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的信号增强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815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的信号增强系统和方法,涉及通信领域,解决了在列车上采用小基站进行通信部署时,无线通信回传相比于光纤回传而言,回传能力下降的问题。该系统包括:运营商核心网、铁路核心网和车载信号处理设备。信号处理设备获取设置有上行标识信息的上行数据后获取各载波的RSRP平均值,并在RSRP平均值未超出阈值时,选择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作为上行数据发送模式。信号处理设备通过宏基站依次向各运营商核心网、铁路核心网等发送第一发送模式信令和上行数据。运营商核心网接收第一发送模式信令和上行数据,根据上行标识信息将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或者运营商核心网将上行数据转发至其他运营商或铁路核心网进行处理。转发至其他运营商或铁路核心网进行处理。转发至其他运营商或铁路核心网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的信号增强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的信号增强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小基站(Smal l Cel l)是一种从产品形态、发射功率、覆盖范围等方面,都比传统宏基站小的基站设备。相比宏基站而言,小基站具有部署灵活、管理和运维便捷等优势。在大型写字楼、会场、大型酒店、机场、高铁、汽车站、码头等人流比较聚集的地方,小基站能够解决除通话以外的其他需求。
[0003]采用小基站进行高铁通信部署最主要的问题是需要采用无线通信替代原来的光纤回传部分。由于光纤回传的正确接收率要求通常较高,如99.99%,相比而言,目前采用无线通信的回传能力比光纤的回传能力低。即,目前采用小基站进行通信部署时,无线通信回传相比于光纤回传而言,回传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列车的信号增强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采用小基站进行通信部署时,无线通信回传相比于光纤回传而言,回传能力下降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列车的信号增强系统,包括:各运营商的运营商核心网、铁路核心网以及设置在列车上的信号处理设备;信号处理设备通过宏基站分别与各运营商核心网连接,不同运营商的运营商核心网之间相互连接,各运营商核心网分别与铁路核心网连接;其中:信号处理设备用于在获取到上行数据时,获取各运营商的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平均值;上行数据设置有上行标识信息;上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上行数据的数据来源和对应的网络;
[0007]信号处理设备还用于在RSRP平均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选择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作为上行数据发送模式,并通过宏基站依次向各运营商核心网和铁路核心网发送第一发送模式信令,第一发送模式信令用于指示当前采用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传输上行数据;多路载波发送模式支持通过各运营商的载波同时发送相同的上行数据的数据副本;
[0008]信号处理设备还用于采用多路载波发送模式、通过宏基站向各运营商核心网发送相同的上行数据的数据副本;
[0009]运营商核心网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发送模式信令之后,接收来自宏基站转发的上行数据,读取上行数据的上行标识信息;
[0010]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根据上行标识信息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将上行数据转发至其他运营商核心网或铁路核心网进行处理。
[0011]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到运营商的信道质量较差时,通过各运营商的多路载波共同传输上行数据的数据副本,并在数据接收侧中,运营商核心网接收到第一发送模式信令之后,即可确定当前采用的是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从而运营商核心网可以结合上行标识信息
对于接收到的数据自行处理,或者转发至铁路核心网或其他运营商核心网进行处理。这样,在运营商信号较弱时,借助其他运营商的网络共同传输数据,以减少传输数据的失误,提升采用无线通信回传的能力。
[001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将上行标识信息为第一标识的第一上行数据转发至铁路核心网;铁路核心网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发送模式信令之后,接收来自各运营商核心网的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副本,对预设周期内接收到的各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副本进行整合并处理。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铁路核心网在根据第一发送模式信令确定当前采用的是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之后,对预设周期内接收到的相同的数据副本进行整合之后再处理。由于使用了各运营商网络共同传输相同的上行数据的数据副本,铁路核心网可以从各核心网运营商接收到同一上行数据,可以减少因其中一个运营商的信道质量较差时导致的数据传输失误,提升采用无线通信回传的能力。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铁路核心网还用于获取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整合并处理得到的第一下行数据;铁路核心网还用于在第一下行数据的优先级满足预设条件时,选择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作为下行数据发送模式,并通过各运营商核心网和宏基站向信号处理设备发送第二发送模式信令;第二发送模式信令用于指示当前采用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传输下行数据;铁路核心网还用于向各运营商核心网发送相同的第一下行数据的数据副本;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数据,根据第一下行数据的数据属性,为第一下行数据设置下行标识信息;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通过宏基站将第一下行数据转发至信号处理设备;信号处理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第二发送模式信令之后,接收第一下行数据,读取第一下行数据的下行标识信息,并根据下行标识信息,将预设周期内接收到的第一下行数据转发至相应的车载通信设备。
[0015]上述技术方案,在铁路核心网的下行数据优先级满足预设条件时,可以联合多个运营商核心网共同发送下行数据,保证铁路核心网优先级较高的下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将上行标识信息为第二标识的第二上行数据转发至互联网;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对在预设周期内接收到的第三上行数据进行整合并处理;第三上行数据的上行标识信息为第三标识;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将上行标识信息为第四标识的第四上行数据转发至其他运营商核心网。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运营商核心网结合上行数据的上行标识信息,对于上行数据分别转发至相应的设备进行处理,以完成通过多路载波传输上行数据的过程,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00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行数据的数据属性包括:上行数据对应的网络、数据来源以及访问地址;第一标识包括:第一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第一专用网络标识,且第一标识不包含访问地址;第二标识包括:第一PLMN、第一专用网络标识,且访问地址为互联网地址;第三标识包括第一PLMN,且第三标识不包含第一专用网络标识和访问地址;第四标识包括第二PLMN;其中,第一PLMN用于指示上行数据对应的网络属于运营商核心网自身;第二PLMN用于指示上行数据对应的网络属于其他运营商核心网;第一专用网络标识用于指示上行数据的数据来源为铁路有线网络设备或铁路无线网络设备。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铁路网络设置专用网络标识,并对访问地址是互联网地
址的上行数据在上行标识信息中保留访问地址,使运营商核心网结合上行标识信息可以区分各上行数据。在通过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传输上行数据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其他运营商转发本运营商的上行数据,从而提升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002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行数据的数据属性包括:上行数据的对应的网络和数据来源;第一标识包括:第一PLMN和第二专用网络标识;第二标识包括:第一PLMN和第三专用网络标识;第三标识包括第一PLMN,且第三标识不包含第二专用网络标识或第三专用网络标识;第四标识包括第二PLMN;其中,第一PLMN用于指示上行数据对应的网络属于运营商核心网自身;第二PLMN用于指示上行数据对应的网络属于其他运营商核心网;第二专用网络标识用于指示上行数据的数据来源为铁路有线网络设备,或者上行数据是铁路无线网络设备中的铁路业务数据;第三专用网络标识用于指示上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的信号增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各运营商的运营商核心网、铁路核心网以及设置在列车上的信号处理设备;所述信号处理设备通过宏基站分别与各所述运营商核心网连接,不同运营商的所述运营商核心网之间相互连接,各所述运营商核心网分别与所述铁路核心网连接;其中:所述信号处理设备用于在获取到上行数据时,获取各运营商的载波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平均值;所述上行数据设置有上行标识信息;所述上行标识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来源和对应的网络;所述信号处理设备还用于在所述RSRP平均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选择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作为上行数据发送模式,并通过所述宏基站依次向各所述运营商核心网和所述铁路核心网发送第一发送模式信令,所述第一发送模式信令用于指示当前采用所述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传输上行数据;所述多路载波发送模式支持通过各所述运营商的载波同时发送相同的上行数据的数据副本;所述信号处理设备还用于采用所述多路载波发送模式、通过所述宏基站向各所述运营商核心网发送相同的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副本;所述运营商核心网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发送模式信令之后,接收来自所述宏基站转发的所述上行数据,读取所述上行数据的所述上行标识信息;所述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标识信息对所述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将所述上行数据转发至其他所述运营商核心网或所述铁路核心网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将所述上行标识信息为第一标识的第一上行数据转发至所述铁路核心网;所述铁路核心网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发送模式信令之后,接收来自各所述运营商核心网的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副本,对预设周期内接收到的各所述第一上行数据的数据副本进行整合并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路核心网还用于获取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进行整合并处理得到的第一下行数据;所述铁路核心网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优先级满足预设条件时,选择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作为下行数据发送模式,并通过各所述运营商核心网和所述宏基站向所述信号处理设备发送第二发送模式信令;所述第二发送模式信令用于指示当前采用所述多路载波发送模式传输下行数据;所述铁路核心网还用于向各所述运营商核心网发送相同的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数据副本;所述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接收第一下行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数据属性,为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设置下行标识信息;所述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通过所述宏基站将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转发至所述信号处理设备;所述信号处理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发送模式信令之后,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读取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所述下行标识信息,并根据所述下行标识信息,将预设周期内接收到的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转发至相应的车载通信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将所述上行标识
信息为第二标识的第二上行数据转发至互联网;所述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对在所述预设周期内接收到的第三上行数据进行整合并处理;所述第三上行数据的所述上行标识信息为第三标识;所述运营商核心网还用于将所述上行标识信息为第四标识的第四上行数据转发至其他所述运营商核心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属性包括: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网络、数据来源以及访问地址;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第一专用网络标识,且所述第一标识不包含所述访问地址;所述第二标识包括:第一PLMN、第一专用网络标识,且所述访问地址为互联网地址;所述第三标识包括所述第一PLMN,且所述第三标识不包含所述第一专用网络标识和所述访问地址;所述第四标识包括第二PLMN;其中,所述第一PLMN用于指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网络属于所述运营商核心网自身;所述第二PLMN用于指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网络属于其他运营商核心网;所述第一专用网络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来源为所述列车上的铁路有线网络设备或铁路无线网络设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数据的数据属性包括:所述上行数据的对应的网络和数据来源;所述第一标识包括:第一PLMN和第二专用网络标识;所述第二标识包括:所述第一PLMN和第三专用网络标识;所述第三标识包括所述第一PLMN,且所述第三标识不包含所述第二专用网络标识或所述第三专用网络标识;所述第四标识包括第二PLMN;其中,所述第一PLMN用于指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网络属于所述运营商核心网自身;所述第二PLMN用于指示所述上行数据对应的网络属于其他运营商核心网;所述第二专用网络标识用于指示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