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5428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两侧对称铰接有动臂;动臂后端通过铰链十与机架连接,前端通过铰链五与清扫装置连接;动臂与机架间设置有举升液压缸,缸套端通过铰链九与机架连接,活塞杆端通过铰链八与动臂连接;摇臂的一端通过铰链六与两动臂间的支杆一连接,中间部分通过铰链二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通过铰链四与清扫装置连接;摇臂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三与翻转液压缸的活塞杆端连接,翻转液压缸的缸套端通过复合铰链与连杆一和连杆二连接,连杆一和连杆二分别通过铰链一和铰链七与机架和两动臂间的支杆二连接;摇臂的上端与翻转液压缸活塞杆端连接。本装置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高、刚性大、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扫车
,尤其涉及一种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清扫车是一种完成垃圾清扫和运输的清扫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道路维护、清理料场等方面。其中,工作装置是路面清扫车的主要执行机构,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清扫车的作业效率和使用寿命。由于清扫装置的体积较大,并且在清扫路面的过程中质量不断增加,清扫车的工作装置可能会存在刚性不足的情况,这会大大降低作业的效率,因此工作装置的设计必须要满足结构和使用要求。但目前路面清扫车的工作装置大部分都是六杆单铰类型,八杆复铰类型非常少见。对于六杆单铰类型其结构上存在以下缺点:工作装置的刚性较差、承载能力低、翻转油缸工作时受力大、稳定性低、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强,具有高的作业效率。
[0004]一种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包括机架,机架铰接在清扫车车头上,机架的两侧对称铰接有动臂,两动臂间通过支杆一和支杆二连接,支杆二靠近机架端;动臂的后端通过铰链十与机架连接,动臂的前端通过铰链五与清扫装置连接;动臂与机架间设置有举升液压缸,举升液压缸的缸套端通过铰链九与机架连接,举升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通过铰链八与动臂连接;摇臂的一端通过铰链六与两动臂间的支杆一连接,摇臂的中间部分通过铰链二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通过铰链四与清扫装置连接;摇臂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三与翻转液压缸的活塞杆端连接,翻转液压缸的缸套端通过复合铰链与连杆一和连杆二连接,连杆一和连杆二分别通过铰链一和铰链七与机架和两动臂间的支杆二连接;摇臂的上端与翻转液压缸活塞杆端连接。
[0005]所述清扫装置为现有清扫车的清扫部分。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1、该装置为含有复合铰链的八杆结构,刚度好,承载能力高。
[0008]2、该装置的翻转液压缸放置在中间,通过摇臂和连杆与清扫装置连接,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清扫装置的翻转角,卸料性较好,同时能够防止翻转液压缸受到污染。
[0009]3、该装置中连杆二避免了翻转液压缸与动臂直接相连,卸料过程中稳定性好。
[0010]4、该装置中摇臂为三副杆,避免了翻转液压缸与二副杆连杆直接相连,防止受力不平衡。
[0011]5、动臂在提升过程中,清扫装置的转角差很小,平移性性能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清扫状
态);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工作装置工作,动臂提升状态);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工作装置工作,动臂提升状态);
[0015]图4为图3的侧视图;
[0016]其中,
[0017]1‑
机架,2

连杆一,3

连杆二,4

翻转液压缸,5

摇臂,6

连杆,7

清扫装置,8

动臂,9

举升液压缸,A

铰链一,B

复合铰链,C

铰链二,D

铰链三,E

铰链四,F

铰链五,G

铰链六,H

铰链七,J

铰链八,K

铰链九,M

铰链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作详细描述。
[0019]如图1

4所示,一种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铰接在清扫车车头上,机架1的两侧对称铰接有动臂8,两动臂8间通过支杆一和支杆二连接,支杆二靠近机架1端;动臂8的后端通过铰链十M与机架1连接,动臂8的前端通过铰链五F与清扫装置7连接,所述清扫装置7为现有清扫车的清扫部分;动臂8与机架1间设置有举升液压缸9,举升液压缸9的缸套端通过铰链九K与机架1连接,举升液压缸9的活塞杆端通过铰链八J与动臂8连接。摇臂5的一端通过铰链六G与两动臂8间的支杆一连接,摇臂5的中间部分通过铰链二C与连杆6一端连接,连杆6另一端通过铰链四E与清扫装置7连接;摇臂5的另一端通过铰链三D与翻转液压缸4的活塞杆端连接,翻转液压缸4的缸套端通过复合铰链B与连杆一2和连杆二3连接,连杆一2和连杆二3分别通过铰链一A和铰链七H与机架1和两动臂8间的支杆二连接;连杆二3避免了翻转液压缸4与动臂8直接相连,卸料过程中稳定性好。连杆一2、连杆二3、翻转液压缸4、摇臂5、连杆6、清扫装置7、动臂8与举升液压缸9构成含有复合铰链的八杆结构。清扫装置7在发动机的驱动下工作,摇臂5的上端与翻转液压缸4的活塞杆端连接。摇臂5是一个三副杆,连杆6是一个二副杆,三副杆摇臂5可以避免二副杆连杆6与翻转液压缸4直接相连,防止摇臂5局部受力过大而导致受力不均衡,在清扫前进的过程中工作装置更加稳定,作业效果更好。
[0020]工作时,在清扫装置7收集满垃圾后,举升液压缸9伸长,动臂8抬升,将清扫装置7抬起,在清扫装置7的挡板打开后,翻转液压缸4伸长,收满垃圾的清扫装置7向下翻转,将垃圾卸载。
[0021]由于清扫装置7处于满载,各杆件的受力都较大,但复合铰链B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由于工作装置采用八杆的结构,因此在垃圾卸载的过程中工作装置不会发生刚性不足的情况,整机的稳定性较高。传统六杆工作装置的动臂8在抬升的过程中清扫装置7的转角差较大,经过仿真实验获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工作装置的动臂8在抬升的过程中清扫装置7只会发生很小的转动,转角差小于5
°
,平移性性能很好。本装置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高、刚性大、工作效率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清扫车工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机架铰接在清扫车车头上,机架的两侧对称铰接有动臂,两动臂间通过支杆一和支杆二连接,支杆二靠近机架端;动臂的后端通过铰链十与机架连接,动臂的前端通过铰链五与清扫装置连接;动臂与机架间设置有举升液压缸,举升液压缸的缸套端通过铰链九与机架连接,举升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通过铰链八与动臂连接;摇臂的一端通过铰链六与两动臂间的支杆一连接,摇臂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张金程李长硕刘婷婷赵玉倩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