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驱潮防凝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873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驱潮防凝露装置,其结构为,本体由长方体和曲径立方体构成盒式结构,本体的长方体端头为进气口,本体的曲径立方体端头为出气孔,本体内临近进气口的一端安装有风扇,本体内临近出气口的一端安装有加热器,风扇和加热器之间安装有硅胶盒,硅胶放置于硅胶盒内,所述的硅胶盒临近风扇的一侧设置进气孔,硅胶盒临近加热器的一侧设置出气孔,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电源开关和加热器开关,电源、电源开关、加热器及加热器开关电连接。本装置可以通过加热通风以及硅胶吸附,显著提高端子箱或机构箱内部的驱潮效率。著提高端子箱或机构箱内部的驱潮效率。著提高端子箱或机构箱内部的驱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驱潮防凝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驱潮防凝露装置,适用于变电站端子箱的驱潮防凝露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东北地区进入冬季后,变电站端子箱内外温差较大,尤其是郊区农村变电站中的机构箱或端子箱中,有些箱体中的加热器不能识别湿度变化情况,无法主动加热驱潮,极易出现内部凝露情况发生,不仅腐蚀端子箱本体,而且更因为端子排受潮极易发生直流接地及短路情况发生。目前当出现端子箱凝露现象后对端子箱本体只能做被动的防腐蚀措施,端子排也只有靠运维人员用干毛巾进行处理,处理时容易造成端子接线松动等弊端。
[0003]其次,雨季山区变电站由于环境湿度大,多发引起直流接地事故,在打开机构门驱潮时,驱潮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变电站驱潮防凝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电站端子箱内易产生凝露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要求,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变电站驱潮防凝露装置,本体由长方体和曲径立方体构成盒式结构,本体的长方体端头为进气口,本体的曲径立方体端头为出气孔,本体内临近进气口的一端安装有风扇,本体内临近出气口的一端安装有加热器,风扇和加热器之间安装有硅胶盒,硅胶放置于硅胶盒内,所述的硅胶盒临近风扇的一侧设置进气孔,硅胶盒临近加热器的一侧设置出气孔,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电源开关和加热器开关,电源、电源开关、加热器及加热器开关电连接。
[0007]所述的本体内壁临近进气口的一端安装有湿度控制器探头和湿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开关设置在本体的外表面,电源、湿度控制器探头、湿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开关电连接。
[0008]所述的本体在风扇和加热器之间安装有硅胶盒开启盖,本体的侧壁设置T形凹槽滑道,硅胶盒侧壁与T形凹槽相对应设有T形凸起滑块,硅胶盒通过T形凹槽滑道和T形凸起滑块拆卸式安装在本体内。
[0009]所述的进气口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与本体拆卸式连接,且过滤板贯穿进气口。
[0010]所述的本体的底部拆卸式安装有丝杆,所述本体的外部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端头连接,安装板通过螺纹套装在丝杆上,风扇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表面。
[0011]所述的加热器采用加热棒,多个加热棒阵列设在主体的内部。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装置为独立的个体,不影响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仅可以起到维护工作中的驱潮作用,还可以在直流接地的事故处理中使用,对我们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避免
了擦拭端子排造成松动的不良后果,可以大大提高端子箱驱潮效率,增强电网的安全性。本装置可以通过加热通风以及硅胶吸附,显著提高端子箱或机构箱内部的驱潮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硅胶盒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可移动驱潮防凝露装置电路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湿度控制器探头,2、湿度控制器,3、风扇,4、硅胶盒,5、加热器,6、本体,7、丝杆,8、电机,9、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装置具体结构进行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2所示,一种变电站驱潮防凝露装置,本体6由长方体和曲径立方体构成盒式结构,本体采用绝缘硬质材料;本体的长方体端头为进气口,本体的曲径立方体端头为出气孔,本体内临近进气口的一端安装有风扇3,本体内临近出气口的一端安装有加热器5,风扇和加热器之间安装有硅胶盒4,硅胶放置于硅胶盒内,所述的硅胶盒临近风扇的一侧设置进气孔,硅胶盒临近加热器的一侧设置出气孔,所述的本体内壁临近进气口的一端安装有湿度控制器探头1和湿度控制器2,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电源开关K1、加热器开关K2和湿度控制器开关K3,电源、电源开关K1、加热器5及加热器开关K2电连接;电源、湿度控制器探头1、湿度控制器2、湿度控制器开关K3电连接;风扇与电源电连接。
[0023]所述的本体6在风扇3和加热器5之间安装有硅胶盒开启盖,本体的侧壁设置T形凹槽滑道,硅胶盒侧壁与T形凹槽相对应设有T形凸起滑块,硅胶盒通过T形凹槽滑道和T形凸起滑块拆卸式安装在本体内。
[0024]实施例2
[0025]如图1、4所示,所述的进气口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与本体拆卸式连接,且过滤板贯穿进气口。在装置工作时,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主体2内,在过滤板处对空气中灰尘进行过滤。
[0026]所述的本体的底部拆卸式安装有丝杆7,所述本体的外部设有电机8,且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端头连接,安装板9通过螺纹套装在丝杆上,风扇3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在电机8的带动下,丝杆7转动使安装板9在主体2内可以进行移动,安装板9表面设置的风扇3也随之移动,使风扇3可以均匀大面积吹风。
[0027]所述的加热器5可采用加热棒,多个加热棒阵列设在主体的内部,增强对空气的加热效果。
[0028]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
[0029]当出现端子箱、机构箱凝露受潮时或者直流接地事故处理时,接通电源并将此装置放置于受潮的端子箱或机构箱内部,开启K1电源开关,使箱体中潮气,通过风扇引流的空
气循环,穿过硅胶盒进行水分吸附,之后由加热器加速气体流动,提高驱潮效率。对硅胶盒中的硅胶要进行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硅胶不变色,不影响吸附效果。
[0030]本装置开关K1、K2、K3均位于该装置的外壳表面并列设置,湿度控制器及湿度控制器探头分别在立方体开口截面内壁处,湿度控制器探头监测端子箱内部空气湿度;风扇布置在湿度控制器及探头后部,风扇旋转吹风实现端子箱内空气循环,起到便于驱潮的作用;硅胶盒填装硅胶后,嵌套使用,利用硅胶吸收循环流动空气中的潮气,硅胶放入嵌入式盒体内,便于硅胶的查验和更换;盒体尾部的曲径立方体内部设置加热器,利于空气流动,提高装置驱潮效率。
[0031]综合上述介绍,本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可应用于巡视检查维护工作中,也可用于事故处理,可以大大提高驱潮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00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驱潮防凝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由长方体和曲径立方体构成盒式结构,本体的长方体端头为进气口,本体的曲径立方体端头为出气孔,本体内临近进气口的一端安装有风扇,本体内临近出气口的一端安装有加热器,风扇和加热器之间安装有硅胶盒,硅胶放置于硅胶盒内,所述的硅胶盒临近风扇的一侧设置进气孔,硅胶盒临近加热器的一侧设置出气孔,本体的外表面设有电源开关和加热器开关,电源、电源开关、加热器及加热器开关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驱潮防凝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内壁临近进气口的一端安装有湿度控制器探头和湿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开关设置在本体的外表面,电源、湿度控制器探头、湿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开关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驱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连斌胡斌庞智李树强马宏国王世珺贾晋恩刘洪智吉星翯金正旭韩志军张达维申鑫吴永辉刘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抚顺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