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64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7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换热机构,换热机构包括外壳、散热件和盖板。外壳设有收容腔,收容腔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分别与外界环境连通;第一导流槽和/或第二导流槽内还设置有水平流道。散热件安装于第一导流槽和/或第二导流槽。盖板与收容腔连接,盖板与第一导流槽配合形成与收容腔密封隔离的第一散热区域,盖板与第二导流槽配合形成与收容腔密封隔离的第二散热区域。通过上述设计,将需要进行散热的模块安装于第一散热区域和/或第二散热区域,并且均与收容腔密封隔离,从而防止外界环境的灰尘等杂质进入收容腔,从而提高散热效率。从而提高散热效率。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机构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充电桩
,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换热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能作为一种主要使用的能源,常见于各种设备设施中。而在现今,更多的车辆使用电能作为驱动车辆电机的能源,由电能驱动的车辆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续航问题。
[0003]日前,电能驱动的车辆在对其电池充电时,多数用到的是充电桩,常见的充电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时长的充电,另一种则是快速充电。但无论这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会面临充电桩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大量发热的问题。
[0004]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常使用的充电桩内部包括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而这些模块在工作的过程中,其产热效率并不相同。而在目前的充电桩中,包括充电桩主体、输电模块和风冷散热模块。其中,输电模块安装于充电桩主体内部,风冷散热模块部分与输电模块接触,另一部分与外界环境连通,从而将空气与风冷散热模块充分接触以对输电模块进行散热。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散热效果不佳,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且当风冷散热模块长时间工作后容易由于灰尘堆积造成散热效果不佳。2、风冷散热模块工作噪音大且由于其与外界环境连通,密封效果差容易使得灰尘流入充电桩内,造成输电模块工作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机构,从而改善目前充电桩中的风冷散热模块散热效果不佳、容易灰尘堆积、工作噪音大及密封效果差的现状。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外壳、散热件和盖板。所述外壳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分别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槽内还设置有水平流道。所述散热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槽。所述盖板与所述收容腔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槽配合形成与所述收容腔密封隔离的第一散热区域,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槽配合形成与所述收容腔密封隔离的第二散热区域。
[0007]可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安装部、主体部、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槽底,并对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槽底进行密封,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二翅片均通过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翅片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翅片的延伸方向不同。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槽包括第一收容槽、第一连通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并通过所述第二收容槽与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
容槽内均设置有所述散热件。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口和所述第二收容槽的槽口位置分别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伸进所述卡接槽内并抵持所述散热件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导热介质在翅片之间的缝隙中流通。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导流槽包括第一导流通道、第三连通槽和第二导流通道,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一端通过第二连通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连通槽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通槽的另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流通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水平流道,所述水平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导流通道。
[0012]可选地,所述水平流道弯曲设置以增加其流经面积。
[0013]可选地,所述水平流道上设置有防回流凸起,所述防回流凸起位于所述水平流道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连通位置。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宽度。
[0015]可选地,所述外壳设有至少一个换热凸起,所述换热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内,所述换热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
[0016]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外壳、散热件和盖板。所述外壳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分别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槽内还设置有水平流道。所述散热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槽。所述盖板与所述收容腔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槽配合形成与所述收容腔密封隔离的第一散热区域,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槽配合形成与所述收容腔密封隔离的第二散热区域。通过上述设计,将需要进行散热的模块安装于所述第一散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散热区域,并且由于所述第一散热区域和/或所述第二散热区域均与所述收容腔密封隔离,从而防止外界环境中的灰尘等杂质流入所述收容腔,从而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18]图1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机构的立体图;
[0020]图3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图2的A面截面图;
[0021]图4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机构的分解图;
[0022]图5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图4的B部放大图;
[0023]图6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机构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图6的C部放大图;
[0025]图8是本申请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如下:
[0027]第一方向F1第二连通槽16第二方向F2换热凸起17用电设备1第二斜面18充电桩1000通孔19换热机构100散热件30外壳10安装部31收容腔11主体部32第一导流槽12第一翅片33第一收容槽121第二翅片34第一连通槽122第三翅片35第二收容槽123盖板40第二导流槽13第一散热区域41第三连通槽131第二散热区域42第一导流通道132凸起43第二导流通道133第一斜面431水平流道134第三区域44防回流凸起1341安装平台45卡接槽14散热通道4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内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所述第二导流槽分别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槽内还设置有水平流道;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槽;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收容腔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槽配合形成与所述收容腔密封隔离的第一散热区域,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槽配合形成与所述收容腔密封隔离的第二散热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包括安装部、主体部、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槽底,并对所述第一导流槽的槽底进行密封,所述第一翅片和所述第二翅片均通过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第一翅片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翅片的延伸方向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槽包括第一收容槽、第一连通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的一端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并通过所述第二收容槽与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内均设置有所述散热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槽口和所述第二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艳辉林俊楠李湘斌张绍林李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