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198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目前高效异质结电池在制备时要消耗大量昂贵的低温导电银浆导致的生产成本较高,并且目前降低银浆消耗量和细化金属线存在技术困难的问题,提供了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TCO表面依次构建第二过渡层、第一过渡层和导电层,通过设置第一过渡层和第二过渡层能够有效降低栅线与电池表面的接触电阻,最终得到高效的异质结电池。同时,经研究验证,确定了各高导电性线材体之间的间隔距离,以及第一过渡层和第二过渡层的厚度,既省去了低温银浆的使用,又避免了图形化和电镀过程导致的工艺复杂问题,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外光伏市场的迅速发展,生产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已成为光伏市场需求的必然方向,其中,异质结电池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电池技术。
[0003]对于传统晶硅电池,通常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印刷银浆,再利用高温烧结将银浆的有机相烧除,使银粉在表面熔融并互相烧结在一起,形成导电良好的金属栅线。然而高效异质结电池的制备工艺较为特殊,制备的整个过程均需采用低温工艺,因此,需要使用更为昂贵的低温导电银浆,再加上异质结电池为双面电池,其银浆消耗量几乎是传统单面电池的两倍,使银浆成为阻碍异质结电池产业化推广的关键因素,且目前降低银浆消耗量和细化金属线仍存在技术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目前高效异质结电池在制备时要消耗大量昂贵的低温导电银浆导致的生产成本较高,并且目前降低银浆消耗量和细化金属线存在技术困难的问题,提供了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层(4),以及在TCO(1)表面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过渡层(3)和第二过渡层(2);所述导电层(4)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高导电性线材体(9);所述第一过渡层(3)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导电体(5),第一导电体(5)的材质为一种或多种导电金属组成的焊接材料,或者一种或多种导电颗粒和粘合剂组成的导电胶状材料,第一过渡层(3)的厚度为1

40μm;各高导电性线材体(9)分别对应设置于各第一导电体(5)内部;所述第二过渡层(2)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导电体(6),第二导电体(6)为一种或多种导电金属形成的单层或多层结构,第二过渡层(2)的厚度为10

500nm;各第一导电体(5)分别对应设置于各第二导电体(6)的上表面;各第二导电体(6)分别设置于TCO(1)的表面上,且各第二导电体(6)之间的间隔距离为0.5

2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电性线材体(9)的材质为铜、铝或银;所述第二导电体(6)为铜、锌、铅、铝、镍、锡、铬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金属形成的单层或多层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5)的材质为银、碳、铜、锡、铅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颗粒和粘合剂组成的导电胶状材料。或者,所述第一导电体(5)的材质为锡、银、铜、铅、铋、锌、镍中的一种或多种导电金属组成的焊接材料。4.一种权利要求1或3任一所述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TCO(1)表面整面采用与第二过渡层(2)材质相同的导电金属制备总厚度为10

500nm的至少一层第二过渡层预制层(8);S2,采用电镀或热浸镀的方法,将各第一导电体(5)分别对应包裹于各高导电性线材体(9)表面,得到多个导电组合体;S3,采用热压焊接的方法,将步骤S2得到的各导电组合体按照0.5

2mm的间隔平行设置于步骤S1制备的第二过渡层预制层(8)上表面,得到电极预制品(7),其中,所述导电组合体中第一导电体(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渡层预制层(8)的上表面接触;S4,对所述电极预制品(7)进行化学腐蚀,去除第二过渡层预制层(8)中未被导电组合体覆盖的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热压焊接的温度为20

250℃,压强为0.01

3MPa。6.一种用于TCO表面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璟璐韩涵孙悦邢雪雪张鹤仙黄国保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众森电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