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晓峰专利>正文

流线型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7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人体胃肠道重建手术中的一次性使用管型吻合器,其具有连接管,在连接管前端设置有组件与抵钉座,连接管后端设置有固定手柄,在固定手柄后部设置有调节螺母,固定手柄上下两面中间凸起、两边凹进,前后两面中间凹进、两边凸起;击发手柄中部凸起、两边凹进、尾部翘起;调节螺母外侧轴向设置有凹槽;前锁紧圈和后锁紧圈外圆面上设置有锁紧槽,锁紧槽与外圆面圆滑过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使用时操作手感好,转动调节螺母时不会产生打滑,前后锁紧圈圆滑过渡无飞边,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组件与连接管连接不会产生周向转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人体胃肠道重建手术中的一次性使用管型吻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一次性使用吻合器的固定手柄为圆柱型,击发手柄为直柄形,这种外观设计缺点是古板僵化,操作起来手感不好,不适合医务人员单手操作。调节螺母为圆柱形设计,表面有细小花纹,由于转动调节螺母时,必须将人体组织压缩到一定厚度,在手术过程中,会有血污等液体粘在医生手上,故不能产生大的旋转扭矩,会产生打滑现象。前后锁紧圈在压制过程中有毛刺飞边存在,由于要将吻合器穿入人体组织,有飞边存在必将刮伤人体器官,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一次性使用管型吻合器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流线型的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流线型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具有连接管,在连接管前端设置有组件与抵钉座,连接管后端设置有固定手柄,在固定手柄后部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固定手柄上下两面中间凸起、两边凹进,前后两面中间凹进、两边凸起;所述击发手柄中部凸起、两边凹进、尾部翘起;所述调节螺母外侧轴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前锁紧圈和后锁紧圈外圆面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外圆面圆滑过渡。为了使组件与连接管连接不产生周向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组件尾部设置有凸肩。本技术结构简单,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使用时操作手感好,转动调节螺母时不会产生打滑,前后锁紧圈圆滑过渡无飞边,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组件与连接管连接不会产生周向转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固定手柄外形图。图3是本技术击发手柄外形图。图4是本技术前、后锁紧圈压制后的外形图。图5是本技术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管 2.组件 3.抵钉座 4.固定手柄 5.调节螺母 6.击发手柄7.凹槽 8-1.前锁紧圈 8-2.后锁紧圈 9.锁紧槽 10.凸肩 A、D.固定手柄凹进部位 B、C.固定手柄凸起部位 E.击发手柄凸起部位 F.击发手柄凹进部位G.击发手柄尾部翘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流线型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具有连接管1、组件2、固定手柄4,在连接管1前端通过前锁紧圈8-1与组件2固定连接,后端通过后锁紧圈8-2与固定手柄4固定连接,在组件2前端设置抵座钉3,在固定手柄4后部设置有调节螺母5、上部设置有击发手柄6。如图2所示,固定手柄4上下两面中间凸起(B处)、两边凹进(A处),前后两面中间凹进(D处)、两边凸起(C处),符合人手握紧时形成的型腔;如图3所示,击发手柄6中部凸起(E处)、两边凹进(F处)、尾部翘起(G处),使手握在柄上更舒适;调节螺母5外侧轴向设置有若干条捏手指的凹槽7,使转动调节螺母时,能产生更大的扭矩;前锁紧圈8-1和后锁紧圈8-2的压制上,采取特殊的工艺,使外圆面上设置有锁紧槽9与外圆面圆滑过渡,无任何飞边,如图5所示,从而使在吻合器穿刺人体组织,不致损坏组织;为了使组件2与连接管1通过前锁紧圈8-1连接时不产生径向转动,在组件2尾部设置有若干条凸肩10,如图6所示,这样压制时会产生销子一样的作用,使其与前锁紧圈8-1牢固配合。权利要求1.一种流线型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具有连接管(1)、组件(2)、固定手柄(4),在连接管(1)前端通过前锁紧圈(8-1)与组件(2)固定连接,后端通过后锁紧圈(8-2)与固定手柄(4)固定连接,在组件(2)前端设置抵座钉(3),在固定手柄(4)后部设置有调节螺母(5)、上部设置有击发手柄(6),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手柄(4)上下两面中间凸起、两边凹进,前后两面中间凹进、两边凸起;所述击发手柄(6)中部凸起、两边凹进、尾部翘起;所述调节螺母(5)外侧轴向设置有凹槽(7);所述前锁紧圈(8-1)和后锁紧圈(8-2)外圆面上设置有锁紧槽(9),锁紧槽(9)与外圆面圆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线型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其特征是所述组件(2)尾部设置有凸肩(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人体胃肠道重建手术中的一次性使用管型吻合器,其具有连接管,在连接管前端设置有组件与抵钉座,连接管后端设置有固定手柄,在固定手柄后部设置有调节螺母,固定手柄上下两面中间凸起、两边凹进,前后两面中间凹进、两边凸起;击发手柄中部凸起、两边凹进、尾部翘起;调节螺母外侧轴向设置有凹槽;前锁紧圈和后锁紧圈外圆面上设置有锁紧槽,锁紧槽与外圆面圆滑过渡。本技术结构简单,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使用时操作手感好,转动调节螺母时不会产生打滑,前后锁紧圈圆滑过渡无飞边,提高了手术安全性,组件与连接管连接不会产生周向转动。文档编号A61B17/03GK2820098SQ20052007373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3日专利技术者冯晓峰 申请人:冯晓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线型一次性管型吻合器,具有连接管(1)、组件(2)、固定手柄(4),在连接管(1)前端通过前锁紧圈(8-1)与组件(2)固定连接,后端通过后锁紧圈(8-2)与固定手柄(4)固定连接,在组件(2)前端设置抵座钉(3),在固定手柄(4)后部设置有调节螺母(5)、上部设置有击发手柄(6),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手柄(4)上下两面中间凸起、两边凹进,前后两面中间凹进、两边凸起;所述击发手柄(6)中部凸起、两边凹进、尾部翘起;所述调节螺母(5)外侧轴向设置有凹槽(7);所述前锁紧圈(8-1)和后锁紧圈(8-2)外圆面上设置有锁紧槽(9),锁紧槽(9)与外圆面圆滑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冯晓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