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蓓蕾专利>正文

一种气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71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18
一种气管支架,包括圆筒形的硅胶膜,硅胶膜内侧设有用于支撑硅胶膜的骨架,所述的骨架包括若干沿硅胶膜轴向间隔布置的C形支撑单体,所述的C形支撑单体由记忆合金制成,C形支撑单体所在平面与硅胶膜的轴线向方向相垂直,C形支撑单体的两个端头之间通过连接两个端头的拉线收紧,C形支撑单体的圆弧形中部与硅胶膜内侧面形成一个短的线连接。本支架具有良好的贴壁效果,而且表面具有覆膜避免肉芽侵入管腔致管腔再狭窄,所述C形支撑单体的开口沿骨架长度方向呈连续的错位布置,使得骨架对硅胶膜周向的支撑力更加平均,使其对气管壁的压迫、气管粘膜损伤降低。气管粘膜损伤降低。气管粘膜损伤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支架。

技术介绍

[0002]瘢痕、结核、创伤、炎性肉芽肿、气管淀粉样变、肿瘤等病变导致的气管及支气管狭窄,可引起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喘鸣、呛咳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气管支架置入是治疗气道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可迅速解除呼吸困难、改善临床症状。近20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可弯曲支气管镜在临床的普及,气道内支架置入得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机会,同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用于气管狭窄治疗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气管支架置入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中心气道器质性狭窄的管腔重建。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软骨薄弱处的支撑。

气管、支气管瘘口封堵。理想的气管支架应具备多种特征,但在临床实践中,现有气管支架存在不同的问题,如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硅酮支架,一般需全麻下使用硬质支气管镜置入,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常用的金属网眼支架,使用金属材料整体编织,容易发生疲劳断裂,且其金属丝容易刺激肉芽增殖,临床上常见肿瘤、肉芽组织经支架网眼长入而致支架腔内再狭窄。常用的覆膜金属支架更容易移位,尤其向下移位则易造成一侧或双侧主支气管的阻塞,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上述种种缺陷限制了气管内支架在气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管支架,其具有良好的贴壁效果,而且表面具有覆膜避免肉芽侵入管腔致管腔再狭窄,使其对气管壁的压迫、气管粘膜损伤降低。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管支架,包括圆筒形的硅胶膜,硅胶膜内侧设有用于支撑硅胶膜的骨架,所述的骨架包括若干沿硅胶膜轴向间隔布置的C形支撑单体,所述的C形支撑单体由记忆合金制成,C形支撑单体所在平面与硅胶膜的轴线向方向相垂直,C形支撑单体的两个端头之间通过连接两个端头的拉线收紧,C形支撑单体的圆弧形中部与硅胶膜内侧面形成一个短的线连接。
[0005]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气管支架均简称为本支架。
[0006]本支架的使用方法和优点:本支架与现有的多数支架相同,初始状态均是收缩于支架置入装置内,支架置入装置实质是一个约束套管,直径一般小于6mm,由于C形支撑单体仅有其圆弧形中部与硅胶膜内侧面形成一个短的线连接,而除圆弧形中部外,靠近两端的部位均不与硅胶膜粘连,所以在支架置入装置内,每个C形支撑单体靠近两端的部位均利用轴向空间盘绕、折叠,从而达到收缩整体直径的效果,形成一个收缩状态,当本支架从支架置入装置中被推出至气管腔内预置部位时,由于记忆合金的特性,原本盘绕、折叠的C形支撑单体快速复原,此时本支架处于一个半展开状态,其直径略小于气管对应部位的直径,通过气管镜使用活检钳夹持本支架精确调整到预定位置,再由气管镜活检钳的铰接部位将所
有拉线剪断(气管镜活检钳的铰接部分经过开封改良可以作为剪刀使用,也可以通过在气管镜活检钳上设置小型刀片将拉线隔断),此时原本受拉线约束的C形支撑单体进一步向外扩张,使其与气管壁紧密贴合,由于沿气管腔轴向具有连续规律间隔的非软骨结构,在非软骨结构所在位置的C形支撑单体向外扩张后会贴合软骨间结构,从而防止本支架发生移位,安全稳定。另外由于本支架的骨架外侧设有硅胶膜避免肉芽侵入管腔致管腔再狭窄,另外由于骨架由多个沿硅胶膜轴向间隔布置的C形支撑单体构成,共同起到支撑作用,受力面积大,压强小,避免过度压迫致管壁缺血的可能,减少局部损伤。
[0007]为达到本支架更好的使用效果,其优选方案如下: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C形支撑单体的开口沿骨架长度方向呈连续的错位布置。
[0009]C形支撑单体的开口错位布置可以使得骨架对硅胶膜周向的支撑力更加平均,不会由于C形支撑单体开口处不能提供支撑力而导致本支架整体失圆。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支架中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支架置入气管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支架置入气管后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见图1

图4,一种气管支架,包括圆筒形的硅胶膜1,硅胶膜1内侧设有用于支撑硅胶膜1的骨架2,所述的骨架2包括若干沿硅胶膜1轴向间隔布置的C形支撑单体21,所述的C形支撑单体21由记忆合金制成,C形支撑单体21所在平面与硅胶膜1的轴线向方向相垂直,C形支撑单体21的两个端头之间通过连接两个端头的拉线22收紧,C形支撑单体21的圆弧形中部与硅胶膜1内侧面形成一个短的线连接。所述C形支撑单体21的开口沿骨架2长度方向呈连续的错位布置。
[0015]本支架的使用方法和优点:本支架与现有的多数支架相同,初始状态均是收缩于支架置入装置内,由于C形支撑单体21仅有其圆弧形中部与硅胶膜1内侧面形成一个短的线连接,而除圆弧形中部外,靠近两端的部位均不与硅胶膜1粘连,所以在支架置入装置内时,每个C形支撑单体21靠近两端的部位均利用轴向空间盘绕、折叠,从而达到收缩整体直径的效果,形成一个收缩状态,当本支架从支架置入装置中被推出至气管腔内预置部位时,由于记忆合金的特性,原本盘绕、折叠的C形支撑单体21快速复原,此时本支架处于一个半展开状态,其直径略小于气管对应部位的直径,通过气管镜活检钳夹持本支架精确调整到预定位置,再由气管镜活检钳的铰接部位将所有拉线22剪断(气管镜活检钳的铰接部分经过开封改良可以作为剪刀使用,也可以通过在气管镜活检钳上设置小型刀片将拉线22隔断),此时原本受拉线22约束的C形支撑单体21进一步扩张,使其与气管壁紧密贴合,由于沿气管腔轴向具有连续规律间隔的非软骨结构,在非软骨结构所在位置的C形支撑单体21扩张后会贴合软骨间结构,从而防止本支架发生移位,安全稳定。另外由于本支架的骨架2外侧设有硅胶膜1也可以避免肉芽侵犯管腔致管腔再狭窄。另外由于骨架2由多个沿硅胶膜1轴向间隔布置的C形支撑单体21构成,共同起到支撑作用,受力面积大,压强小,避免过度压迫致管
壁缺血的可能,减少局部损伤。
[0016]C形支撑单体21的开口错位布置可以使得骨架2对硅胶膜1周向的支撑力更加平均,不会由于C形支撑单体21开口处不能提供支撑力而导致本支架整体失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的硅胶膜,硅胶膜内侧设有用于支撑硅胶膜的骨架,所述的骨架包括若干沿硅胶膜轴向间隔布置的C形支撑单体,所述的C形支撑单体由记忆合金制成,C形支撑单体所在平面与硅胶膜的轴线向方向相垂直,C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蓓蕾李伟杨波沈圆兵宫鑫
申请(专利权)人:宫蓓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