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蓓蕾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内径检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43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4
一种气管内径检测工具,包括基座,基座中部设有长条形槽,前后走向的长条形槽,长条形槽前侧设有向前的通道,基座外侧设有滑动套管,滑动套管内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与长条形槽滑动配合,滑动套管后侧设有挡片,基座后侧设有堵头,挡片与堵头之间设有弹簧,基座前部设有耳板,耳板后侧设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挡片相正对,滑动块前侧设有细金属条,细金属条向前延伸超出通道,细金属条前侧铰接有两个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另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中部交叉,细金属条外侧套设有柔性套管,柔性套管前端设有两个支撑杆,两个第二连杆的交叉处铰接,铰接轴固定于支撑杆。本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准,有利于临床普及和推广。普及和推广。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内径检测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内径检测工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良、恶性中心气道狭窄及食管气管瘘的患者日益增多,多种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随时存在,随着介入呼吸病学的快速发展,给前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通过不同介入治疗手段可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治疗前气道狭窄程度、气管内径、瘘口的大小评估对于临床医生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评价疗效至关重要。尤其选择气管支架置入前,需要通过气管内径的测量确定支架尺寸,这对后续疗效产生影响,所以尽可能精确测量内径是必要的。但因气管、支气管位于胸腔内,使得直接测量内径难以实现;目前主要通过CT测量,但缺乏客观性,影响因素较多,同时气道呈现的不规则狭窄,均难以实现精准测量,极大的影响临床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管内径检测工具,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准,有利于临床普及和推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管内径检测工具,包括圆柱形基座,设沿圆柱形基座轴向一端为前、另一端为后,基座中部设有基座径向贯穿基座的长条形槽,长条形槽的长度方向走向为前后向,长条形槽内的前侧设有向前贯穿至基座前侧的通道,基座周向外侧位置上对应长条形槽处设有与基座滑动配合的滑动套管,滑动套管内侧位置上对应长条形槽处设有滑动块,滑动块沿滑动套管径向穿过长条形槽并与长条形槽滑动配合,滑动块前侧与长条形槽前侧相抵靠,滑动套管后侧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挡片,基座后侧设有堵头,基座位置上对应挡片与堵头之间处套设有弹簧,弹簧呈轻微压缩状态,基座前部的周向外侧设有一个径向延伸的耳板,耳板后侧设有一个向后布置的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挡片相正对,滑动块前侧位置上对应通道后侧处设有一个向前延伸的细金属条,细金属条前端穿出通道并继续向前延伸,细金属条前侧设有第一铰接轴,第一铰接轴上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远离第一铰接轴的一端均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中部交叉,细金属条超出通道的部分周向套设有柔性套管,细金属条前端超出柔性套管前端,柔性套管前端设有两个间隔布置且向前延伸的支撑杆,两个第二连杆的交叉处设有穿过两个第二连杆的第三铰接轴,第三铰接轴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杆的前部,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均平行布置。
[0005]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管内径检测工具简称为本工具。
[0006]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初始状态两个第二连杆的前端是展开状态,使用前先手动扣动挡板向后移动,使得弹簧压缩,细金属条拉动第一铰接座后移,此时两个第二连杆前端并拢,从气管镜通道进入拟测量直径气道远端,然后松开挡板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两个第二连
杆前端张开至与气管壁接触,然后匀速(可以利用辅助器材)将气管镜和本工具同步后退,后退的过程中,遇到气管内径窄的地方第二连杆前端就会靠拢,遇到气管内径宽的地方第二连杆前端就会张开,表现在挡板处就是随着第二连杆的靠拢、张开,挡板发生前后方向上的位移,通过检测距离传感器的参数变化,可以得出挡板的位移量,然后根据挡板的位移量以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长度和张开角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挡板不同位置对应两个第二连杆前端之间的距离,即为气管对应位置的内径,由于气管的截面不是一个标准的圆,所以将本工具旋转一定角度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次,通过得到的数据即可拟合出气管内壁的整体形状。
[0007]本工具的优点:本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量精准,可以拟合出气管内壁的整体形状,有利于临床普及和推广。
[0008]为达到本工具更好的使用效果,其优选方案如下: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连杆沿其长度方向远离第二铰接轴的一端设有圆滑的柔性端头。
[0010]使用时柔性端头与气管内壁接触并滑动,圆滑的柔性端头可以防止滑动的时候擦伤气管内壁。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工具的立体图。
[0012]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是本工具前部的局部剖视图。
[0014]图4是本工具后部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

图4,一种气管内径检测工具,包括圆柱形基座1,设沿圆柱形基座1轴向一端为前、另一端为后,基座1中部设有基座1径向贯穿基座1的长条形槽11,长条形槽11的长度方向走向为前后向,长条形槽11内的前侧设有向前贯穿至基座1前侧的通道12,基座1周向外侧位置上对应长条形槽11处设有与基座1滑动配合的滑动套管2,滑动套管2内侧位置上对应长条形槽11处设有滑动块21,滑动块21沿滑动套管2径向穿过长条形槽11并与长条形槽11滑动配合,滑动块21前侧与长条形槽11前侧相抵靠,滑动套管2后侧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挡片22,基座1后侧设有堵头13,基座1位置上对应挡片22与堵头13之间处套设有弹簧3,弹簧3呈轻微压缩状态,基座1前部的周向外侧设有一个径向延伸的耳板14,耳板14后侧设有一个向后布置的距离传感器5,距离传感器5与挡片22相正对,滑动块21前侧位置上对应通道12后侧处设有一个向前延伸的细金属条6,细金属条6前端穿出通道12并继续向前延伸,细金属条6前侧设有第一铰接轴61,第一铰接轴61上连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杆8,两个第一连杆8远离第一铰接轴61的一端均通过第二铰接轴81铰接有第二连杆9,第二连杆9中部交叉,细金属条6超出通道12的部分周向套设有柔性套管7,细金属条6前端超出柔性套管7前端,柔性套管7前端设有两个间隔布置且向前延伸的支撑杆71,两个第二连杆9的交叉处设有穿过两个第二连杆9的第三铰接轴91,第三铰接轴91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杆71的前部,第一铰接轴61、第二铰接轴81、第三铰接轴91均平行布置。
[0016]所述的第二连杆9沿其长度方向远离第二铰接轴81的一端设有圆滑的柔性端头92。
[0017]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初始状态两个第二连杆9的前端是展开状态,使用前先手动扣动挡板向后移动,使得弹簧3压缩,细金属条6拉动第一铰接座后移,此时两个第二连杆9前端并拢,从气管镜通道12进入拟测量直径气道远端,然后松开挡板在弹簧3弹力作用下两个第二连杆9前端张开至与气管壁接触,然后匀速(可以利用辅助器材)将气管镜和本工具同步后退,后退的过程中,遇到气管内径窄的地方第二连杆9前端就会靠拢,遇到气管内径宽的地方第二连杆9前端就会张开,表现在挡板处就是随着第二连杆9的靠拢、张开,挡板发生前后方向上的位移,通过检测距离传感器5的参数变化,可以得出挡板的位移量,然后根据挡板的位移量以及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的长度和张开角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挡板不同位置对应两个第二连杆9前端之间的距离,即为气管对应位置的内径,由于气管的截面不是一个标准的圆,所以将本工具旋转一定角度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次,通过得到的数据即可拟合出气管内壁的整体形状。
[0018]本工具的优点:本工具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内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基座,设沿圆柱形基座轴向一端为前、另一端为后,基座中部设有基座径向贯穿基座的长条形槽,长条形槽的长度方向走向为前后向,长条形槽内的前侧设有向前贯穿至基座前侧的通道,基座周向外侧位置上对应长条形槽处设有与基座滑动配合的滑动套管,滑动套管内侧位置上对应长条形槽处设有滑动块,滑动块沿滑动套管径向穿过长条形槽并与长条形槽滑动配合,滑动块前侧与长条形槽前侧相抵靠,滑动套管后侧设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挡片,基座后侧设有堵头,基座位置上对应挡片与堵头之间处套设有弹簧,弹簧呈轻微压缩状态,基座前部的周向外侧设有一个径向延伸的耳板,耳板后侧设有一个向后布置的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挡片相正对,滑动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蓓蕾李伟杨波沈圆兵宫鑫
申请(专利权)人:宫蓓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