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氮色谱集成多组分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806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纯氮色谱集成多组分分析方法,阀门依次为V1、V2、V3、V4。包括高纯氮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氩”的五组分测量过程和高纯氮中“氧、氩分离”两组分测量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提高了高纯氮气中“氧、氩组分”测量精度,且保证高纯氮气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氩的五组分测量”。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对应的气路和分析方法,缩短了整体的分析时间。对现有检测设备、方法的进行重新梳理,对此方法推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后,在条件成熟时进行推广应用,提升质量保证能力和检验能力。验能力。验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纯氮色谱集成多组分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氮气的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高纯氮色谱集成多组分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国家高纯氮气的标准中截止目前依然是氧氩合峰检测;《GB/T 8979

2008 纯氮、高纯氮和超纯氮》文件的规定提供离线分析仪及成套系统,在高纯氮分析时,国标是模糊氧氩指标概念的,因此存在氧氩合峰的问题。即通过美国高麦克GM 592DID型色谱无法利用单台仪器集成对高纯氮气检测“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氩的五组分测量”、“氧、氩组分”进行测量,只能借助于氧化锆型的微量氧分析仪辅助,才能完成高纯氮气色谱分析仪的杂质全分析。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对应的气路和分析方法,并能够缩短整体分析时间的高纯氮色谱集成多组分分析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纯氮色谱集成多组分分析方法,包括高纯氮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氩”的五组分测量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阀V1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吹扫LOOP 1,准备给预柱1进样;步骤2,阀V2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V2初始位置设置,让预柱1与分析柱1串联;步骤3,阀V3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V3初始位置设置,让分析柱1中气体进DID检测器;步骤4,阀V4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V4初始位置设置,让预柱2中CO2之前的杂质气体放空;步骤5,阀V1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0.3分钟,此时LOOP1进样;步骤6,阀V2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3.8分钟,此时H2和O2/Ar从预柱1完全流出,切割V2是为了放空主组分N2;步骤7,阀V2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8.8分钟,此时将即将从预柱1中流出的CO放入分析柱1,同时也含有少量的主组分;步骤8,阀V2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10.3分钟,此时继续放空CO后面的主组分,此时样品中的微量的CO进入了分析柱1,N2+CO经分析柱1再次分离;步骤9,阀V1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1.3分钟,此时LOOP2进样;步骤10,阀V4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4.1分钟,此时切换V4,让预柱2中CH4进入分
析柱2,经分析柱2再次分离;步骤11,阀V4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4.55分钟,此时继续放空CH4后面的主组分,此时样品中的微量的CH4进入了分析柱2,N2+CH4经分析柱2再次分离,进入检测器;步骤12,阀V4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7.8分钟,此时切换V4,让预柱2中CO2进入分析柱2,经分析柱2再次分离;步骤13,阀V4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9分钟,此时继续放空CO2后面的主组分,此时样品中的微量的CO2进入了分析柱2,N2+CO
2 经分析柱2再次分离,进入检测器;步骤14,阀V3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5.7分钟,此时打到分析柱2进检测器,让CH4、CO2进入检测器;步骤15,阀V3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13.6分钟,此时打到柱1进检测器,让CO进入检测器;步骤16,阀V2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16.99分钟,此时V2复位,避免周期开始时复位,在H2前端产生台阶,有可能影响到H2积分。
[0006]进一步,阀V1为十通阀,阀V2、阀V3、阀V4均为四通阀。
[0007]进一步,阀V1、预柱1、阀V2、分析柱1、阀V3、分析柱2、阀V4依次串联连接,在阀V1和阀V4之间设有预柱2,且氧氩色谱柱引入点选在了分析柱1之后,阀V3之前。
[0008]进一步,预柱1用于预分离H2、O2、N2、CH4、CO;分析柱1用于再分离H2、O2、N2、CH4、CO;预柱2用于预分离CH4和CO2;分析柱2用于再分离CH4和CO2。
[0009]进一步,还包括高纯氮中“氧、氩分离”两组分测量过程:步骤a,阀V1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吹扫LOOP 1,准备给预柱1进样;步骤b,阀V2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V2初始位置设置,让预柱1与分析柱1串联;步骤c,阀V3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V3初始位置设置,让分析柱1中气体进DID检测器;步骤d,阀V4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V4初始位置设置,让预柱2中CO2之前的杂质气体放空;步骤e,阀V1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0.1分钟,此时LOOP 1 进样,进入预柱1与分析柱1,进入氧氩分离器,进入DID检测器;步骤f,阀V2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4分钟,此时H2和O
2 /Ar 从预柱1完全流出,切割V2是为了放空主组分N2;步骤g,阀V1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1分钟,此时吹扫LOOP 1,待下一次进样。
[001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法提高了高纯氮气中“氧、氩组分”测量精度,且保证高纯氮气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氩的五组分测量”。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对应的气路和分析方法,缩短了整体的分析时间。对现有检测设备、方法的进行重新梳理,对此方法推广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后,在条件成熟时进行推广应用,提升质量保证能力和检验能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V1、V2、V3、V4四个阀门在CCW(高)状态下的通道连接状态图;图2为V1、V2、V3、V4四个阀门在CW(低)状态下的通道连接状态图;图3为氧氩分离器串入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3]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纯氮色谱集成多组分分析方法,其中SAMP.IN:样气入;SAMP.OUT:样气出;CARR:载气,VENT: 放空,D.I.D:DID检测器;Precolumn1:预柱1;Column1:分析柱1;Precolumn2:预柱2;Column2:分析柱2;RESTRICTOR:节流阀;INJECT:注入。
[0014]图1所示阀门由做至右,依次为V1、V2、V3、V4。配套ASD(ASDevices)专用氧氩分离柱让二者(氧、氩)完全独立,将氧氩分离器串联近原有色谱柱中间,串联位置既要保证原有高纯氮分析中关于“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氩”的五组分测量,也应具备,单独测量高纯氮气中氧和氩微量组分的测量精度,做到色谱分析仪的杂质全分析。为保证五组分和氧氩分离两组分两路实现单独测量,设置了独立的旁路,用于两者测量方法间的气路切换。引入20mL/min高纯氦气用于保护两路测量通道和载气使用,并采用高光洁度双级超高纯减压阀门及Swagelok抛光管线来保证载气纯度及压力的稳定。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纯氮色谱集成多组分分析方法,包括高纯氮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氩”的五组分测量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阀V1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吹扫LOOP 1,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纯氮色谱集成多组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纯氮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氩”的五组分测量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阀V1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吹扫LOOP 1,准备给预柱1进样;步骤2,阀V2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V2初始位置设置,让预柱1与分析柱1串联;步骤3,阀V3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V3初始位置设置,让分析柱1中气体进DID检测器;步骤4,阀V4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0.01分钟,此时V4初始位置设置,让预柱2中CO2之前的杂质气体放空;步骤5,阀V1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0.3分钟,此时LOOP1进样;步骤6,阀V2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3.8分钟,此时H2和O2/Ar从预柱1完全流出,切割V2是为了放空主组分N2;步骤7,阀V2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8.8分钟,此时将即将从预柱1中流出的CO放入分析柱1,同时也含有少量的主组分;步骤8,阀V2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10.3分钟,此时继续放空CO后面的主组分,此时样品中的微量的CO进入了分析柱1,N2+CO经分析柱1再次分离;步骤9,阀V1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1.3分钟,此时LOOP2进样;步骤10,阀V4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4.1分钟,此时切换V4,让预柱2中CH4进入分析柱2,经分析柱2再次分离;步骤11,阀V4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4.55分钟,此时继续放空CH4后面的主组分,此时样品中的微量的CH4进入了分析柱2,N2+CH4经分析柱2再次分离,进入检测器;步骤12,阀V4处在高位,动作时间持续7.8分钟,此时切换V4,让预柱2中CO2进入分析柱2,经分析柱2再次分离;步骤13,阀V4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9分钟,此时继续放空CO2后面的主组分,此时样品中的微量的CO2进入了分析柱2,N2+CO
2 经分析柱2再次分离,进入检测器;步骤14,阀V3处在低位,动作时间持续5.7分钟,此时打到分析柱2进检测器,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远远武文张群曹帅林国彬李晓风章磊张涛刘志国汪兆明曹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秦风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