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93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包括涉及到RSA非对称加密和PGP对称加密、针对RSA非对称加密、甲方公钥PubA、私钥PriA、丙方公钥PubC、私钥PriC;首先在作者完成模型库的开发后,使用PGP加密方式;通过同元公司定义智能合约并提供MoLS服务及其依赖的docker环境;然后模型库的作者将加密后的模型和docker信息打包成镜像;最后在用户应用的过程中,要求用户将合约的地址和PriC传给同元,该模型加密应用技术能够在付费使用者使用时,只能用于建模和计算,不拥有权限的模型相关细节无法看到,甲方修改编译器和求解器,每次实例化都在区块链中做好记录,保证三方利益有据可查,也保护乙方的知识产权和丙方的正当使用权益。产权和丙方的正当使用权益。产权和丙方的正当使用权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软件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

技术介绍

[0002]Modelica是一种计算机语言,可以跨越不同领域,方便地实现复杂物理系统的建模,包括:机械、电子、电力、液压、热、控制及面向过程的子系统模型。Modelica机理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借助作者长时间积累的保贵经验和知识,但由于Modelica模型本质上还是软件,存在不受作者控制的复制传播的风险,作者的知识产权很容易被侵犯。对Modelica机理模型的受控保护一直是Modelica模型广泛应用的障碍,尤其是模型作者常常希望模型是按使用次数或者限期使用,针对这个场景的保护,一直是个难点。
[0003]现阶段都会将模型加密后给用户,但是存在软件破解或者绕过系统限制的问题,比如通过修改系统时间来绕过日期限制等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Modelica的模型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保证三方利益有据可查,也保护乙方的知识产权和丙方的正当使用权益。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包括涉及到RSA非对称加密和PGP对称加密、针对RSA非对称加密、甲方公钥PubA、私钥PriA、丙方公钥PubC、私钥PriC;作者完成模型库的开发后,使用PGP(即Pretty Good Privacy)加密方式;同元公司定义智能合约;同元提供MoLS服务及其依赖的docker环境;模型库的作者(乙方)将加密后的模型和docker信息打包成镜像;在用户应用的过程中,要求用户将合约的地址和PriC传给同元。
[0006]进一步的,加密应用技术涉及三方“同元公司(甲方)、模型库作者(乙方)、模型库的付费使用者(丙方)。
[0007]进一步的,所述PGP加密过程中,先生成一串随机字符串key,使用此字符串key,按照modelica模型库加密的思路,使用同元提供的工具,按不同层次,对称加密modelica模型库。然后使用PubC,非对称加密key,得到encrypKey。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同元公司定义智能合约阶段中,可以基于以太坊或者蚂蚁链实现,并在区块链中写入encrypKey和此encrypKey失效时间或者限制使用的次数。
[0009]进一步的,所述同元提供MoLS服务中,可以基于模型库封装成docker镜像,运行起来后,就会提供websocket服务接口,供用户使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密后的模型和docker信息打包成镜像出现泄露时,丙方是可以解密出模型库来的。为了解决此问题,乙方使用PubA将镜像加密。
[0011]进一步的,镜像加密后,解密密钥是同元掌握着,同元提供线上线下运行环境,可以运行此加密镜像。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应用的过程中,同元的编译器和求解器在每次实例化的时候,都会往区块链中写入相关记录,同时也会校验encrypKey是否在有效期(次数或者日期)。如果失效,编辑器和求解器都会抛出异常,结束运行。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该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中,丙方会拥有一个加密的docker镜像,可以运行在甲方提供的环境中,但由于没有PriA,无法将docker镜像解密。
[0015]2.该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中,乙方对模型库加密后,进行解密操作时,只有拥有PriC的丙才能完成。但由于丙只能在同元提供的环境中使用,同元保证丙使用时,只能用于建模和计算,不拥有权限的模型相关细节无法看到,甲方修改编译器和求解器,每次实例化都在区块链中做好记录,保证三方利益有据可查,也保护乙方的知识产权和丙方的正当使用权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的模型库保护方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8]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三方,同元公司(甲方)、模型库作者(乙方)、模型库的付费使用者(丙方),首先本实施例涉及到RSA非对称加密和PGP对称加密。针对RSA非对称加密,甲方公钥PubA,私钥PriA,丙方公钥PubC,私钥PriC。
[0019]本实施例,作者完成模型库的开发后,使用PGP(Pretty Good Privacy)加密方式,先生成一串随机字符串key,使用此字符串key,按照modelica模型库加密的思路,使用同元提供的工具,按不同层次,对称加密modelica模型库。然后使用PubC,非对称加密key,得到encrypKey。
[0020]本实施例,同元公司定义智能合约(可以基于以太坊或者蚂蚁链),在区块链中写入encrypKey和此encrypKey失效时间或者限制使用的次数。由于本实施例中只是基于区块链的应用,非区块链的专利,故省去合约相关信息。同元提供MoLS服务及其依赖的docker环境,可以基于模型库封装成docker镜像,运行起来后,就会提供websocket服务接口,供用户使用。
[0021]本实施例,模型库的作者(乙方)将加密后的模型和docker信息打包成镜像。此时如果镜像小心泄露,丙方是可以解密出模型库来的。为了解决此问题,乙方使用PubA将镜像加密,其中PubA实现镜像加密部分为现有的成熟技术。由于镜像加密后,解密密钥是同元掌握着,同元提供线上线下运行环境,可以运行此加密镜像。
[0022]本实施例,在用户应用的过程中,要求用户将合约的地址和PriC传给同元。同元的
编译器和求解器是每次实例化的时候,都会往区块链中写入相关记录,同时也会校验encrypKey是否在有效期(次数或者日期)。如果失效,编辑器和求解器都会抛出异常,结束运行。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涉及到RSA非对称加密和PGP对称加密、针对RSA非对称加密、甲方公钥PubA、私钥PriA、丙方公钥PubC、私钥PriC;作者完成模型库的开发后,使用PGP(即Pretty Good Privacy)加密方式;同元公司定义智能合约;同元提供MoLS服务及其依赖的docker环境;模型库的作者(乙方)将加密后的模型和docker信息打包成镜像;在用户应用的过程中,要求用户将合约的地址和PriC传给同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加密应用技术涉及三方“同元公司(甲方)、模型库作者(乙方)、模型库的付费使用者(丙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PGP加密过程中,先生成一串随机字符串key,使用此字符串key,按照modelica模型库加密的思路,使用同元提供的工具,按不同层次,对称加密modelica模型库。然后使用PubC,非对称加密key,得到encrypKey。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Modelica模型加密应用技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鼎元同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