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药球囊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06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药球囊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扩张后与血管内壁或腔道内壁相贴合的球囊本体,与所述球囊本体内部相连通的球囊导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球囊本体外表面的多个凹陷部,相嵌于所述凹陷部内的多个可降解微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载药球囊在扩张后可使载药可降解微针快速穿透病变血管的斑块,并与球囊表面分离,可分离式微针刺入并留在斑块之中,缓慢降解释放其内部药物,在达到精准给药的同时,并且能发挥缓释作用达到长期药物治疗效果和减少血管在手术中所受到的损伤。疗效果和减少血管在手术中所受到的损伤。疗效果和减少血管在手术中所受到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药球囊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载药球囊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药物球囊是一种介入医疗器械,主要用于病变狭窄血管的治疗。药物球囊其表面涂覆有一层抗增殖药物如雷帕霉素或西罗莫司。目前临床上大量采用的药物球囊存在其表面药物涂层容易脱落问题,在术中揭开药物涂层保护膜和经由导丝到达病变部位使血流冲刷以及表面残留存在大量药物损失,会严重影响药物剂量的精准性和治疗效果,并且被冲刷的药物会导致血管远端栓塞的问题。同时,药物球囊在扩张过程中会撕裂血管内膜,才能使药物深入斑块中,这会使血管受到损伤,导致炎症和血栓等问题,加深患者所受到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药球囊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涉及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载药球囊,包括:扩张后与血管内壁或腔道内壁相贴合的球囊本体,与所述球囊本体内部相连通的球囊导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球囊本体外表面的多个凹陷部,相嵌于所述凹陷部内的多个可降解微针。
[0005]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可降解微针内部装载有抗增殖药物。
[0006]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抗增殖药物可以为紫杉醇和/或西罗莫司。
[0007]优选地或可选地,当所述球囊本体在收缩状态或部分扩张状态时,所述凹陷部的纵向截面为或近似为圆台,并在所述凹陷部的内部设置有柱状基座。
[0008]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可降解微针的形状为或近似为椎体;所述可降解微针的底部刚好嵌合于所述凹陷部内。
[0009]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凹陷部的形变压力大于所述球囊本体的形变压力。
[0010]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球囊导管包括:管座,与所述管座相连接、并与所述球囊本体相连接的输送管道,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内部的导丝,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上远离所述球囊本体一端的充盈口。
[0011]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输送管道内传输的流体为气体或充生理盐水。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载药球囊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将带有可降解微针阵列的球囊本体经导丝到达病变部位;
[0014]经过球囊导管注入气体或生理盐水,使得球囊本体膨胀,可降解微针刺入病变部位的斑块上;
[0015]球囊本体缩小,可降解微针与球囊本体的外表面分离,可降解微针留在斑块中;
[0016]球囊本体经导丝撤出,可降解微针缓慢降解并持续释放药物发挥治疗效果。
[0017]优选地或可选地,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8]当所述球囊本体在收缩状态或部分扩张状态时,锥形的可降解微针刚好可以嵌入凹陷部内,并被所述凹陷部所包裹,形成带有可降解微针阵列的球囊本体;
[0019]当球囊本体持续扩张至与血管内壁或腔道内壁相贴合或接近所述血管内壁或腔道内壁时,球囊本体外表面的凹陷部也随之扩张,将可降解微针顶出,所述可降解微针在柱状基座的辅助下,刺入病变部位的斑块。
[002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药球囊及其使用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载药球囊在扩张后可使载药可降解微针快速穿透病变血管的斑块,并与球囊表面分离,可分离式微针刺入并留在斑块之中,缓慢降解释放其内部药物,在达到精准给药的同时,并且能发挥缓释作用达到长期药物治疗效果和减少血管在手术中所受到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球囊本体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球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凹陷部和柱状基座以及圆锥形微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球囊本体经导丝到达病变血管部位的原理示意图一。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球囊本体经导丝到达病变血管部位的原理示意图二。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球囊本体经导丝到达病变血管部位的原理示意图三。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球囊本体经导丝到达病变血管部位的原理示意图四。
[0029]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球囊本体扩张时表面微孔扩张释放可降解微针的过程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可降解微针刺入斑块放大图。
[0031]附图标记为:球囊本体1、球囊导管2、可降解微针阵列3、凹陷部11、柱状基座12、管座21、输送管道22、导丝23、充盈口24、导丝口25、可降解微针31、载药球囊100、血管200、病变血管部位2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33]参阅附图1至4,一种载药球囊100,包括:扩张后与血管200内壁或腔道内壁相贴合的球囊本体1,与所述球囊本体1内部相连通的球囊导管2,均匀分布在所述球囊本体1外表面的多个凹陷部11,相嵌于所述凹陷部11内的多个可降解微针31。
[0034]所述球囊导管2包括:管座21,与所述管座21相连接、并与所述球囊本体1相连接的输送管道22,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22内部的导丝23,以及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22上远离所述球囊本体1一端的充盈口24。在所述管座21的一侧还设置有导丝口25,导丝23沿着导丝口25插入所述输送管道22内,气体或充生理盐水通过充盈口24注入,沿着输送管道22进入所述球囊本体1,使得所述球囊本体1扩张后与血管200内壁或腔道内壁相贴合。
[0035]所述可降解微针31为生物友好材料制成,可以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乳
酸,聚马来酸酐,聚丙烯酸,聚乙醇酸,明胶,羧丙基甲基纤维素等高分子聚合物或水凝胶。医护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材料的可降解微针31,控制可降解微针31的降解时间,进而实现用药量的精准控制、用药时间的精准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0036]在所述可降解微针31内部装载有抗增殖药物,所述抗增殖药物可以为紫杉醇和/或西罗莫司。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而言,所述可降解微针31还可以装在其他类型的药物,在此做赘述。
[0037]为了保证载药球囊100在到达预定区域后,实现可降解微针31和球囊本体1之间的分离。需要保证所述可降解微针31与所述凹陷部11之间的结合力小于所述可降解微针31阵列3与血管200内壁或腔道内壁之间的结合力。在本实例中,当所述球囊本体1在收缩状态或部分扩张状态时,所述凹陷部11的纵向截面为或近似为圆台,并在所述凹陷部11的内部设置有柱状基座12;且所述凹陷部11的形变压力大于所述球囊本体1的形变压力,形变压力指的是球囊本体1或凹陷部11开始发生形变时,其球囊本体1内部的压力。所述可降解微针31的形状可以为圆锥体,棱锥形、圆柱和圆锥组合体;所述可降解微针31的底部刚好嵌合于所述凹陷部1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后与血管内壁或腔道内壁相贴合的球囊本体,与所述球囊本体内部相连通的球囊导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球囊本体外表面的多个凹陷部,相嵌于所述凹陷部内的多个可降解微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微针内部装载有抗增殖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增殖药物可以为紫杉醇和/或西罗莫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球囊,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球囊本体在收缩状态或部分扩张状态时,所述凹陷部的纵向截面为或近似为圆台,并在所述凹陷部的内部设置有柱状基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药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形变压力大于所述球囊本体的形变压力。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药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微针的形状为或近似为椎体;所述可降解微针的底部刚好嵌合于所述凹陷部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导管包括:管座,与所述管座相连接、并与所述球囊本体相连接的输送管道,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内部的导丝,以及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职康康王开楠曲乐丰邱裕谭梓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