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460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包括底座结构、直立手柄、真空吸入源、垃圾通道、滚刷外罩、滚刷刮条、污水箱、清水箱以及流体分配器,该底座结构的防护模块包括遮光件与至少一个控制开关,遮光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能够沿远离或靠近待清洁面的方向运动,遮光件的遮光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外部并围绕于杀菌模块的四周;当遮光件置于待清洁面时,控制开关能够打开杀菌模块,且遮光件能够阻挡杀菌模块向底座结构的外部泄漏杀菌光线;当至少一部分的光件离开待清洁面并沿靠近待清洁面的方向运动时,对应的控制开关能够关闭杀菌模块。该底座结构可有效防止杀菌模块的杀菌光线泄露。止杀菌模块的杀菌光线泄露。止杀菌模块的杀菌光线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清洁设备中,尤其是手持式自动清洗设备,为了清扫完地面后,地面上不留有细菌等有害微生物,通常会在手持式自动清洁设备底座的底部上安装紫外线杀菌灯(简称UV灯)。具体地,在手持式自动清洁设备的底座上具有滚刷,在滚刷清扫地面的同时,UV灯会对其照射范围内的地面进行紫外线照射杀菌,从而清除当前地面上的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达到彻底清洁地面的目的。
[0003]因UV灯是靠紫外线杀菌的,而如果紫外线外泄照射到人体则会对人体产生很大的伤害,因而,这种带UV灯的清洁设备,其如何有效防止紫外线泄漏的技术将成为设计的关键技术。当前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红外、角度开关或陀螺仪等来实现软件控制UV灯的开关的相关设计,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现有技术受电子元件精度以及软件响应快慢影响,难以达到完全有效可靠的防护紫外线外泄,也即在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发生因紫外线泄漏而对人体或宠物造成伤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清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发生因紫外线泄漏而对人体或宠物造成伤害的问题,提供一种清洁设备。
[0005]一种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底座结构、直立手柄、真空吸入源、垃圾通道、滚刷外罩、滚刷刮条、污水箱、清水箱以及流体分配器;
[0006]所述直立手柄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底座结构的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安装滚刷,所述真空吸入源、所述清水箱设置在所述直立手柄上,所述污水箱设置在所述直立手柄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真空吸入源用于产生吸力将流体或垃圾从地面经所述垃圾通道进入所述污水箱,所述滚刷外罩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至少一部分地包围所述滚刷,所述滚刷外罩与所述滚刷配合形成吸嘴,所述吸嘴通过所述垃圾通道与所述污水箱连通,使得地面的流体或者垃圾经过所述吸嘴进入所述垃圾通道内;
[0007]所述流体分配器设置在所述直立手柄或者所述底座上,所述流体分配器通过流体传输通路与所述清水箱连通,用于将清水箱内的流体施加到所述滚刷或者待清洁的表面上;
[0008]所述滚刷刮条形成在所述滚刷外罩上或所述底座上,所述滚刷刮条用于刮除所述滚刷上残留的灰尘或液体;
[0009]所述底座结构()包括底座、防护模块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杀菌模块;
[0010]所述防护模块包括遮光件与至少一个控制开关,所述遮光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能够沿靠近待清洁面的方向运动,所述遮光件的遮光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外部并围绕所述杀菌模块的四周;
[0011]当所述遮光件置于所述待清洁面,所述控制开关能够打开所述杀菌模块,且所述遮光件能够阻挡所述杀菌模块向所述底座结构的外部泄漏杀菌光线;当至少一部分的所述遮光件离开所述待清洁面并沿靠近待清洁面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控制开关能够关闭所述杀菌模块。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底座、所述遮光件连接;
[0013]当至少一部分的所述遮光件离开所述待清洁面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遮光件提供朝着所述待清洁面运动的作用力。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下盖,所述下盖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中。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遮光板、第二遮光板与第三遮光板,所述第二遮光板靠近所述底座的后端分布并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遮光板与所述第三遮光板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遮光板的下端设置有可挤压变形的防护条,所述防护条与所述第二遮光板的延长方向相同,所述防护条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遮光板、所述第三遮光板的下表面齐平。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的数目为4个,2个所述控制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遮光板、所述第三遮光板的中部,2个所述控制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遮光板的左、右两端。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遮光件上。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件的数目为4个,4个所述滚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遮光件的左、右两端并关于所述底座的中轴对称。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杀菌模块包括:紫外线杀菌灯、石英玻璃以及灯架;
[0021]所述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具有安装腔,所述紫外线杀菌灯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且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功率,所述石英玻璃盖合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口处。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架的前端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位于所述第一遮光板、所述第三遮光板之间并与所述遮光件围设形成遮光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口位于所述遮光腔中。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氛围灯件,所述氛围灯件设置在所述遮光件的左、右两侧。
[0024]上述清洁设备,当底座结构的遮光件置于待清洁面时,控制开关打开杀菌模块,之后在杀菌模块对待清洁面杀菌的过程中,遮光件由于围设于杀菌模块的四周便可通过与待清洁面的配合将杀菌模块置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如此在遮光件未离开待清洁面的情况下也能有效阻挡杀菌模块向底座结构的外部泄漏杀菌光线;另外,一旦至少一部分的遮光件离开待清洁面并沿靠近待清洁面的方向运动时,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由打开状态调整至关闭状态,进而关闭杀菌模块,避免杀菌模块所产生的杀菌光线通过遮光件与待清洁面间的缝隙泄漏出去,给清洁后的环境带来了真正健康的保证。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清洁设备的底座结构在倒放之后的立体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清洁设备的底座结构的倒放之后的剖视图;
[0027]图3为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在工作状态下的立体图;
[0030]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清洁设备的底座结构的倒放之后的分解图;
[0031]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未装配控制开关的防护模块在倒放之后的组装图;
[0032]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未装配控制开关的防护模块在倒放之后的分解图。
[0033]其中,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
[0034]10、底座结构;100、底座;110、触接部;110a、容纳槽;120、横板;130、前滚轮;140、后滚轮;150、上盖;160、下盖;170、滚刷;180、转触开关; 190、滚刷外罩;200、杀菌模块;210、紫外线杀菌灯;220、石英玻璃;230、灯座;240、导电插头;300、防护模块;310、遮光件;311、第一遮光板;312、第二遮光板;313、第三遮光板;314、防护条;315、安装柱;316、螺柱;320、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设备包括底座结构(10)、直立手柄(50)、真空吸入源、垃圾通道、滚刷外罩(190)、滚刷刮条、污水箱(40)、清水箱(30)以及流体分配器;所述直立手柄(50)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底座结构(10)的底座(100)上,所述底座(100)上安装滚刷(170),所述真空吸入源、所述清水箱(30)设置在所述直立手柄(50)上,所述污水箱(40)设置在所述直立手柄(50)或所述底座(100)上,所述真空吸入源用于产生吸力将流体或垃圾从地面经所述垃圾通道进入所述污水箱(40),所述滚刷外罩(190)设置在所述底座(100)上并至少一部分地包围所述滚刷(170),所述滚刷外罩(190)与所述滚刷(170)配合形成吸嘴,所述吸嘴通过所述垃圾通道与所述污水箱(40)连通,使得地面的流体或者垃圾经过所述吸嘴进入所述垃圾通道内;所述流体分配器设置在所述直立手柄(50)或者所述底座(100)上,所述流体分配器通过流体传输通路与所述清水箱(30)连通,用于将清水箱(30)内的流体施加到所述滚刷(170)或者待清洁的表面上;所述滚刷刮条形成在所述滚刷外罩(190)上或所述底座(100)上,所述滚刷刮条用于刮除所述滚刷(170)上残留的灰尘或液体;所述底座结构(10)包括底座(100)、防护模块(300)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00)上的杀菌模块(200);所述防护模块(300)包括遮光件(310)与至少一个控制开关(320),所述遮光件(310)设置在所述底座(100)上并能够沿靠近待清洁面的方向运动,所述遮光件(310)的遮光部位于所述底座(100)的外部并围绕所述杀菌模块(200)的四周;当所述遮光件(310)置于所述待清洁面,所述控制开关(320)能够打开所述杀菌模块(200),且所述遮光件(310)能够阻挡所述杀菌模块(200)向所述底座结构(10)的外部泄漏杀菌光线;当至少一部分的所述遮光件(310)离开所述待清洁面并沿靠近待清洁面的方向运动时,所述控制开关(320)能够关闭所述杀菌模块(2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模块(300)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330),所述弹性件(330)与所述底座(100)、所述遮光件(310)连接;当至少一部分的所述遮光件(310)离开所述待清洁面时,所述弹性件(330)用于向所述遮光件(310)提供朝着所述待清洁面运动的作用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红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启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