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724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包括钢梁架、反力锚桩以及千斤顶;钢梁架主体呈工字形,包括主钢梁以及固定于其上部的两根平行的次钢梁,次钢梁上部靠近两端分别设有半圆柱凸块;主钢梁设于试验桩上部且试验桩正对主钢梁中心,主钢梁下部两端分别通过层叠若干混凝土垫块支撑;反力锚桩包括四个,分别设于半圆柱凸块正下方的地下;反力锚桩通过若干锚拉钢绞线与半圆柱凸块连接;千斤顶设于试验桩上部、主钢梁下部且顶住主钢梁中心。锚拉钢绞线挂于半圆柱凸块上部,两个下端均通过紧固件与反力锚桩固定连接。本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施工便捷,检测快速;场地部署紧凑,对桩身无损伤。对桩身无损伤。对桩身无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
,具体是指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发,大型综合体、超高层建筑也不断涌现,因其结构荷载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也高,天然地基土很难满足结构承载力的要求,一般均设置大直径的承压桩作为结构的基础形式,而且在承压桩正式施工前须进行试桩检测为后期设计提供设计参数,在桩基础全部施工完成后进行承压桩的承载力验收检测。
[0003]传统的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方式是根据设计荷载进行逐级堆载或采用自平衡方法进行检测,但由于竖向抗压承载力均较大,堆载法检测所需的配重块场地较大;采用自平衡方法进行检测一般对桩身会产生破坏,对桩身质量有较大影响。
[0004]而且若按照传统堆载的方式进行桩基检测,对整个场地的部署更加严格,尤其针对工期非常紧张的项目,如何快速完成桩基承载力的检测工作,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0005]因此,传统的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方式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包括钢梁架、反力锚桩以及千斤顶;所述钢梁架主体呈工字形,包括主钢梁以及固定于其上部的两根平行的次钢梁,所述次钢梁上部靠近两端分别设有半圆柱凸块;
[0008]所述主钢梁设于试验桩上部且试验桩正对主钢梁中心,主钢梁下部两端分别通过层叠若干混凝土垫块支撑;
[0009]所述反力锚桩包括四个,分别设于半圆柱凸块正下方的地下;反力锚桩通过若干锚拉钢绞线与半圆柱凸块连接;
[0010]所述千斤顶设于试验桩上部、主钢梁下部且顶住主钢梁中心。
[0011]作为改进,所述千斤顶设于试验桩的桩帽上部,千斤顶通过钢垫板顶住主钢梁。
[0012]作为改进,所述半圆柱凸块的圆柱面朝上。
[0013]作为改进,所述锚拉钢绞线挂于半圆柱凸块上部,两个下端均通过紧固件与反力锚桩固定连接。
[0014]作为改进,所述千斤顶包括若干个,均通过油路控制。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根据试验桩的承载力要求,选择满足要求的千斤顶型号和数量并安装好,启动油路控制千斤顶输出相应的推力。千斤顶上顶主钢梁,次钢梁被锚拉钢绞线下拉固定,因此试验桩承受千斤顶的反向压力从而得到抗压检测。
[0016]本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施工便捷,检测快速;场地部署紧凑,对桩身无损伤,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0019]如图所示:1、反力锚桩,2、千斤顶,3、主钢梁,4、次钢梁,5、半圆柱凸块,6、试验桩,7、混凝土垫块,8、锚拉钢绞线,9、桩帽,10、钢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结合附图1至图2,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包括钢梁架、反力锚桩1以及千斤顶2;所述钢梁架主体呈工字形,包括主钢梁3以及固定于其上部的两根平行的次钢梁4,所述次钢梁4上部靠近两端分别设有半圆柱凸块5;
[0022]所述主钢梁3设于试验桩6上部且试验桩6正对主钢梁3中心,主钢梁3下部两端分别通过层叠若干混凝土垫块7支撑;
[0023]所述反力锚桩1包括四个,分别设于半圆柱凸块5正下方的地下;反力锚桩1通过若干锚拉钢绞线8与半圆柱凸块5连接;
[0024]所述千斤顶2设于试验桩6上部、主钢梁3下部且顶住主钢梁3中心。
[0025]所述千斤顶2设于试验桩6的桩帽9上部,千斤顶2通过钢垫板10顶住主钢梁3。
[0026]所述半圆柱凸块5的圆柱面朝上。
[0027]所述锚拉钢绞线8挂于半圆柱凸块5上部,两个下端均通过紧固件与反力锚桩1固定连接。
[0028]所述千斤顶2包括若干个,均通过油路控制。
[0029]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根据试验桩6的承载力要求,选择满足要求的千斤顶2型号和数量并安装好,启动油路控制千斤顶2输出相应的推力。千斤顶2上顶主钢梁3,次钢梁4被锚拉钢绞线8下拉固定,因此试验桩6承受千斤顶2的反向压力从而得到抗压检测。
[0030]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架、反力锚桩(1)以及千斤顶(2);所述钢梁架主体呈工字形,包括主钢梁(3)以及固定于其上部的两根平行的次钢梁(4),所述次钢梁(4)上部靠近两端分别设有半圆柱凸块(5);所述主钢梁(3)设于试验桩(6)上部且试验桩(6)正对主钢梁(3)中心,主钢梁(3)下部两端分别通过层叠若干混凝土垫块(7)支撑;所述反力锚桩(1)包括四个,分别设于半圆柱凸块(5)正下方的地下;反力锚桩(1)通过若干锚拉钢绞线(8)与半圆柱凸块(5)连接;所述千斤顶(2)设于试验桩(6)上部、主钢梁(3)下部且顶住主钢梁(3)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书杰邓宇冯延军郑群刘微微李鑫贾煜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