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560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6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电芯包括极片和隔膜;隔膜包括相对于阳极极片突出的第一过量部;第一过量部包括沿TD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过量部和第二子过量部;第一子过量部与极耳部部分层叠;其中,第一子过量部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涂层,第一涂层的厚度小于极片的厚度。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子过量部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涂层,增加了隔膜的强度和韧性,提高了隔膜的抗撕裂和抗刺穿的能力,有效降低了隔膜与外力接触位置发生撕裂的可能性,进而提高了电芯的性能可靠性。通过对第一涂层的厚度限制,避免了对电芯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芯、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0003]二次电池以超长寿命、使用安全、大容量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其电化学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重要的。基础组件,例如隔膜和极片,其性能直接影响二次电池的电化学特性,有必要在二次电池的形成过程以及制成之后,保证基础组件的工艺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隔膜相对于极片的过量部容易被撕裂和刺穿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芯,包括极片和隔膜;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集流体包括极耳部;极片包括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隔膜包括相对于阳极极片突出的第一过量部;第一过量部包括沿TD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过量部和第二子过量部;第一子过量部与极耳部部分层叠;
[0006]其中,第一子过量部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涂层,第一涂层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极片和隔膜;所述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包括极耳部;所述极片包括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所述隔膜包括相对于所述阳极极片突出的第一过量部;所述第一过量部包括沿TD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过量部和第二子过量部;所述第一子过量部与所述极耳部部分层叠;其中,所述第一子过量部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小于所述极片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小于所述极片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可选地,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小于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可选地,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0.5μm~1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层为高分子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涂层的材料包括丁苯橡胶、聚乙烯、聚偏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过量部的两个相对表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过量部的表面设置有所述第一涂层;或,所述第二子过量部的表面不设置所述第一涂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分别设于所述极片的相对两个表面;其中,所述集流体仅一个表面设置有所述活性物质层;所述第一隔膜设置于所述活性物质层远离所述集流体的表面,所述第二隔膜设置于所述集流体远离所述活性物质层的表面;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第一子过量部靠近所述活性物质层的表面设有连续的所述第一涂层,所述第二隔膜的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达吴译晨黄建松刘怀文张蓉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