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营配信息融合技术的电网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信息管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营配信息融合技术的电网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营配融合技术是在组织层面、业务层面、应用层面、管理层面对营配业务进行深度整合,统一管理营配基础档案数据,基于完整、准确、一致的电网设备档案,建立完整的“站
‑
线
‑
变
‑
箱
‑
户”拓扑关系,构建“营配一张网”;基于电网GIS、电网资源业务中台等支撑型应用,实现配网规划、建设、运行全过程统筹管理,支持客户报修准确定位,智能派单、配网中低压全链路故障快速研判、全局停电分析、营配勘察一体化和线损实时准确统计等业务。
[0003]目前的电网营销侧、配电网侧,分别建设配置了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和营销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两套完全独立的系统,两者间接入的配电自动化设备、以及电能表/数据集中器等设备,采用了完全不同数据建模、信号传输方式等的设计,在当前的营配融合大环境下,实现数据的互联互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营配信息融合技术的电网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营销主站侧的实时新增数据,所述营销主站侧的实时新增数据包括营销主站侧收到的故障抢修数据与配电设备新增数据;S2、构建营配融合数据处理模块,将营销主站侧的实时新增数据实时转发至配电主站侧,构建通信传输;若为故障抢修数据,调用运维人员班组,实时传输故障位置信息,若为配电设备新增数据,进入步骤S3;S3、获取配电主站侧提供的当前实时配电网络,分析新增配电设备是否位于当前实时配电网络,若位于当前实时配电网络,标记新增配电设备位置点,输出至管理端口;若不位于当前实时配电网络,构建新增配电设备预测模型,设置新增时间周期阈值,若输出的预测时间周期高于新增时间周期阈值,调度当前配电网络;S4、获取电网信息调度指令,输出至运维人员班组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营配信息融合技术的电网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营配融合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模型管理单元和内存管理单元;所述模型管理单元包括参数模型、设备模型、数据模型、映射模型;所述内存管理单元包括参数区内存和数据区内;所述模型管理单元的模型文件均采用XML格式,所述参数模型包括配电主站侧IEC104参数模型、营销主站侧DL698参数模型;所述设备模型包括融合终端接入设备模型;所述数据模型包括设备数据对象模型、设备数据类型模型;所述映射模型包括设备数据映射模型;所述配电主站侧IEC104参数模型用于规定融合终端与配单主站通讯的IEC104通讯APP的通讯参数及规约参数的内容、格式及参数数目;所述营销主站侧DL698参数模型用于规定融合终端与营销主站通讯的DL698通讯APP模块的通讯参数的内容、格式及参数数目;所述融合终端接入设备模型用于规定融合终端所接入设备的参数内容、格式及数目;所述设备数据对象模型用于规定设备实例化后所有的数据对象,描述设备所具有的功能及相关通信映射;所述设备数据类型模型用于规定设备数据对象模型中所有数据类型的定义数据结构;所述设备数据映射模型用于规定数据标识和数据对象的映射关系,用于查询数据在内存的偏移;所述内存管理单元用于对运行过程中的通讯档案参数、数据模型以及存储的数据完成读、写功能;所述参数区内存从配置文件中读取,载入到内存中;所述数据区内存从数据存储实时库中读取,所述数据存储实时库的空间是动态创建的、连续的内存,上电后根据配置,对空间进行计算后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所述数据存储实时库中的数据的存储按照配置中的设备实例的顺序进行,每个实例包含多个数据对象实例,每个数据对象又包含多个数据类型,每个数据对象类型为最小存储单元,根据每个实例对象占据的内存总长度可以获取到该对象实例在整个内存中的偏移,根据数据实例对象内部数据类型的内存偏移和长度,访问到数据对象实例内部具体的某一个数据元素,从而实现数据区内存的数据读写;所述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包括:S2
‑
1、从xml文件中加载IED,其中加载的数量和设备数据对象模型中数量配置一致;
S2
‑
2、根据IED中配置的数据对象,获取对应的数据对象类型;S2
‑
3、根据数据对象类型,加载每个数据对象,并累加连续内存占用长度,并记录每个数据对象对应的长度,以及偏移地址;S2
‑
4、重复S2
‑
3,直至加载完成S2
‑
2所配置的所有数据对象类型,完成单个IED的内存长度计算;S2
‑
5、根据S2
‑
1加载的IED,依次累加,得到数据存储占用的连续内存总数;S2
‑
6、将累加后的长度从系统中申请连续内存,进行分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营配信息融合技术的电网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配电设备预测模型包括:系统调用新增配电设备的间隔时长,设置新增配电设备调用的数据总量N,按照时间顺序,将新增配电设备的间隔时长记为集合A={x1、x2、
…
、x
N
‑1},其中x1、x2、
…
、x
N
‑1分别代表调用的N组数据总量下的新增配电设备的间隔时长;其中x
N
‑1指当前新增配电设备与上一次新增配电设备之间的间隔时长;对集合A进行累加生成处理,处理后的数据记为新集合A1:其中,y
N
‑1代表新集合A1中的第N
‑
1组数据;i代表序号;x
i
代表集合A中第i个数据;对新集合A1进行加权邻值处理,处理后的数据记为新集合A2:z
N
‑2=cx
N
‑2+(1
‑
c)x
N
‑3其中,z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亮,李澄,官国飞,徐妍,陈颢,杨庆胜,葛永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