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操作放电灯的电路布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39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操作灯负载的电路布置,包括:    -输入端子,用于连接到电源电压,    -串联布置Ⅰ,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连接输入端子,    -控制电路,耦合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各自的控制电极,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导通状态,    -串联布置Ⅱ,包括第一电路元件A和第二电路元件B并连接输入端子,    -第一负载电路,包括第一镇流器电感和第一灯连接端子,并将开关元件之间的串联布置Ⅰ的端子N1连接到第一电路元件A和第二电路元件B之间的串联布置Ⅱ的端子,    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布置包括:    -串联布置Ⅲ,包括端子N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并连接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其中端子N1位于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之间,    -串联布置Ⅳ,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并连接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    -第五二极管D5,旁路第一开关元件和二极管D1,    -第六二极管D6,旁路第一开关元件和二极管D3,    -第七二极管D7,旁路第二开关元件和二极管D2,    -第八二极管D8,旁路第二开关元件和二极管D4,    -第二负载电路,包括第二镇流器电感和第二灯连接端子,并将位于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之间的串联布置Ⅳ的端子N2连接到第一电路元件A和第二电路元件B之间的串联布置Ⅱ的端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操作灯负载的电路布置,该电路布置包括-输入端子,用于连接到电源电压,-串联布置I,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并连接输入端子,-控制电路,耦合到第一开关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各自的控制电极,用于控制第一和第二开关元件的导通状态,-串联布置II,包括第一电路元件A和第二电路元件B并连接输入端子,-第一负载电路,包括第一镇流器电感和第一灯连接端子,并将开关元件之间的串联布置I的端子N1连接到第一电路元件A和第二电路元件B之间的串联布置II的端子。这种电路布置是桥式直流一交流转换器,经常用于操作高压放电灯以及低压放电灯。该电路布置可以是全桥或者半桥。半桥只包括两个开关元件,这是因为第一电路元件A和第二电路元件B都是由电容器形成的。但是,全桥包括四个开关元件,这是因为第一电路元件A和第二电路元件B是由第三和第四开关元件形成的。由于需要控制取代了只有两个开关元件的四个开关元件的导通状态,因此全桥的控制电路比半桥的控制电路要复杂。在工作过程中,全桥的负载电路上电压的幅值是由相同的电源电压供电的半桥的两倍高。结果,全桥可用来操作串联的两个灯,使得每个灯都承载相同的电流。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H·J·范卡斯特伦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