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可自然剥离的PP薄膜EVA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01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可自然剥离的PP薄膜EVA热熔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EVA、马来酸酐、活化碳纳米管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引发剂搅拌,加入EV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蜡类、抗氧剂搅拌并加热至熔融,得到熔融料;向熔融料中加入预处理纳米粒子、水性聚氨酯树脂搅拌,调节体系温度为1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可自然剥离的PP薄膜EVA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EVA热熔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可自然剥离的PP薄膜EVA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熔胶是一种以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为主要成分,添加增粘树脂、蜡类、塑化剂及填料等成分,经熔融混合而制成的不含溶剂的固体状可塑性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具有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制备方便等优点,属环保型化学产品。
[0003]在近年来的胶粘剂市场中,世界热熔胶年产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其增长速度在各类胶粘剂中为最高,品种越来越多样化,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众多的热熔胶种类中,最重要并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则是以乙烯

乙酸乙烯无规共聚物(EVA)为基础树脂的热熔胶,简称EVA热熔胶。EVA热熔胶因固化快、无公害、粘着力强,胶层既有一定柔性、硬度,又有一定的韧性,并且制备方法简便,成为热熔胶粘剂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类。
[0004]PP薄膜是广泛应用的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热性好、耐磨性好、质感良好等优势,将EVA热熔胶涂覆在PP薄膜上得到热封胶带。由于采用EVA热熔胶对PP薄膜进行粘接时,不仅在脱离时易在PP薄膜表面留下残胶,而且再将热封胶带应用于金属基材上,由于EVA热熔胶与金属基材的结构相差较大,抗剥离强度差,无法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可自然剥离的PP薄膜EVA热熔胶及其制备方。
[0006]一种用于可自然剥离的PP薄膜EVA热熔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按重量份将30

60份乙酸乙烯含量为20

24%的EVA、1

5份马来酸酐、1

3份活化碳纳米管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0.1

1份引发剂继续搅拌1

2h,搅拌温度为80

120℃,继续向其中加入5

15份乙酸乙烯含量为26

28%的EVA、1

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

3份蜡类、1

3份抗氧剂搅拌并加热至熔融,得到熔融料;
[0008]S2、将2

6份氯化铁、1

3份硫酸亚铁加入至30

60份浓度为1

1.5wt%聚乙烯醇溶液搅拌均匀,滴加至搅拌状态的100

200份浓度为0.1

0.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速度为500

1000r/min,滴加完毕后在温度70

80℃继续搅拌1

2h,向其中滴加1

2份正硅酸乙酯,氮气保护下以400

600r/min的速度搅拌1

2h,升温至100

120℃,加入1

5份硬脂酸继续搅拌10

20min,磁分离,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预处理纳米粒子;
[0009]S3、向熔融料中加入预处理纳米粒子、1

2份水性聚氨酯树脂,以1000

2000r/min的速度搅拌10

20min,调节体系温度为120

140℃,加入1

5份增粘剂,搅拌5

15min,冷却,得到用于可自然剥离的PP薄膜EVA热熔胶。
[0010]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在S1中,其中,乙酸乙烯含量为20

24%的EVA,其熔融指数为
220

260g/10min;乙酸乙烯含量为26

28%的EVA,其熔融指数为110

130g/10min;
[0011]优选地,在S1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
[0012]优选地,在S1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98中至少一种。
[0013]优选地,在S1中,所述蜡类为石蜡、微晶蜡、PE蜡、PP蜡、合成蜡中至少一种。
[0014]优选地,活化碳纳米管采用如下步骤制备:按重量份将1

5份碳纳米管加入30

50份浓度为90

95wt%浓硫酸中,在温度160

180℃回流加热1

3h,过滤,洗涤,在温度80

100℃真空干燥,得到活化碳纳米管。
[0015]优选地,在S3中,所述增粘剂为松香树脂、石油树脂、萜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中至少一种。
[0016]优选地,在S3中,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其粘度(25℃)≤300mPa
·
S,乳液粒径≤200nm,固含量为31
±
0.5%。
[0017]一种用于可自然剥离的PP薄膜EVA热熔胶,根据所述用于可自然剥离的PP薄膜EVA热熔胶制备方法制成。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所示:
[0019]本专利技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首先采用马来酸酐、活化碳纳米管接枝在乙酸乙烯含量为20

24%的EVA分子链上,同时配合预处理纳米粒子,可有效降低热熔胶胶体的流动性,导致熔融温度增加,从而使软化点升高,改善热熔胶的热稳定性,使本专利技术所得热熔胶与PP薄膜结构相差较大,自然剥离效果好。
[0020]本专利技术在S2中,利用碱性环境通过共沉淀法合成无机疏水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然后在其表面沉积亲水二氧化硅粒子。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表面形成稳定网络交联的亲水二氧化硅粒子,不仅可克服纳米粒子易团聚的问题,同时具有亲水与疏水特征,而且表面极性高,能更好的分散在EVA树脂中,用于PP薄膜与金属材料间,既使胶黏剂胶层作为一个整体,在PP薄膜上自然剥离效果好,又由于金属材料表面具有极性,相互间结合强度高,使热熔胶的剥离强度有很大提高,同时配合预处理纳米粒子中硬脂酸长链贯穿EVA结构,可有效起到应力分散作用,配合其上的纳米粒子作为柔性链连接点,一方面使应力快速分散,进一步提高承重能力,另一方面预处理纳米粒子由于极性相似原则作用在粘结过程中向金属基材移动,随着粘结时间延长,相互间渗透性好,粘结强度更高,不易出现脱落现象。
[0021]本专利技术不仅极大地提高热熔胶的粘结性能,而且预处理纳米粒子还能提高胶体的机械强度以及尺寸稳定性,促进胶体的渗透与扩散,保证对被粘接材料基层分子的联结和机械钩挂,从而确保了良好粘接效果,可以扩大热熔胶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未接枝硬脂酸的实施例5与对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可自然剥离的PP薄膜EVA热熔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重量份将30

60份乙酸乙烯含量为20

24%的EVA、1

5份马来酸酐、1

3份活化碳纳米管混合均匀,向其中加入0.1

1份引发剂继续搅拌1

2h,搅拌温度为80

120℃,继续向其中加入5

15份乙酸乙烯含量为26

28%的EVA、1

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1

3份蜡类、1

3份抗氧剂搅拌并加热至熔融,得到熔融料;S2、将2

6份氯化铁、1

3份硫酸亚铁加入30

60份质量分数为1

1.5%聚乙烯醇溶液搅拌均匀,滴加至搅拌状态的100

200份浓度为0.1

0.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完毕后70

80℃继续搅拌1

2h,再向其中滴加1

2份正硅酸乙酯,氮气保护下搅拌1

2h,升温至100

120℃,加入1

5份硬脂酸继续搅拌10

20min,磁分离,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得到预处理纳米粒子;S3、向熔融料中加入预处理纳米粒子、1

2份水性聚氨酯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会清姜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志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