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模型性能研究的加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公路桥梁工程的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模型性能研究的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桥梁模型性能研究的加载装置,移动加载装置采用轮式移动小车加载用动力装置牵引钢丝绳带动加载小车在加载轨道上运行,需要控制柜进行控制,控制柜比较笨重不容易搬运,并且通过钢丝绳拉动加载小车,不容易控制小车的速度,钢丝绳涨紧状态在也影响对桥梁的向下的测试压力,从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另外轨道采用双轨道的加载方式,容易出现两边轨道受力不均问题,数据不够准确,并且导致小车有侧翻脱离轨道的危险;轨道长度的限制,钢丝绳拉动加载小车,不能够达到很高的速度,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本技术展示了一种桥梁模型性能研究的加载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现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桥梁模型性能研究的加载装置,包括:
[0006]支撑架,设置在桥梁模型的两侧,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桥梁模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模型性能研究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设置在桥梁模型(2)的两侧,通过固定件(21)固定连接桥梁模型(2);加载小车(3),设置在一侧的支撑架(1)上,并在加载小车(3)下部的支撑架(1)上设置加速装置;所述加速装置包括开合门(6),开合门(6)通过合页(61)连接到支撑架(1)上,开合门(6)与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磁力锁(62);直线导轨(4),穿过桥梁模型(2)并固定在两侧的支撑架(1)上,上部设置有加载小车(3);加载轨道(5),设置为一根,固定在两侧的支撑架(1)上,并与桥梁模型(2)上表面贴合,加载小车(3)的加载轮(32)沿加到轨道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模型性能研究的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小车(3)包括底盘(31)、加载轮(32)、配重轮(33)和配重耳(331);所述底盘(31)中部设置有安装孔(312),安装孔(312)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耳(311),所述支撑耳(311)上设置有纵向的长轴孔(3111),加载轮(32)通过中心轴(321)架设在长轴孔(3111)上;所述配重耳(331)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朋,范文强,俞长富,王梦霞,李雪,吴江龙,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