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模箱发泡夹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087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包括:顶架,该顶架包括可水平旋转的翻转板,两组挡板组件分置于翻转板的上下两面,上述=挡板组件围成供模具放置的放置空间;升降系统,该升降系统包括至少一组滚珠丝杠传动组,该滚珠丝杠传动组的输入端设有动力源,第一丝母座配合布置在滚珠丝杠传动组上且第一丝母座可沿滚珠丝杠传动组作直线移动;底板,上述供待加工部件放置的底板布置在丝母座上并随动丝母座作升降运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模具的自动换模,在生产同时上端即可以准备下套模具,顶架翻转后即可投入使用,大大节省换模时间。大大节省换模时间。大大节省换模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换模箱发泡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工艺的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发泡的技术渊源久远。最早是20年代初期的泡沫胶木,用类似制造泡沫橡胶的方法制取;30年代出现硬质聚氨酯泡沫和聚苯乙烯泡沫;40年代有聚乙烯、聚氯乙烯、环氧树脂、酚醛泡沫;50年代则有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和软质聚氨酯泡沫。基本上所有的塑料,包括热塑性和热固性的都可以发泡为泡沫塑料。工业上的制备方法有:挤出发泡、注塑发泡、模塑发泡、压延发泡、粉末发泡和喷涂发泡等等。
[0003]如公开号为CN206765209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立式冷柜箱体发泡夹具,该发泡工具是现今冰箱、冷柜等设备发泡工艺中常见的器械,虽然能够实现冰箱、冷柜的自动化发泡,但仍存在以下缺陷:
[0004]1、由该专利技术方案记载“所述顶架的上方设有锁模机构,顶架的后侧设有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设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长度调节机构下方的顶架后侧连接水路温控系统。”及该专利方案附图可以清楚的得出,该器械的发泡模具更换十分麻烦,无法高效完成不同型号的发泡模具的更换工作,降低了发泡工艺的实际工作效率;
[0005]2、现有底板的抬升多采用单丝杠抬升结构,这种抬升结构,在抬升过程中,存在抬升稳定性差的缺陷;
[0006]3、现有发泡器械的底板多采用建议的支撑板或支撑框结构,从而无法实现对于不同型号的冰箱或冰柜的放置,继而减缩了现有发泡器械的适用范围。
[0007]针对上述现有发泡器械所具备的缺陷,我们提供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能够实现模具的自动换模,在生产同时上端即可以准备下套模具,顶架翻转后即可投入使用,大大节省换模时间,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基于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的使用方法,以进一步提升自动换模的工作效率。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包括:
[0010]顶架,该顶架包括可水平旋转的翻转板,两组挡板组件分置于翻转板的上下两面,上述挡板组件围成供模具放置的放置空间;
[0011]升降系统,该升降系统包括至少一组滚珠丝杠传动组,该滚珠丝杠传动组的输入端设有动力源,第一丝母座配合布置在滚珠丝杠传动组上且第一丝母座可沿滚珠丝杠传动组作直线移动;
[0012]底板,上述供待加工部件放置的底板布置在丝母座上并随动丝母座作升降运动。
[0013]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模具的自动换模,在生产同时上端即可以准备下套模具,顶架翻转后即可投入使用,大大节省换模时间。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挡板组件包括位置对应的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调整机构布置在第一挡板处,该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调节丝杠,上述调节丝杠设有第二丝母座,且上述第一挡板布置在上述第二丝母座上。
[0015]利用调整机构实现上述挡板组件的稳定移动,以更好的限位发泡模具。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第二挡板为铰接且该第二挡板的外侧设有摆动气缸,第二挡板的伸出端向内侧延伸出扣接端,该摆动气缸的气动杆铰接在该第二挡板处以实现上述第二挡板以第二挡板连接处为中心的摆动动作。
[0017]在底板抬升过程中,通过摆动气缸实现上述第二挡板的打开让位,在上述底板到达指定位置后,实现上述第二挡板的恢复摆动,从而确保扣接端实现稳定扣接的同时,避免在产品固定过程中发生扣接端与产品的碰撞。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滚珠丝杠传动组包括两个位置对称的传动丝杠。
[0019]相较于单丝杆升降传动而言,本专利技术选用的四丝杠传动的稳定性更强,且两丝杠通过双手的伺服电机搭配转向器驱动,从而降低丝杠传动所需的伺服电机数量,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成本。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底板包括位于中部且具备多种型号的主板、两组分置于主板两侧连接件组以及连接在连接件组外端的连接板,上述连接件组包括多个呈等间距布置且可拆装布置在上述主板上的连接件以使得上述底板构成梳状结构,由于采用了梳状结构,通过向外侧调节连接板,实现连接件的脱离工作,在此时更换不同型号的主板,从而高效的实现上述底板的宽度调节。
[00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
[0022]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布置在上述连接板上,上述输送机构包括分置在上述连接板两端的主动轮以及从动轮,主动轮上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输送待加工部件的传送带布置在上述主动轮以及从动轮之间,相较于手动运输工件而言,自动化运输,可极大减轻工人的工作量,提升发泡工序的工作效率。
[002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侧板,该侧板布置在上述连接板的上方,且底板上升后,两个侧板、第一挡板以及第二挡板围成大致矩形的加工空间,相较于两侧限位而言,大致矩形的限位,可确保加工部件的四面皆处于限位状态,限位效果更强。
[002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翻转板的上下两面皆设有侧板限位结构,该侧板限位结构包含容纳侧板的容纳槽,该容纳槽的侧面设有旋转螺母,锁紧丝杠的一端贯穿至容纳槽内腔并与旋转螺母为配合结构,旋转驱动机构为旋转螺母的动力源,通过驱动旋转螺母旋转的方式,实现上述锁紧丝杠对于上述侧板的稳定式锁定。
[002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一个侧板对应两个位置对应的侧板限位结构,旋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该第三伺服电机布置在两个侧板限位结构之间,该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转轴上设有与旋转螺母间连接皮带的连接轮,利用一个伺服电机驱动两个侧板限位结构同时运转,无需一个伺服电机驱动一个侧板限位结构,进而极大的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实际成本。
[0026]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将发泡模具吊装到顶部的放置空间并固定;
[0028]S2、将翻转板作水平度的翻转动作且顶部的放置空间内可更换新的发泡模具;
[0029]S3、将待加工部件通过传送带运输至底板上;
[0030]S4、通过升降系统上抬底板直至发泡模具深入待加工部件内部;
[0031]S5、将侧板锁紧在侧板限位结构内
[0032]S6、在待加工部件内部充入发泡剂进行发泡;
[0033]S7、打开侧板限位结构并通过升降系统下降底板。
[0034]上述生产步骤进行的同时,在翻转板上端可以准备下套模具,顶架翻转后即投入使用,大大节省换模时间。
[003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36]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顶部具备可以180度翻转的翻转板,两套前后挡板及调整机构分置于翻转板的正反两面,一套在顶架下方使用,一套位于顶架上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端可以准备下套模具,顶架翻转后即投入使用,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架(1),该顶架(1)包括可水平旋转的翻转板(11),两组挡板组件(2)分置于翻转板(11)的上下两面,上述挡板组件(2)围成供模具放置的放置空间;升降系统(3),该升降系统(3)包括至少一组滚珠丝杠传动组(31),该滚珠丝杠传动组(31)的输入端设有动力源(32),第一丝母座(33)配合布置在滚珠丝杠传动组(31)上且第一丝母座(33)可沿滚珠丝杠传动组(31)作直线移动;底板(4),上述供待加工部件放置的底板(4)布置在丝母座(33)上并随动丝母座(4)作升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其特征在于:挡板组件(2)包括位置对应的第一挡板(21)以及第二挡板(22),调整机构(23)布置在第一挡板(21)处,该调整机构(23)包括至少一个调节丝杠(231),上述调节丝杠(231)设有第二丝母座(232),且上述第一挡板(21)布置在上述第二丝母座(23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挡板(22)为铰接且该第二挡板(22)的外侧设有摆动气缸(221),第二挡板(22)的伸出端向内侧延伸出扣接端(222),该摆动气缸(221)的气动杆铰接在该第二挡板(22)处以实现上述第二挡板(22)以第二挡板(22)连接处为中心的摆动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滚珠丝杠传动组(31)包括两个位置对称的传动丝杠(3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其特征在于:上述底板(4)包括位于中部且具备多种型号的主板(41)、两组分置于主板(41)两侧连接件组(42)以及连接在连接件组(42)外端的连接板(43),上述连接件组(42)包括多个呈等间距布置且可拆装布置在上述主板(41)上的连接件(421)以使得上述底板(4)构成梳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換模箱发泡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增辉陈宜冲樊勇魏文春刘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盟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