋加工棚内电缆线、焊把线等交叉,显得杂乱无章;
[0005]3、焊把线堆积、表面磨损严重有效解决现场对焊把线缺少固定,导致焊把线堆积、拉扯磨损严重,导致焊把线使用寿命减短;
[0006]4、现场焊把线、接地线容易接触,易产生“打铁”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焊把线集约布置的高稳定性钢筋加工棚,解决了传统的钢筋加工棚稳定性差,焊把线杂乱无章和交叉堆积造成的加工棚倒塌和电线短路引发火灾的问题。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焊把线集约布置的高稳定性钢筋加工棚,包括第一支撑柱、一层外支撑杆、二层外支撑杆和工字形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柱底端与固定支座焊接,且四周各与一块支撑板焊接,且固定支座与地面通过螺栓孔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一层外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柱焊接,且一层内横杆和一层内竖杆相互焊接形成井字形钢架结构,且井字形钢架结构与一层外支撑杆焊接形成钢筋加工棚的一层井字形钢架结构,所述二层外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柱焊接,且二层内横杆、二层内竖杆和二层内斜杆相互焊接形成米字形钢架结构,且米字形钢架结构与二层外支撑杆焊接形成钢筋加工棚的二层米字形钢架结构,所述工字形支撑架和瓷葫芦滑轮组构成焊把线架,前部两第一支撑柱之间和后部两第一支撑柱之间分别设有凹形槽钢滑轨,所述焊把线架两端分别设有行走滑轮组,所述行走滑轮组设于凹形槽钢滑轨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瓷葫芦滑轮组由瓷葫芦、一号轮轴、一号不锈钢条和插销组成,所述瓷葫芦可转动地设于一号轮轴上,所述一号不锈钢条的底端与一号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其顶端通过插销固定于工字形支撑架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行走滑轮组由滑轮、二号轮轴、二号不锈钢条组成,所述滑轮可转动地设于二号轮轴上,所述二号不锈钢条的底端与二号轮轴的两端固定连接,其顶端与工字形支撑架端部的支撑杆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一层外支撑杆和二层外支撑杆之间设有竖向支撑杆和斜向支撑杆。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焊把线集约布置的高稳定性钢筋加工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土建施工用的高稳定性钢筋加工棚,底部通过固定底座扩大了与加工场地面的接触面积;顶层采用双层桁架结构,第一层为井字形钢管网架结构,包括一层外支撑杆、一层内横杆和一层内竖杆,它们相互焊接形成井字形钢架结构,与第一支撑柱焊接,使加工棚稳定性更好,上面铺上木板,并且用钉子将木板钉在网架上面,使其更牢固,在刮大风的时候不易翻转和倾倒,最顶端第二层为米字形钢架结构,包括二层外支撑杆、二层内横杆、二层内竖杆和二层内斜杆,它们相互焊接形成米字形钢架结构,与第一支撑柱焊接,使加工棚稳定性更好,最后在铺上薄钢板,钢筋加工棚在塔吊作业半径范围内遭受物体打击时,可有效防止坠落物体伤到钢筋加工棚内的作业工人;双层设计,层层防护,防风挡雨的同时,还能使操作工人免受物体打击的伤害,兼顾稳定性的同时还能保证安全性。
[0015](2)焊把线架由工字形支撑架、两端行走轮和下面五个瓷葫芦定滑轮组成,焊把线沿着支撑杆方向穿过瓷葫芦定滑轮,可实现焊把线长短自由伸缩,整个焊把线架搭在两端的行走轮上,行走轮在凹形槽钢轨道中,可实现垂直于焊把线方向的自由移动,从而实现焊把线在整个钢筋加工棚区域的全覆盖,最终实现全覆盖焊接作业。使用此装置可以提高清场完工效率;焊把线可收放自如,不易发生拧、缠绕现象,容易理顺,节约时间和精力,焊把线与底线分离,有效避免传统设置“打铁”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门架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二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焊把线架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局部大样图。
[0022]图中:1、螺栓孔;2、支撑板;3、固定底座;4、凹形槽钢滑轨;5、第一支撑柱;6、一层外支撑杆;7、竖向支撑杆;8、斜向支撑杆;9、二层外支撑杆;10、滑轮;11、瓷葫芦;12、一层内横杆;13、一层内竖杆;14、二层内横杆;15、二层内斜杆;16、二层内竖杆;17、一号轮轴;18、二号轮轴; 19、插销、20、一号不锈钢条、21、二号不锈钢条、22、工字型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焊把线集约布置的高稳定性钢筋加工棚,包括固定底座3和设置在固定底座四个角的螺栓孔1,固定底座3和第一支撑柱5焊接,四面均有一块支撑板2,固定底座3通过螺栓孔1与钢筋加工场地采用螺栓连接,此为钢筋加工棚的下部结构;接着做一层结构,包括一层外支撑杆6、一层内横杆12和一层内竖
杆13组成,一层外支撑杆6与四个第一支撑柱5焊接,且最外侧保持平齐,内部结构2根一层内横杆12和6根一层内竖杆13组成,现场焊接而成,此为钢筋加工棚的一层结构;可以将木板铺在一层网架结构上,方便接下来二层结构和外侧结构的施工焊接作业,然后做门架中间的三角支撑结构,由一层外支撑杆6、竖向支撑杆7、斜向支撑杆8组成和二层外支撑杆9组成,两两相互焊接,且最外侧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完成外侧结构的施工焊接;最后是二层米字型顶棚结构,由1根二层内横杆14、2根二层内竖杆16和4根二层斜杆15组成,两两相互焊接,且最上面保持在一个平面上,方便搭设防雨钢板,此时完成顶棚结构施工焊接作业,即整个钢筋加工棚上部结构施工完必;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使焊把线架和导轨的安装,焊把线架由1个工字型支撑杆22、4个滑轮10、5个瓷葫芦11、10个插销19、5个一号轮轴17、4个二号轮轴18、10个一号不锈钢条20和8个二号不锈钢条组成,1个瓷葫芦、2个一号不锈钢条和1个插销19组成一个完整的瓷葫芦滑轮组,共5个瓷葫芦滑轮组等距安装在工字型支撑杆22上,然后,整个工字型支撑杆22上与两端的四个滑轮10通过二号不锈钢条21和二号轮轴18焊接形成滑动结构,两根凹形槽钢导轨4安装在四根第一支撑柱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把线集约布置的高稳定性钢筋加工棚,包括第一支撑柱(5)、一层外支撑杆(6)、二层外支撑杆(9)和工字形支撑架(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5)底端与固定支座(3)焊接,且四周各与一块支撑板(2)焊接,且固定支座与地面通过螺栓孔(1)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一层外支撑杆(6)与第一支撑柱(5)焊接,且一层内横杆(12)和一层内竖杆(13)相互焊接形成井字形钢架结构,且井字形钢架结构与一层外支撑杆(6)焊接形成钢筋加工棚的一层井字形钢架结构,所述二层外支撑杆(9)与第一支撑柱(5)焊接,且二层内横杆(14)、二层内竖杆(16)和二层内斜杆(15)相互焊接形成米字形钢架结构,且米字形钢架结构与二层外支撑杆(9)焊接形成钢筋加工棚的二层米字形钢架结构,所述工字形支撑架(22)和瓷葫芦滑轮组构成焊把线架,前部两第一支撑柱(5)之间和后部两第一支撑柱(5)之间分别设有凹形槽钢滑轨(4),所述焊把线架两端分别设有行走滑轮组,所述行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瑞刚高健贺恒刚裴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