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40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2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属于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分析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气相色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


[0001]本申请涉及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分析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

技术介绍

[0002]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利用了气相色谱优良的分离性和质谱鉴定的高选择性,可实现复杂混合有机物的定性及定量测定。当前,一台气相色谱

质谱(GC

MS)仪器在进样高、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时,进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注射器+螺口针头+定量管、注射器+高压旋转阀、主泵或辅泵进样以及固体吸附法进样等。其中注射器+螺口针头+定量管最省,实验室多采用,而工厂用通过主泵或辅泵进样为多。
[0003]然而,气相色谱

质谱(GC

MS)仪器在同时针对高、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样品进样时,样品在快速升温、短流程、固定的零死体积及高流速的条件下,样品会产生扩散,使较早出现的峰的响应减弱、峰形重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气体样品产生扩散而导致较早出现的峰的响应减弱,峰形重叠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包括冷阱外壳,所述冷阱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冷冻介质的冷冻腔室,所述冷冻腔室内设置有用于供高、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流通的化合物通道以及用于供预热介质通过的升温通道,所述化合物通道设置于所述升温通道内部,所述冷冻腔室能够对所述化合物通道和所述升温通道同时进行降温。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气相色谱

质谱(GC

MS)仪器同时针对高、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样品进样前,首先将高、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通入到该气体聚焦峰形冷阱的化合物通道中,利用冷冻腔室内部的冷冻介质将样品冻结。由于化合物通道设置于升温通道内部,当冻结结束后,通过升温通道迅速对冻结的样品进行加热,短时间将化合物通道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解析出并向气相色谱中的色谱柱转移,脱附出全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利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自身的特性,在气相色谱

质谱仪器中的峰形较高、尖、分离完整、不拖尾且数据有效性高,从而改善气体样品产生扩散而导致较早出现的峰的响应减弱,峰形重叠的问题。
[0008]可选的,还包括热量传导管、设置于所述热量传导管内的热量均布管以及设置于所述热量均布管内的化合物管,所述化合物通道形成于所述化合物管内,所述升温通道形成于所述热量均布管和所述热量传导管之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量均布管同轴设置于热量传导管内,化合物管同轴设置于热量均布管内,从而实现化合物通道直径一致,升温通道距离化合物通道内的间距均匀,保证升温通道迅速对化合物通道内冻结的样品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冻结的化合物受热
均匀,解析出的峰形更加稳定。
[0010]可选的,所述化合物管的内部涂布有用于对极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吸附的薄膜硅烷化涂层。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化合物管的内部涂布薄膜硅烷化涂层,从而提高对于极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吸附的稳定性与容量,提高该气体聚焦峰形冷阱的饱和阈值。
[0012]可选的,所述化合物管、所述热量均布管以及所述热量传导管共同构成冷阱管道,所述冷阱管道具有穿设于所述冷阱外壳并伸出的外延部以及回环设置以减小占用体积的受冷部,所述受冷部设置于所述冷冻腔室内并与所述外延部连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受冷部回环设置,从而降低受冷部在冷阱外壳内所占用的空间。同时,若将冷阱管道中的化合物管绕弯的角度小于90度就会破坏薄膜硅烷化涂层,并不利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脱附。
[0014]可选的,所述冷阱外壳包括冷阱底壳以及密封盖覆于所述冷阱底壳的冷阱上盖,所述冷阱底壳的侧壁对侧设置有用于通入冷冻介质的通孔。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阱上盖能够密封盖覆于冷阱底壳,以使得冷阱外壳便于拆装维护。通过在冷阱底壳的侧壁对侧设置通孔,便于向冷冻腔室内通入冷冻介质。
[0016]可选的,所述冷阱底壳远离所述冷阱上盖所在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用于隔离热量传递的隔温底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阱底壳远离冷阱上盖所在的侧面固定设置隔温底板,通过隔温底板将冷阱外壳与冷阱外壳的安装基础进行分隔,从而改善在对冷阱外壳进行降温的过程中,冷阱外壳以外的温度对于冷阱外壳的影响。
[0018]可选的,所述热量传导管由利于传导热量的铜管构成,所述热量均布管由温度传导均匀的聚四氟乙烯管构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量传导管由铜管构成,有利于在将有机物化合物气体样品进行冻结的过程中,冷阱管道能够快速将内部有机物化合物气体样品的热量进行吸收;热量均布管由聚四氟乙烯管构成,有利于在升温通道迅速对冻结的样品进行加热的过程中,热量均布管外周壁的热量能够更加均匀地传导到化合物管内,从而便于冻结的化合物受热均匀,解析出的峰形更加稳定。
[0020]可选的,所述化合物管与所述热量均布管之间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化合物管内温度的温度探头。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该气体聚焦峰形冷阱在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样品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低温以及高温的具体温度,温度探头用于监测化合物管内的温度,从而保证该气体聚焦峰形冷阱具有更稳定的控温方式。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样品经过该气体聚焦峰形冷阱之后,在气相色谱

质谱仪器中的峰形较高、尖、分离完整、不拖尾且数据有效性高。通过在气相色谱

质谱(GC

MS)仪器同时针对高、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样品进样前,首先将高、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通入到该气体聚焦峰形冷阱的化合物管中,利用冷冻腔室内部的冷冻介质将样品冻结,从而将气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样品固结浓缩为固相。在化合物管的内部涂布薄膜硅烷化涂层,从而提高对于极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吸附的稳定性与容量,提高该气体聚焦峰形冷阱的饱和阈
值。由于化合物管设置于热量均布管与热量传导管之间,当冻结结束后,通过热量均布管迅速对冻结的样品进行加热,短时间将化合物通道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解析出并向气相色谱中的色谱柱转移,脱附出全部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0024]2.冷阱外壳的体积更小。通过将受冷部回环设置,从而降低受冷部在冷阱外壳内所占用的空间。同时,若将冷阱管道中的化合物管绕弯的角度小于90度就会破坏薄膜硅烷化涂层,并不利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脱附。
[0025]3.控温稳定。温度探头设置在化合物管与热量均布管之间,用于监测化合物管内的温度,从而保证该气体聚焦峰形冷阱具有更稳定的控温方式。
附图说明
[0026]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其特征在于,包括冷阱外壳(310),所述冷阱外壳(310)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置冷冻介质的冷冻腔室(311),所述冷冻腔室(311)内设置有用于供高、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流通的化合物通道以及用于供预热介质通过的升温通道,所述化合物通道设置于所述升温通道内部,所述冷冻腔室(311)能够对所述化合物通道和所述升温通道同时进行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量传导管(321)、设置于所述热量传导管(321)内的热量均布管(322)以及设置于所述热量均布管(322)内的化合物管(323),所述化合物通道形成于所述化合物管(323)内,所述升温通道形成于所述热量均布管(322)和所述热量传导管(32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管(323)的内部涂布有用于对极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吸附的薄膜硅烷化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聚焦峰形冷阱,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管(323)、所述热量均布管(322)以及所述热量传导管(321)共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群艳汤学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天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