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771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能够稳定地将材料塑化。一种塑化装置,包括:材料贮存部,具有投入口,贮存材料;塑化部,具有螺杆及收纳所述螺杆且形成有与所述投入口连通的供给口的壳体,将所述材料塑化而生成塑化材料;连接管,具有连接所述投入口与所述供给口的连接路径;材料传感器,具有经由所述供给口向所述螺杆发光的发光部及接收所述光的反射光的受光部,检测所述材料的剩余量;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材料贮存部,所述材料贮存部具有向所述连接路径供给所述材料的材料供给机构,在由所述材料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材料的剩余量小于基准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材料供给机构而使其向所述连接路径供给所述材料。路径供给所述材料。路径供给所述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一种注射成型装置,将通过塑化装置而塑化后的材料朝向成型模具的模腔喷出而使其固化,由此成型出成型品。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具备塑化送出装置的注射成型装置,所述塑化送出装置具有:料筒,材料流入通路在一端面上开口;转子,具有相对于料筒的一端面滑动接触的端面;以及螺旋槽,形成于转子的端面。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1016号公报
[0005]在上述那样的塑化装置中,在向转子供给材料的供给口附近处材料堵塞,材料不能被供给至转子,有时无法进行稳定的塑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塑化装置的一方式为,包括:
[0007]材料贮存部,具有投入口,贮存材料;
[0008]塑化部,具有螺杆和壳体,将所述材料塑化而生成塑化材料,该壳体收纳所述螺杆且形成有与所述投入口连通的供给口;
[0009]连接管,具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装置包括:材料贮存部,具有投入口,贮存材料;塑化部,具有螺杆及壳体,将所述材料塑化而生成塑化材料,所述壳体收纳所述螺杆且形成有与所述投入口连通的供给口;连接管,具有连接路径,所述连接路径连接所述投入口与所述供给口;材料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及受光部,并检测所述材料的剩余量,所述发光部经由所述供给口向所述螺杆发光,所述受光部接收所述光的反射光;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材料贮存部,所述材料贮存部具有:材料供给机构,向所述连接路径供给所述材料,在由所述材料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材料的剩余量小于基准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材料供给机构而使其向所述连接路径供给所述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是扁平螺杆,具有形成有螺旋状的槽的槽形成面,所述塑化部具有:电机,使所述扁平螺杆旋转;以及料筒,具有与所述槽形成面对置的对置面,且形成有供所述塑化材料流入的连通孔,在所述扁平螺杆的侧面形成有将所述材料导入所述槽的材料导入部,所述材料传感器检测所述材料导入部中的所述材料的剩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判定为所述材料导入部中的所述材料的剩余量为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材料供给机构而使其供给所述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装置包括:检测位置变更部,变更所述材料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检测位置变更部,在所述材料包含弹性体的情况下,所述材料传感器检测所述材料导入部中的所述材料的剩余量,在所述材料不包含弹性体的情况下,所述材料传感器检测所述连接路径中的所述材料的剩余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连通孔的压力,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所述扁平螺杆的转速。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螺杆的转速算出所述螺杆在规定时刻时的相位,并基于算出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本达哉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