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及其施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560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包括苯醚甲环唑、甲壳寡糖素、枳椇叶的水提物、褐藻的乙醇提取物、甘氨酸和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对茶白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保证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增加茶叶的收益;且制备方法简单,生态环保,防效稳定,适于工业生产应用。生产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及其施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药剂
,特别涉及一种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及其施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茶白星病又称星点病、白斑病,是全球高海拔茶园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产茶山区常年发生,发病茶园一般减产10%左右,病重茶园减产50%以上,甚至芽叶全无。茶白星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春茶期间为发病盛期,感病芽叶布满小斑,所制茶叶冲泡后破碎率较高、汤色浑暗、香味降低、味苦异常,对成茶品质影响极大。且茶感染茶白星病危害后,茶叶的营养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目前缺少用于茶白星病防控的药剂,茶企和茶农盲目或不当用药的现象较普遍,导致用药效果不佳,还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茶产业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包括苯醚甲环唑、甲壳寡糖素、枳椇叶的水提物、褐藻的乙醇提取物、甘氨酸和水,所述枳椇叶的水提物制备方法为:将枳椇叶置于80℃环境下烘干24h以上,然后切碎,磨粉,获得枳椇叶粉,称取所述枳椇叶粉,向所述枳椇叶粉中加入去离子水获得混合物,混合物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5h以上,然后固液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滤渣,所述滤渣再次加入去离子水中,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5h以上进行二次提取,然后固液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合并所述一次滤液和所述二次滤液,减压浓缩,烘干至恒重获得所述枳椇叶的水提物;所述褐藻的乙醇提取物制备方法为:将褐藻置于80℃环境下烘干24h以上,然后磨粉获得褐藻粉末,配置乙醇的水溶液,将所述褐藻粉末和所述乙醇的水溶液混合形成悬浊液,所述悬浊液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6h,保温过程中冷凝回流,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减压浓缩,浓缩液置于烘干箱中55
±
5℃烘干至恒重,获得所述褐藻的乙醇提取物。
[0004]进一步地,所述药剂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苯醚甲环唑20~25份,甲壳寡糖素5~10份,枳椇叶的水提物6~8份,褐藻的乙醇提取物4~5份,甘氨酸1~2份,水100份。
[0005]进一步地,所述枳椇叶粉中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为枳椇叶粉/去离子水=1:10~15,所述滤渣再次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为滤渣/去离子水=1:8~10。
[0006]进一步地,所述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份数为70%~75%,其余为水;所述褐藻粉末和所述乙醇的水溶液混合质量比为褐藻粉末/乙醇的水溶液=1:10~15。
[000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药剂加清水稀释1000倍,获得施用药液,将所述施用药液分为喷施和根施两部分,在茶树萌芽至鱼叶展开期内,施药两次,两次施药间隔7~9天。
[0008]进一步地,每次施药量为:所述喷施药液用量为40~70kg/亩,所述根施药液用量为120~180kg/亩。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对茶白星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保证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增加茶叶的收益;且制备方法简单,生态环保,防效稳定,适于工业生产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1]实施例1
[0012]一种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包括苯醚甲环唑、甲壳寡糖素、枳椇叶的水提物、褐藻的乙醇提取物、甘氨酸和水,药剂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苯醚甲环唑20份,甲壳寡糖素5份,枳椇叶的水提物6份,褐藻的乙醇提取物4份,甘氨酸1份,水100份。其中,所述枳椇叶的水提物制备方法为:将枳椇叶置于80℃环境下烘干24h,然后切碎,磨粉,获得枳椇叶粉,称取所述枳椇叶粉,向所述枳椇叶粉中加入去离子水获得混合物,所述枳椇叶粉中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为枳椇叶粉/去离子水=1:10,混合物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5h,然后固液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滤渣,所述滤渣再次加入去离子水中,滤渣再次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为滤渣/去离子水=1:8;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5h进行二次提取,然后固液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合并所述一次滤液和所述二次滤液,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5,然后60℃环境下烘干至恒重获得所述枳椇叶的水提物;所述褐藻的乙醇提取物制备方法为:将褐藻置于80℃环境下烘干24h,然后磨粉获得褐藻粉末,配置乙醇的水溶液,将所述褐藻粉末和所述乙醇的水溶液混合形成悬浊液,其中所述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份数为70%,其余为水;所述褐藻粉末和所述乙醇的水溶液混合质量比为褐藻粉末/乙醇的水溶液=1:10;所述悬浊液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6h,保温过程中冷凝回流,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5,然后置于烘干箱中55
±
5℃烘干至恒重,获得所述褐藻的乙醇提取物。
[0013]实施例2
[0014]一种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包括苯醚甲环唑、甲壳寡糖素、枳椇叶的水提物、褐藻的乙醇提取物、甘氨酸和水,药剂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苯醚甲环唑22份,甲壳寡糖素6份,枳椇叶的水提物7份,褐藻的乙醇提取物4份,甘氨酸1份,水100份。其中,所述枳椇叶的水提物制备方法为:将枳椇叶置于80℃环境下烘干24h,然后切碎,磨粉,获得枳椇叶粉,称取所述枳椇叶粉,向所述枳椇叶粉中加入去离子水获得混合物,所述枳椇叶粉中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为枳椇叶粉/去离子水=1:10,混合物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5h,然后固液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滤渣,所述滤渣再次加入去离子水中,滤渣再次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为滤渣/去离子水=1:8;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5h进行二次提取,然后固液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合并所述一次滤液和所述二次滤液,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5,然后60℃环境下烘干至恒重获得所述枳椇叶的水提物;所述褐藻的乙醇提取物制备方法为:将褐藻置于80℃环境下烘干24h,然后磨粉获得褐藻粉末,配置乙醇的水溶液,将所述褐藻粉末和所述乙醇的水溶液混合形成悬浊液,其中所述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份数为70%,其余为水;所述褐藻粉末和所述乙醇的水溶液混合质量比为褐藻粉末/乙醇的水溶液=1:10;所述悬浊液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6h,保温过程中冷凝回流,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5,然后置于烘干箱中55
±
5℃烘干至恒重,
获得所述褐藻的乙醇提取物。
[0015]实施例3
[0016]一种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包括苯醚甲环唑、甲壳寡糖素、枳椇叶的水提物、褐藻的乙醇提取物、甘氨酸和水,药剂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为:苯醚甲环唑24份,甲壳寡糖素8份,枳椇叶的水提物7份,褐藻的乙醇提取物5份,甘氨酸2份,水100份。其中,所述枳椇叶的水提物制备方法为:将枳椇叶置于80℃环境下烘干24h,然后切碎,磨粉,获得枳椇叶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茶白星病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苯醚甲环唑、甲壳寡糖素、枳椇叶的水提物、褐藻的乙醇提取物、甘氨酸和水,所述枳椇叶的水提物制备方法为:将枳椇叶置于80℃环境下烘干24h以上,然后切碎,磨粉,获得枳椇叶粉,称取所述枳椇叶粉,向所述枳椇叶粉中加入去离子水获得混合物,混合物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5h以上,然后固液分离获得一次滤液和滤渣,所述滤渣再次加入去离子水中,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5h以上进行二次提取,然后固液分离获得二次滤液,合并所述一次滤液和所述二次滤液,减压浓缩,烘干至恒重获得所述枳椇叶的水提物;所述褐藻的乙醇提取物制备方法为:将褐藻置于80℃环境下烘干24h以上,然后磨粉获得褐藻粉末,配置乙醇的水溶液,将所述褐藻粉末和所述乙醇的水溶液混合形成悬浊液,所述悬浊液水浴恒温至60
±
5℃保温6h,保温过程中冷凝回流,保温结束后空冷至常温,固液分离,减压浓缩,浓缩液置于烘干箱中55
±
5℃烘干至恒重,获得所述褐藻的乙醇提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庆先段喜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