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5023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力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包括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第一壳体下端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一侧设有开槽,开槽上滑动设置有指示块,第二壳体内设有双金属片,双金属片具有与指示块插接以将指示块限定在开槽内的锁定位置和双金属片与指示块分离的释放位置,双金属片受热形变后翘起以使双金属片从锁定位置切割至释放位置,指示块和开槽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以用于双金属片处于释放位置后推动指示块从开槽内伸出,解决了现有输电线路联结点在异常高温情况下人工检测不便的问题。工检测不便的问题。工检测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


[0001]本技术电力工具
,尤其涉及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增加的社会用电量需求下,用电负荷的节节攀升,用于输电线路联结点处缺少更全面的保护措施,往往容易出现防护层脱落、金属表面层氧化腐蚀、部分紧固件松动等情况,并导致联结点接触电阻增大、漏电发热等一系列问题。当联结点温度持续升高时,而导线接头发热异常若未能及时发现、不能及时处理,其结果必然会因恶性循环而引发导线连接点熔焊、导线断裂等事故,现有的常用检测线路联结点是否发热,常用鼻闻、目测或者采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等方式,均存在检测效率低、检测误差大等问题,缺乏一种便捷的检测线路联结点异常高温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解决了现有输电线路联结点在异常高温情况下人工检测不便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第一壳体下端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一侧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上滑动设置有指示块,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具有与指示块插接以将所述指示块限定在开槽内的锁定位置和所述双金属片与所述指示块分离的释放位置,所述双金属片受热形变后翘起以使所述双金属片从锁定位置切割至释放位置,所述指示块和开槽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以用于所述双金属片处于释放位置后推动指示块从开槽内伸出,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配合柱,所述配合柱的外周间隔环设有若干内径不同的配合槽,通过所述配合柱在安装槽内周向旋转以使相应的配合槽与所述输电线路形成过度配合,以在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配合槽安装在输电线路时,增大第二壳体与输送电路的换热接触面。
[0005]在上述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中,所述配合柱的前后两端开设有转轴,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对应设有轴孔,所述配合柱通过转轴与轴孔配合以轴向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
[0006]在上述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中,所述指示块的底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双金属片包括固定端和设有限位块的自由端,所述双金属片通过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以将所述输电电路热量通过第二壳体的传递到双金属片,锁定位置时,所述双金属片通过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插接。
[0007]在上述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中,所述限位块的上端具有引导斜面,以用于所述指示块插入所述开槽内时抵触引导斜面,进而使所述双金属片形变后从限制位置向释放位置弯曲移动,以允许所述指示块插入开槽内。
[0008]在上述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分体连接,
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导热性能大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导热性能。
[0009]在上述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中,所述开槽和所述指示块之间任一设有滑块,另一设有滑槽,以利用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避免所述指示块在开槽内滑动时从所述开槽内脱离。
[0010]在上述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中,所述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还插锁机构,所述插锁机构包括锁定杆和U型杆,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位于所述开槽的前后两侧开设有插槽,所述U形杆与所述第二壳体插接后箍筋在所述输电线路上,所述插槽的侧面连通有活动孔,所述锁定杆活动穿设在所述活动孔以使其具有限制所述U形杆在插槽内移动的第一位置和允许所述U形杆在插槽内的第二位置。
[0011]在上述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中,所述U形杆包括两个与插槽形成插接配合的插杆和用于连接两个插杆的支撑段,所述插锁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和垂向开设在所述插杆侧面的齿板,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连接所述锁定杆和第二壳体,所述齿条和所述锁定杆相抵后形成棘轮单向结构,以在所述插杆插入所述插槽时挤压所述锁定杆移动后处于第一位置,进而允许插杆进入插槽,所述插杆反向拔出所述插槽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复位以使锁定杆插入齿板后限制插杆从插槽中分离。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设置有指示块的第一壳体通过第二壳体安装到输电线路的联结点处,第一壳体内设置开槽,指示块滑动设置在开槽内,并能伸出开槽,指示块和开槽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而第二壳体上设置双金属片,利用双金属片在常态下插接在指示块上,以阻碍指示块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下从开槽内移动伸出,这样当输电线路的联结点出现异常升温时,热量通过第二壳体传递到双金属片上,双金属片受热变形与指示块分离,进而解除对指示块的限制,以允许指示块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第一壳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指示块以获得该输电线路的联结点是否发生异常高温,有效的提高人工检测效率。
[0014]本技术中,利用双金属片插接在指示块上,进而对指示块在开槽的活动状态进行限制,而后利用双金属片在输电线路的联结点在发生异常高温时受热变形,使其对指示块的限位解除,通过双金属片的受热变形直接对指示块在开槽内运动状态进行限制,结构更加简单,能够有效提高产品在输送线路联结点异常高温时触发指示块伸出的几率,使装置对输送线路的异常检测也相对更加稳定灵敏。
[0015]本技术中,配合柱上若干直径不同的配合槽设置,以及其转动设置在安装槽,这样在第二壳体安装到输电线路上时,可以选择配合柱的轴向旋转,以使配合柱与输电线路直径过度配合的配合槽与输电线路对应,进而在第二壳体通过配合槽卡接在输电线路上,使第二壳体与输电线路紧密贴合,同时利用配合槽的内径与所述输电线路的外径相配合,也能够增大二者换热接触面,有利于热量通过配合柱传递到第二壳体的双金属片上,保证在输电线路异常高温时,双金属片能够快速受热并弯曲变形以与指示块脱离。
[0016]进一步的,所述配合柱的前后两端开设有转轴,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对应设有轴孔,所述配合柱通过转轴与轴孔配合以轴向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配合柱通过转轴在安装槽内周向旋转,便于快速的切换与输电线路的直径配合的配合槽与输电线路形成紧密配合,配合槽的调节方式更简单。
[0017]进一步,所述指示块的底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双金属片包括固定端和设有限位块
的自由端,所述双金属片通过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以将所述输电电路热量通过第二壳体的传递到双金属片,锁定位置时,所述双金属片通过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插接。利用双金属片自由端的限位块嵌入到限位槽内,对指示块进行限位方式更简单,同时也便于指示块在插入到开槽时,利用复位后的双金属片的限位块对指示块进行固定。
[001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上端具有引导斜面,以用于所述指示块插入所述开槽内时抵触引导斜面,进而使所述双金属片形变后从限制位置向释放位置弯曲移动,以允许所述指示块插入开槽内。引导斜面的设置便于指示块在复位插入到插槽后,通过挤压引导斜面进而使双金属片弯曲变形,以使其具有限位块的自由端向下弯曲后,允许指示块进入到开槽内,当指示块完全进入开槽后,其底部设置的限位槽与限位块位置对应,双金属块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第一壳体下端的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一侧设有开槽,所述开槽上滑动设置有指示块,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具有与指示块插接以将所述指示块限定在开槽内的锁定位置和所述双金属片与所述指示块分离的释放位置,所述双金属片受热形变后翘起以使所述双金属片从锁定位置切割至释放位置,所述指示块和开槽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以用于所述双金属片处于释放位置后推动指示块从开槽内伸出,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有配合柱,所述配合柱的外周间隔环设有若干内径不同的配合槽,通过所述配合柱在安装槽内周向旋转以使相应的配合槽与所述输电线路形成过度配合,以在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配合槽安装在输电线路时,增大第二壳体与输送电路的换热接触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柱的前后两端开设有转轴,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对应设有轴孔,所述配合柱通过转轴与轴孔配合以轴向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块的底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双金属片包括固定端和设有限位块的自由端,所述双金属片通过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以将所述输电线路热量通过第二壳体的传递到双金属片,锁定位置时,所述双金属片通过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插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节点温度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上端具有引导斜面,以用于所述指示块插入所述开槽内时抵触引导斜面,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侃骆宗义侯虎成丁双松吕默影王晔辰朱勇乐孔祥文刘晓谦贾玉垒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兰溪市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