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布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布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展水下检测任务,相比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具有活动范围大、机动性能好、智能化等特点,成为完成水下任务的重要工具。目前,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热点研究领域,水下机器人可以在水下执行检测和搜寻任务,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应急处理。
[0003]在长距离输水隧洞检测任务中,受体积和质量的限制,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携带的能源十分有限,对于在隧道中长时间工作的AUV,必须通过支持平台对AUV进行布放和回收,以补充能源、传递信息和维护保障。在复杂的水域中,受水面波浪及水流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利用水面船或空中进行布放,因此在水下设置布放装置是目前AUV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布放装置,使水下机器人在进入隧洞的过程中由水下布放装置将其带到工作地点定点进行布放,具备活动范围大机动性能好、快速性和安全性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水下长距离工作的场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布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1)、主体框架(2)、移动机构(3)、控制舱(4)和能源动力系统,其中:所述机器人(1),用于完成水下工作;所述主体框架(2),承载并夹持所述机器人(1),并用于提供安装位置及空间;所述主体框架(2)上由头至尾依次设有头托架、顶压架和尾托架;所述头托架托抵在所述机器人(1)头端的底侧;所述顶压架压抵在所述机器人(1)的顶侧;所述尾托架架设在所述机器人(1)尾端的两侧,所述机器人(1)尾端的两侧设有卡置在所述尾托架上的艉部导向架(11);所述移动机构(3),承载所述主体框架(2)并移动至指定位置;所述移动机构(3)置于所述主体框架(2)的底端;所述控制舱(4),用于控制整个布放装置的运动及功能;所述能源动力系统,用于为整个布放装置的运作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底盘横梁(31)和履带式移动轮,所述底盘横梁(31)水平架设在所述主体框架(2)的底部,所述底盘横梁(31)两端对称设有所述履带式移动轮;所述履带式移动轮包括移动机架(32)、主动轮(33)、从动轮(34)和橡胶履带(35),所述橡胶履带(35)外侧设有防滑筋,所述橡胶履带(35)内侧设有诱导齿,所述主动轮(33)和从动轮(34)均安装在所述移动机架(32)上,所述主动轮(33)与所述诱导齿啮合,所述从动轮(34)用于支撑所述橡胶履带(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系统(5),用于控制头托架和顶压架进行布放作业;所述头托架和顶压架均包括液压作动器(51)、传动机构和导向夹具(6),所述液压作动器(51)的底端与所述主体框架(2)活动连接,所述液压作动器(51)的液压输出轴(52)通过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导向夹具(6)相接,所述液压系统(5)与所述液压作动器(51)驱动连接;所述控制舱(4)和液压系统(5)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2)内侧,所述控制舱(4)与所述液压系统(5)控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夹具(6),包括弧形轮板(61)和对称设于所述弧形轮板(61)内两侧的定向滑轮(6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机器人布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诚,甘文洋,褚振中,夏天星,余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