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892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包括换热芯体,还包括两条热风再循环风道,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进口连接一次风出风风箱内腔,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出口连接一次风进风风箱,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进口连接二次风出风风箱内腔,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出口连接二次风进风风箱;热风再循环风道用于将出风风箱内腔的部分热风引入进风风箱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快速且灵活地调节局部风温,不仅能够快速且灵活地提高一次风风温,而且能够快速且灵活地提高二次风风温,无需将整个风道出口处的热风全部引入进风风箱,避免了热风引入过多且不方便控制的情况。热风引入过多且不方便控制的情况。热风引入过多且不方便控制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排烟系统的暖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保证锅炉排烟系统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正常运行,防止冷端硫酸结露,造成空气预热器的低温腐蚀和堵灰,通常是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入口处加装空气加热/加热装置——暖风器,确保将进入空气预热器的冷风温度预热至合适温度。
[0003]此外,现有文献CN216481081U公开了一种暖风器组件及锅炉排烟与进风系统,包括换热芯体,换热芯体的进风口设置有一次风进风风箱和二次风进风风箱,换热芯体的出风口连接一次风出风风箱和二次风出风风箱,换热芯体的进烟口连接进烟烟箱,换热芯体的出烟口连接出烟烟箱。然而,采用该方案无法快速且灵活地调节局部风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采用该方案能够快速且灵活地调节局部(一次风道或二次风道)风温。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包括换热芯体,换热芯体的进风口设置有一次风进风风箱和二次风进风风箱,换热芯体的出风口连接一次风出风风箱和二次风出风风箱,由一次风进风风箱内腔、二次风进风风箱内腔、换热芯体内的空气介质通道、一次风出风风箱内腔和二次风出风风箱内腔共同构成冷媒通道;换热芯体的进烟口连接进烟烟箱,换热芯体的出烟口连接出烟烟箱,由进烟烟箱内腔、换热芯体内的烟气介质通道和出烟烟箱内腔共同构成热媒通道;还包括两条热风再循环风道,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进口连接一次风出风风箱内腔,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出口连接一次风进风风箱,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进口连接二次风出风风箱内腔,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出口连接二次风进风风箱;热风再循环风道用于将出风风箱内腔的部分热风引入进风风箱内。
[0007]进一步地,在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和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上分别设置有风机和阀门。
[0008]为了方便安装热风再循环风道,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和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均位于靠近一次风风箱侧设置,且二者并排布置。
[0009]为防止暖风装置的硫酸氢铵堵塞,提高暖风器组件的使用寿命,在一次风进风通道和二次风进风通道上分别设置有挡板门。
[0010]进一步地,两组暖风器并排布置,两组暖风器的二次风进风通道通过联络风道连通,并在联络风道上设置有阀门。
[0011]作为优选,换热芯体立式布置,一次风出风风箱和二次风出风风箱均设置在换热芯体顶部,进烟烟箱设置在换热芯体顶部,一次风进风风箱和二次风进风风箱均设置在换
热芯体下部,出烟烟箱设置在换热芯体下部。
[0012]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快速且灵活地调节局部风温,不仅能够快速且灵活地提高一次风风温,而且能够快速且灵活地提高二次风风温,无需将整个风道出口处的热风全部引入进风风箱,避免了热风引入过多且不方便控制的情况;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便于实施,无论是新建锅炉排烟系统还是技改,都方便热风再循环风道的安装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中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俯向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中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二次风道侧视图;
[0015]图3为实施例中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一次风道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两个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部分应用方案,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包括换热芯体,换热芯体安装在管箱1内,换热芯体的进风口设置有一次风进风风箱和二次风进风风箱,换热芯体的出风口连接一次风出风风箱和二次风出风风箱,由一次风进风风箱内腔、二次风进风风箱内腔、换热芯体内的空气介质通道、一次风出风风箱内腔和二次风出风风箱内腔共同构成冷媒通道;换热芯体的进烟口连接进烟烟箱,换热芯体的出烟口连接出烟烟箱,由进烟烟箱内腔、换热芯体内的烟气介质通道和出烟烟箱内腔共同构成热媒通道;还包括两条热风再循环风道,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21进口连接一次风出风风箱内腔,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21出口连接一次风进风风箱,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22进口连接二次风出风风箱内腔,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22出口连接二次风进风风箱;热风再循环风道用于将出风风箱内腔的部分热风引入进风风箱内。
[0018]本实施例中,在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21和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22上分别设置有风机和阀门20;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21和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22均位于靠近一次风风箱侧设置,且二者并排布置。
[0019]本实施例中,在一次风进风通道2和二次风进风通道3上分别设置有挡板门,包括设置在一次风进风通道2处的第一挡板门10,设置在二次风进风通道3处的第二挡板门11,二次风进风通道3处还设置有关断阀17。
[0020]本实施例中,两组暖风器并排布置,两组暖风器的二次风进风通道通过联络风道23连通,并在联络风道23上设置有阀门24。
[0021]本实施例中,换热芯体立式布置,一次风出风风箱和二次风出风风箱均设置在换热芯体顶部,进烟烟箱设置在换热芯体顶部,一次风进风风箱和二次风进风风箱均设置在换热芯体下部,出烟烟箱设置在换热芯体下部。
[0022]运行过程中,从一次风进风通道2进入的冷风流过一次风进风风箱后进入换热芯
体,并与热媒介(高温烟气)换热后从一次风出风通道4流出,高温烟气则从进口烟道6处进入换热芯体,与冷媒介(冷风)换热后从出口烟道7流出;从二次风进风通道3进入的冷风流过二次风进风风箱后进入换热芯体,并与热媒介(高温烟气)换热后从二次风出风通道5流出;在阀门20打开后,一次风出风通道4的部分热风经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21进入一次风进风通道2,并提高二一次风进风通道2内的风温,二次风出风通道5的部分热风经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22进入二次风进风通道3,并提高二次风进风通道3内的风温。
[0023]采用该方案,能够快速且灵活地调节局部风温,不仅能够快速且灵活地提高一次风风温,而且能够快速且灵活地提高二次风风温,无需将整个风道出口处的热风全部引入进风风箱,避免了热风引入过多且不方便控制的情况;切便于实施,无论是新建锅炉排烟系统还是技改,都方便热风再循环风道的安装和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风再循环的暖风装置,包括换热芯体,换热芯体的进风口设置有一次风进风风箱和二次风进风风箱,换热芯体的出风口连接一次风出风风箱和二次风出风风箱,由一次风进风风箱内腔、二次风进风风箱内腔、换热芯体内的空气介质通道、一次风出风风箱内腔和二次风出风风箱内腔共同构成冷媒通道;换热芯体的进烟口连接进烟烟箱,换热芯体的出烟口连接出烟烟箱,由进烟烟箱内腔、换热芯体内的烟气介质通道和出烟烟箱内腔共同构成热媒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条热风再循环风道,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进口连接一次风出风风箱内腔,第一热风再循环风道出口连接一次风进风风箱,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进口连接二次风出风风箱内腔,第二热风再循环风道出口连接二次风进风风箱;热风再循环风道用于将出风风箱内腔的部分热风引入进风风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平张跃李安强刘斌李经涛王玉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顺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