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902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第一绑带,第一绑带连接于设备主体的一侧,第一绑带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第二绑带,第二绑带连接于设备主体的另一侧,第二绑带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调整机构,包括第三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均与第三配合结构连接;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设备主体围合形成穿戴空间;在调整机构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三配合结构带动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相互远离以增大穿戴空间;在调整机构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三配合结构带动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相互靠近以减小所述穿戴空间。以减小所述穿戴空间。以减小所述穿戴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可穿戴设备指的是运用各类识别,传感,连接,储存等技术,将硬件设备整合到衣服上或者是制作成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绑带是可穿戴设备的重要部件,作用是将可穿戴设备固定在用户身体上。
[0003]目前,可穿戴设备的绑带常见设计有类背包的卡扣形式或者带锁止机构的齿轮啮合方式,用户在使用此类结构的绑带时,需要用户持续操作绑带,直至绑带的松紧程度符合用户的需求,操作过程较为繁琐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的可穿戴设备操作较为繁琐费时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0006]设备主体;
[0007]第一绑带,第一绑带连接于设备主体的一侧,第一绑带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
[0008]第二绑带,第二绑带连接于设备主体的另一侧,第二绑带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
[0009]调整机构,包括第三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均与第三配合结构连接;
[0010]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设备主体围合形成穿戴空间;
[0011]在调整机构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三配合结构带动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相互远离以增大穿戴空间;在调整机构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三配合结构带动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相互靠近以减小所述穿戴空间。
[001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第一绑带、第二绑带调整机构,第一绑带连接于设备主体的一侧,第一绑带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第二绑带连接于设备主体的另一侧,第二绑带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调整机构包括第三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均与第三配合结构连接;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设备主体围合形成穿戴空间;在调整机构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三配合结构带动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相互远离以增大穿戴空间;在调整机构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三配合结构带动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相互靠近以减小所述穿戴空间。这样,在需要穿戴可穿戴设备时,用户只需使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即可增大穿戴空间;而在使调节机构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绑带可自动缩小佩戴空间,直至使佩戴空间缩小至与用户身体部位贴合为止,佩戴过程无需用户持续操作绑带,即可完成自松紧,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0013]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绑带装置的爆炸示意图之一;
[0015]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心轴的示意图;
[0016]图4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绑带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之一;
[0017]图5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绑带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之二;
[0019]图7表示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绑带装置的爆炸示意图之二;
[0020]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绑带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之三;
[0021]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0

第一绑带;101

第一齿条;20

第二绑带;201

第二齿条;30

第二壳体;301

第二通孔;302

导轨槽;40

第一壳体;401

第一通孔;402

安装槽;50

中心轴;501

微调旋钮;502

锁齿;503

支撑轴;60

绑带齿轮;601

齿轮;602

卷簧槽;603

中心孔;70

卷簧;80

第二弹性件;90

啮合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6]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7]请参照图1至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0028]设备主体;
[0029]第一绑带10,第一绑带连接于设备主体的一侧,第一绑带10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
[0030]第二绑带20,第二绑带连接于设备主体A的另一侧,第二绑带20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
[0031]调整机构,包括第三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均与第三配合结构连接;
[0032]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和设备主体围合形成穿戴空间;
[0033]其中,在调整机构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三配合结构带动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第一绑带10与第二绑带20相互远离以增大穿戴空间;在调整机构处
于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第三配合结构带动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第一绑带10与第二绑带20相互靠近以减小所述穿戴空间。
[0034]示例性地,如图1中,A处所示为设备主体,其为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区(如VR眼镜),以及B处所示的是第一绑带10、第二绑带20和调节机构。在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下,用户只需要用手沿着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即可拉开第一绑带10和第二绑带20,增大佩戴空间;在用户松手后,调节结构处于第二工作模式下,第三配合结构带动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使第一绑带10和第二绑带20自动收缩,直至绑固在用户身体(如头部)上,不必持续调节绑带的松紧程度,即可使佩戴空间缩小至与用户身体部位贴合为止。
[0035]上述实施例中,在需要佩戴可穿戴设备时,用户只需使调节机构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即可增大穿戴空间;而在使调节机构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绑带可自动缩小佩戴空间,直至使佩戴空间缩小至与用户身体部位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第一绑带,所述第一绑带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绑带上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第二绑带,所述第二绑带连接于所述设备主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绑带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调整机构,包括第三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均与所述第三配合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绑带和所述设备主体围合形成穿戴空间;其中,在所述调整机构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带动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绑带与所述第二绑带相互远离以增大所述穿戴空间;在所述调整机构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带动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绑带与所述第二绑带相互靠近以减小所述穿戴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绑带尾部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绑带尾部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三配合结构包括绑带齿轮,所述绑带齿轮夹设在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咬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旋转结构,以及与所述旋转结构连接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三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上;在所述旋转结构朝第一方向转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被拉伸的第一弹性状态;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由所述第一弹性状态恢复至自然伸缩的第二弹性状态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三配合结构朝第二方向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卷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