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801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9
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包括若干个:第一辊子、第二辊子、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若干个第一辊子轴线均位于第一可展曲面或第一平面,若干个第二辊子轴线均位于第二可展曲面或第二平面,第一辊子轴线与第二辊子轴线相平行。第一加热板位于第一辊子与第二可展曲面间,或位于第一辊子与第二平面间。第二加热板位于第二辊子与第一可展曲面间,或位于第二辊子与第一平面间。相邻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之间具有加热空间,加热空间用于供电池极片穿过。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均用于电池极片的换向,使电池极片交替经过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通过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不仅提高了热辐射场的均匀性,还实现了对电池极片的双面加热。热。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极片干燥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池极片需要先经过涂布工艺,再用干燥箱进行干燥。目前所使用的干燥箱,采用热辐射的形式对箱体内的电池极片进行加热,采用该方式,虽然能较大程度地展开电池极片,增大电池极片的受热面积,提高电池极片干燥效率,但同时也存在受热不均匀的问题。具体为,干燥箱采用热辐射的加热形式时,往往是靠近干燥箱内壁的位置热辐射场较强,远离干燥箱内壁的位置热辐射场较弱,这就导致了干燥箱内的电池极片整体受热不均,致使电池极片易产生热应力形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电池极片在干燥时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0004]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第一辊子、若干个第二辊子、若干个第一加热板以及若干个第二加热板;
[0005]若干个所述第一辊子的轴线均位于第一可展曲面中或第一平面中,若干个所述第二辊子的轴线均位于第二可展曲面中或第二平面中,所述第一辊子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辊子的轴线相互平行;
[0006]所述第一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辊子与所述第二可展曲面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辊子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辊子与所述第一可展曲面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辊子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相邻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之间具有加热空间,所述加热空间用于供电池极片穿过;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第二辊子均用于电池极片的换向,使电池极片交替经过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第二辊子。
[0007]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干燥箱,所述第一辊子、第二辊子、第一加热板以及所述第二加热板均位于所述干燥箱内,所述第一辊子安装于靠近所述干燥箱顶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辊子安装于靠近所述干燥箱底面的一侧。
[000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干燥箱的底面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辊子和所述干燥箱的顶面之间。
[000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相互平行,相邻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第二辊子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加热板或所述第二加热板相平行的公切面,所述公切面用于形成电池极片穿过所述加热空间的路径。
[0010]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架和若干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相平行的所述第一加热板,所述第二支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相平行的所述第二加热板,所述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干燥箱的底面之间,所述第二支架位于所
述第二辊子和所述干燥箱的顶面之间。
[0011]一种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第一辊子的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内,若干个所述第二辊子的轴线均位于同一平面内。
[0012]一种实施例中,位于同一侧的相邻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和相邻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凹槽空间,所述第一辊子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空间内;位于同一侧的相邻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部和相邻所述第一支架之间所述第二支架的端部形成有第二凹槽空间,所述第二辊子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空间内;所述第一凹槽空间和所述第二凹槽空间交错相对设置。
[0013]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辊子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支架两侧所述第二加热板之间的间距,但小于相邻所述第一支架相互靠近一侧上所述第一加热板之间的间距;相邻所述第二辊子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支架两侧所述第一加热板之间的间距,但小于相邻所述第二支架相互靠近一侧上所述第二加热板之间的间距。
[001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公切面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之间,相邻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与所述公切面之间的间距均相同,相邻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之间的间距不超过30mm。
[0015]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所述第一加热板与所述第二加热板均和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提供电能。
[0016]依据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首先通过若干个第一辊子和若干个第二辊子交替对电池极片进行换向操作,以增加电池极片干燥装置上电池极片的展开面积,有助于提高电池极片干燥效率,同时还能够节省空间。其次,通过设置若干个第一加热板和若干个第二加热板,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间隔分布,相邻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之间形成用于供相邻第一辊子和第二辊子之间电池极片穿过的加热空间,并且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能够同时对加热空间上的电池极片进行加热。设计的若干个加热板和若干个第二加热板,不仅提高了热辐射场的均匀性,还实现了对电池极片的双面加热,进而降低了电池极片因两面受热不均产生热应力变形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加热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加热部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极片干燥装置上电池极片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辊子、20.第二辊子、30.第一加热板、40.第二加热板、50.电池极片、60.干燥箱、70.公切面、80.第一支架、81.第一连接部、90.第二支架、91.第二连
接部、100.第一安装架、110.第二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28]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第一辊子、若干个第二辊子、若干个第一加热板以及若干个第二加热板;若干个所述第一辊子的轴线均位于第一可展曲面中或第一平面中,若干个所述第二辊子的轴线均位于第二可展曲面中或第二平面中,所述第一辊子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辊子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辊子与所述第二可展曲面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辊子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辊子与所述第一可展曲面之间,或者所述第二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辊子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相邻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之间具有加热空间,所述加热空间用于供电池极片穿过;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第二辊子均用于电池极片的换向,使电池极片交替经过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第二辊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箱,所述第一辊子、第二辊子、第一加热板以及所述第二加热板均位于所述干燥箱内,所述第一辊子安装于靠近所述干燥箱顶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辊子安装于靠近所述干燥箱底面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干燥箱的底面之间,所述第二加热板位于所述第二辊子和所述干燥箱的顶面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板和所述第二加热板相互平行,相邻所述第一辊子和所述第二辊子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加热板或所述第二加热板相平行的公切面,所述公切面用于形成电池极片穿过所述加热空间的路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极片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架和若干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相平行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平文青松周三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成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