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481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包括确定待分析区域;确定第一测量点并获取对应的经纬度信息和方向角度信息;在第一测量点上测量获取干扰源的频谱强度;判断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是否存在干扰源;在第一测量点上再次测量若干次得到干扰源的频谱强度最大时所对应的干扰源角度;在干扰源角度上再次测量得到干扰源的最大强度值并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根据得到的数据综合完成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所述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的定位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已有信息建立干扰源对比模型,评估干扰源的距离和测量角,并最终定位干扰源;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可靠性高、精确性好且简单方便。精确性好且简单方便。精确性好且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二次能源,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因此,保障电能的稳定可靠供应,就成为了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0003]电力无线通信的正常工作,是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根据国家的批准和规定,电力行业在有223MHz~235MHz频段范围内,拥有40个离散频点的授权。因此,电力行业的无线通信频段属于230MHz频段。
[0004]但是,根据我国的规定,230MHz频段的频谱也同时供应多个行业用户共同使用。此外,国家对于空闲频段是鼓励国民正常使用的。因此,在电力无线通信频段附近,难免会存在未知的无线干扰,比如私人的数传电台,LED广告牌等。因此,对于这种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5]目前,常用的无线电干扰源定位方法,往往需要建立复杂的定位模型或者求解复杂的定位公式,方法较为复杂,而且可靠性和精确性也相对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精确性好且简单方便的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的定位系统。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S1.确定待分析区域;
[0010]S2.在步骤S1确定的待分析区域中,确定第一测量点,并获取第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方向角度信息;
[0011]S3.在第一测量点上进行测量,并获取干扰源的频谱强度;
[0012]S4.根据步骤S3获取的干扰源的频谱强度,判断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是否存在干扰源:
[0013]若存在干扰源,则进行后续步骤;
[0014]若不存在干扰源,则算法结束;
[0015]S5.在第一测量点上再次进行若干次测量,得到干扰源的频谱强度最大时所对应的干扰源角度;
[0016]S6.在步骤S5得到的干扰源角度上再次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源的最大强度值,并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
[0017]S7.根据步骤S6得到的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和步骤S2得到的第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方向角度信息,综合完成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
[0018]步骤S4所述的根据步骤S3获取的干扰源的频谱强度,判断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是否存在干扰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9]根据步骤S3获取的干扰源的频谱强度,获取干扰源频谱强度的最大强度值;
[0020]对获取的干扰源频谱强度的最大强度值进行判断:
[0021]若存在峰值,则判定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存在干扰源;
[0022]若不存在峰值,则判定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不存在干扰源;
[0023]所述的周围,定义为以第一测量点为中心、以3公里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0024]步骤S5所述的在第一测量点上再次进行若干次测量,得到干扰源的频谱强度最大时所对应的干扰源角度,具体为在第一测量点上,变换测点角度进行若干次测量,从而测量得到干扰源的频谱强度最大时所对应的干扰源角度。
[0025]步骤S6所述的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6]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
[0027]Lfs=32.44+20lg(d)+20lg(f)
[0028]式中Lfs为传输损耗值,单位为dB;d为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单位为km;f为通信频率,单位为MHz。
[0029]步骤S7所述的根据步骤S6得到的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和步骤S2得到的第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方向角度信息,综合完成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0]以0度经线为基准,东经取经度的正值,西经取经度的负值,北纬取值为90
°‑
纬度值,南威取值为90
°
+纬度值;
[0031]根据第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第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方向角度信息,联立计算方程并求解,得到干扰源的经纬度信息,从而完成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
[003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实现所述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的定位系统,具体包括待分析区域获取模块、经纬度/方向角获取模块、干扰源频谱强度获取模块、干扰源判定模块、干扰源角度获取模块、干扰源距离计算模块和干扰源定位模块;分析区域获取模块、经纬度/方向角获取模块、干扰源频谱强度获取模块、干扰源判定模块、干扰源角度获取模块、干扰源距离计算模块和干扰源定位模块依次串联;分析区域获取模块用于确定待分析区域,并将数据上传经纬度/方向角获取模块;经纬度/方向角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在确定的待分析区域中,确定第一测量点,并获取第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方向角度信息,并将数据上传干扰源频谱强度获取模块;干扰源频谱强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在第一测量点上进行测量,获取干扰源的频谱强度,并将数据上传干扰源判定模块;干扰源判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判断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是否存在干扰源,并将数据上传干扰源角度获取模块;干扰源角度获取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在第一测量点上再次进行若干次测量,得到干扰源的频谱强度最大时所对应的干扰源角度,并将数据上传干扰源距离计算模块;干扰源距离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在得到的干扰源角度上再次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源的最大强度值,并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并将
数据上传干扰源定位模块;干扰源定位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根据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和第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方向角度信息,综合完成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基于已有的230MHz基站的实际信息和位置信息,为干扰源建立了一个对比模型,并通过该对比模型评估干扰源的距离和测量角,并最终定位干扰源;因此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可靠性高、精确性好且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系统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S1.确定待分析区域;
[0038]S2.在步骤S1确定的待分析区域中,确定第一测量点,并获取第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方向角度信息;
[0039]S3.在第一测量点上进行测量,并获取干扰源的频谱强度;
[0040]S4.根据步骤S3获取的干扰源的频谱强度,判断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待分析区域;S2.在步骤S1确定的待分析区域中,确定第一测量点,并获取第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方向角度信息;S3.在第一测量点上进行测量,并获取干扰源的频谱强度;S4.根据步骤S3获取的干扰源的频谱强度,判断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是否存在干扰源:若存在干扰源,则进行后续步骤;若不存在干扰源,则算法结束;S5.在第一测量点上再次进行若干次测量,得到干扰源的频谱强度最大时所对应的干扰源角度;S6.在步骤S5得到的干扰源角度上再次进行测量,得到干扰源的最大强度值,并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S7.根据步骤S6得到的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和步骤S2得到的第一测量点的经纬度信息和方向角度信息,综合完成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所述的根据步骤S3获取的干扰源的频谱强度,判断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是否存在干扰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步骤S3获取的干扰源的频谱强度,获取干扰源频谱强度的最大强度值;对获取的干扰源频谱强度的最大强度值进行判断:若存在峰值,则判定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存在干扰源;若不存在峰值,则判定在第一测量点的周围不存在干扰源;所述的周围,定义为以第一测量点为中心、以3公里为半径的圆形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所述的在第一测量点上再次进行若干次测量,得到干扰源的频谱强度最大时所对应的干扰源角度,具体为在第一测量点上,变换测点角度进行若干次测量,从而测量得到干扰源的频谱强度最大时所对应的干扰源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所述的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得到第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Lfs=32.44+20lg(d)+20lg(f)式中Lfs为传输损耗值,单位为dB;d为一测量点与干扰源的距离,单位为km;f为通信频率,单位为MHz。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通信无线电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楚玉伍晓平李琴陈剑林志勇肖振锋刘浩田冷阳刘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