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531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系统冷凝水排水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包括真空储气罐、冷凝水储水器、PLC控制单元、液位计、管件组和电磁阀组,所述冷凝水储水器通过管件组与所述真空储气罐与系统外部连通,所述电磁阀组在所述管件组上,所述PLC控制单元与所述液位计及电磁阀组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冷凝水储水器储存真空储气罐排出的冷凝水,通过管件组从外界接入自来水、高压空气与常压空气,通过管件组排出冷凝水,通过液位计采集液位信息输出至PLC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组开关,实现真空储气罐自动排水,实现高压空气吹扫和自来水冲刷双重清洁功能,能精确、及时的排出冷凝水,有效避免能源浪费,提高排水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真空系统冷凝水排水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卷烟厂生产工序需要使用负压空气,真空机生产的负压空气储存于真空储气罐,真空机生产负压空气会在真空储气罐内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混杂在负压空气中会导致负压空气质量劣化。
[0003]为了避免负压空气将冷凝水带到卷烟生产工序影响卷烟产品质量,需要定时将冷凝水从真空储气罐中排放出去,而现有技术中,将真空储气罐与冷凝水储水器通过冷凝水进水阀连通,进行冷凝水排放操作时,先手动关闭冷凝水进水阀以防止负压空气外泄,再手动打开置于冷凝水储水器末端的冷凝水排水阀向外排放冷凝水。排放真空储气罐内冷凝水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但由于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单位时间真空冷凝水形成的速度和量也有明显差距,有时候冷凝水还较少时就进行冷凝水排放操作,会造成能源浪费,而有时候冷凝水较多时仍未进行冷凝水排放操作,将会造成负压空气混杂冷凝水导致卷烟产品质量不良。且真空储气罐内部在冷凝水的浸润下,会缓慢形成铁锈渣,卷烟生产除尘系统负压回风空气中会含有烟叶微尘,在冷凝水流向冷凝水储水器时,在冷凝水储水器内就会有铁锈渣和烟尘的杂质沉积,使得冷凝水储水器排放速度变慢,影响排冷凝水操作效率,甚至杂质会导致冷凝水排水阀关闭不严密,出现负压空气渗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能源浪费,排放不精确、不及时,杂质沉积导致排水效率下降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其包括:
[0006]真空储气罐、冷凝水储水器、PLC控制单元、液位计、管件组以及电磁阀组;所述真空储气罐用于储存负压空气,其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冷凝水储水器靠近所述真空储气罐一端开设有冷凝水进水口;所述冷凝水储水器通过所述冷凝水进水口与所述真空储气罐连通,用于储存所述真空储气罐产生的冷凝水;所述液位计置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内部上端,用于采集所述冷凝水储水器内冷凝水液位信息;所述管件组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连通,所述电磁阀组置于所述管件组内,用于控制所述管件组通断;所述PLC控制单元与所述电磁阀组以及液位计电连接,当所述PLC控制单元接收到所述液位计采集的液位信息,与自身液位预设值对比,所述PLC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电磁阀组通断。
[0007]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水储水器靠近所述真空储气罐一端还开设有高压空气进气口以及自来水进水口,远离所述真空储气罐一端开设有常压空气进气口以及冷凝水排水口。
[0008]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水储水器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通过安装支架正对安装于所述高压空气进气口。
[0009]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管件组包括冷凝水管、高压空气管、自来水管、常压空气管以及排水管;所述冷凝水管两端连通所述真空储气罐以及冷凝水储水器,所述高压空气管通过高压空气进气口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连通,用于接入高压空气,所述自来水管通过自来水进水口贯穿所述冷凝水储水器,其置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内的一端向下弯折,用于接入自来水,所述常压空气管通过常压空气进气口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连通,用于接入常压空气,所述排水管通过冷凝水排水口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连通,用于排出冷凝水。
[0010]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水管以及高压空气管采用耐压管。
[0011]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阀组包括冷凝水进水电磁阀、高压空气电磁阀、自来水电磁阀、常压空气电磁阀以及冷凝水排水电磁阀;所述冷凝水进水电磁阀置于冷凝水管上,所述高压空气电磁阀置于高压空气管上,所述自来水电磁阀置于自来水管上,所述常压空气电磁阀置于常压空气管上,所述冷凝水排水电磁阀置于排水管上,所述冷凝水进水电磁阀、自来水电磁阀、高压空气电磁阀、常压空气电磁阀以及冷凝水排水电磁阀均与所述PLC控制单元电连接。
[0012]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水进水电磁阀、高压空气电磁阀、自来水电磁阀、常压空气电磁阀以及冷凝水排水电磁阀均采用二通电磁阀。
[0013]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水储水器为耐压容器,其采取卧式安装。
[0014]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水进水口低于所述真空储气罐下端开设的所述排水口。
[0015]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位计为超声波液位计。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PLC控制单元、液位计、冷凝水进水电磁阀、高压空气电磁阀、自来水电磁阀、常压空气电磁阀以及冷凝水排水电磁阀,PLC控制单元与液位计、冷凝水进水电磁阀、高压空气电磁阀、自来水电磁阀、常压空气电磁阀以及冷凝水排水电磁阀电连接,当冷凝水储水器内液位到达高位时,通过PLC控制单元控制上述电磁阀通断来实现自动化排冷凝水、清洁冷凝水储水器的功能,节约烟厂用人成本,确保排放冷凝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018]2.本技术通过外接高压空气和自来水,实现高压空气吹扫和自来水冲刷冷凝水储水器双重清洁功能,能够有效确保冷凝水储水器内清洁,无杂质沉积,防止杂质沉积影响冷凝水储水器排水效率,提高系统长期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排水效率,防止冷凝水排水电磁阀被杂质影响而出现电磁阀关闭不严导致负压空气泄露问题的出现,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负压空气的供应质量,减少了负压空气泄露从而减少能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冷凝水储水器结构示意图。
[0021]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冷凝水排水电磁阀;2、常压空气电磁阀;3、冷凝水进水电磁阀;4、自来水电磁
阀;5、高压空气电磁阀;10、真空储气罐;20、冷凝水储水器;21、液位计;22、导流板;23、安装支架;24、冷凝水进水口;25、高压空气进气口;26、自来水进水口;27、常压空气进气口;28、冷凝水排水口;30、PLC控制单元;41、冷凝水管;42、高压空气管;43、自来水管;44、常压空气管;45、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5]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储气罐(10)、冷凝水储水器(20)、PLC控制单元(30)、液位计(21)、管件组以及电磁阀组;所述真空储气罐(10)用于储存负压空气,其下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冷凝水储水器(20)靠近所述真空储气罐(10)一端开设有冷凝水进水口(24);所述冷凝水储水器(20)通过所述冷凝水进水口(24)与所述真空储气罐(10)连通,用于储存所述真空储气罐(10)产生的冷凝水;所述液位计(21)置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20)内部上端,用于采集所述冷凝水储水器(20)内冷凝水液位信息;所述管件组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20)连通,所述电磁阀组置于所述管件组上,用于控制所述管件组通断;所述PLC控制单元(30)与所述电磁阀组以及液位计(21)电连接,当所述PLC控制单元(30)接收到所述液位计(21)采集的液位信息,与自身液位预设值对比,所述PLC控制单元(30)控制所述电磁阀组通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20)靠近所述真空储气罐(10)一端还开设有高压空气进气口(25)以及自来水进水口(26),远离所述真空储气罐(10)一端开设有常压空气进气口(27)以及冷凝水排水口(2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20)内设有导流板(22),所述导流板(22)通过安装支架(23)正对安装于所述高压空气进气口(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真空自清洁自动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组包括冷凝水管(41)、高压空气管(42)、自来水管(43)、常压空气管(44)以及排水管(45);所述冷凝水管(41)两端连通所述真空储气罐(10)以及冷凝水储水器(20),所述高压空气管(42)通过高压空气进气口(25)与所述冷凝水储水器(20)连通,用于接入高压空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卢汉黎旭彪韦辉荣郭庆黄群炤吴夷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