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氧化装置排气口的余热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蓄热氧化装置
,具体为一种蓄热氧化装置排气口的余热管道。
技术介绍
[0002]蓄热氧化装置用于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废气首先通过蓄热体加热到接近热氧化温度,而后进入燃烧室进行热氧化,氧化后的气体温度升高,有机物基本上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净化后的气体,经过另一蓄热体,温度下降,达到排放标准后可以排放。
[0003]目前的蓄热氧化装置在使用时一定可以很好的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但是经过净化的气体通过管道排放时,本身仍具备较高的温度,且由于缺少一定的余热装置,使装置排放的气体所散发的热量不能重复利用,降低了装置的热能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氧化装置排气口的余热管道,具备余热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经过净化的气体通过管道排放时,本身仍具备较高的温度,且由于缺少一定的余热装置,使装置排放的气体所散发的热量不能重复利用,降低了装置热能利用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氧化装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氧化装置排气口的余热管道,包括蓄热氧化装置本体(1)、进气机构(2)、出气机构(3)、输送机构(4)、流通机构(5)、导流机构(6)和保温框架(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2)设置于蓄热氧化装置本体(1)的右侧,所述出气机构(3)设置于蓄热氧化装置本体(1)的左侧,所述输送机构(4)设置于蓄热氧化装置本体(1)的顶部,所述流通机构(5)设置于蓄热氧化装置本体(1)的底部,所述导流机构(6)设置于蓄热氧化装置本体(1)的背面;所述出气机构(3)包括出气框架(301)和出气管(302),所述出气管(302)的一端与蓄热氧化装置本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出气管(302)远离蓄热氧化装置本体(1)的一端贯穿出气框架(301)的内腔并延伸至外部环境;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水泵(401)、进水管(402)和出水管(403),所述进水管(402)和出水管(403)分别与水泵(401)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管(402)远离水泵(401)的一端与出气框架(301)的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氧化装置排气口的余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2)包括进气框架(201)和进气管(202),所述进气框架(201)的一端与蓄热氧化装置本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气管(202)远离蓄热氧化装置本体(1)的一端贯穿进气框架(201)的内腔并延伸至外部环境。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书斌,孔凡霖,李丽丽,沈棋骞,王常峰,张德勋,黄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云德船舶配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