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45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玻璃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该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包括退火环本体和冷却孔,其中,退火环本体呈环形,冷却孔设置有多个,多个冷却孔沿退火环本体的内周均布;退火环本体包括多个呈环形排布的的退火环边,相邻两个退火环边之间设置有调整间隙,退火环边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支撑轨道,退火环边可滑动地设置于调节支撑轨道上,且通过滑动退火环边能够调整退火环本体的尺寸。该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能够在汽车玻璃退火时使汽车钢化玻璃表面冷却更均匀,且对不同尺寸的汽车钢化玻璃具有通用性。寸的汽车钢化玻璃具有通用性。寸的汽车钢化玻璃具有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玻璃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

技术介绍

[0002]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Reinforced glass)属于安全玻璃。钢化玻璃其实是一种预应力玻璃,为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受外力时会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增强玻璃自身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
[0003]汽车玻璃是汽车车身附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起到防护作用。汽车玻璃主要有以下三类: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能承受较强的冲击力。汽车玻璃按所在的位置分为:前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挡风玻璃和天窗玻璃四种;前挡风玻璃国家强制规定必须是夹层玻璃,侧窗玻璃是钢化玻璃,后挡风玻璃一般是带电加热丝的钢化玻璃。
[0004]钢化玻璃是将玻璃先切割成要求尺寸,然后加热到接近软化点的700度左右,再进行快速均匀的冷却而得到的。钢化处理后玻璃表面形成均匀压应力,而内部则形成张应力,使玻璃的抗弯和抗冲击强度得以提高,其强度约是普通退火玻璃的四倍以上。
[0005]钢化玻璃中应力的分布是钢化玻璃的两个表面为压应力,板芯层处于张应力,在玻璃厚度上应力分布类似抛物线。玻璃厚度的中央是抛物线的顶点,即张应力最大处;两侧接近玻璃两表面处是压应力;零应力面大约位于厚度的1/3处。通过分析钢化急冷的物理过程,可知钢化玻璃表面张力和内部的最大张应力在数值上有粗略的比例关系,即张应力是压应力的1/2~1/3。国内厂家一般将钢化玻璃表面张力设定在100MPa左右。
[0006]目前的汽车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为,首先将汽车钢化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点的700度后,将该汽车钢化玻璃放置于位于上下两个冷却风栅之间的退火环上,使得玻璃的上下表面都能在冷却风的作用下实现快速均匀降温,但是用于支撑汽车钢化玻璃的退火环阻挡了与其接触的那部分汽车钢化玻璃与冷却风的接触,使得与退火环相接触的部分汽车钢化玻璃不能在冷却风的作用下实现与位于汽车钢化玻璃其它位置的玻璃同步的快速均匀降温。由于该部分汽车钢化玻璃未能与其他区域的汽车钢化玻璃实现同步降温,使得该位置的汽车钢化玻璃在冷却时沿玻璃厚度方向产生了不均匀、不对称的温度梯度,从而导致汽车钢化玻璃内部存在应力分布不均,进而使生产所得的汽车钢化玻璃有自爆的趋向,甚至有些汽车钢化玻璃在快速冷却阶段就会产生“风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钢化玻璃在快速冷却过程中产生应力分布不均容易导致玻璃自爆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该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能够在汽车玻璃退火时使汽车钢化玻璃表面冷却更均匀,且对不同尺寸的汽车钢化玻璃具有通用性。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所述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包括退火环
本体和冷却孔,其中,
[0009]所述退火环本体呈环形,所述冷却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却孔沿所述退火环本体的内周均布;
[0010]所述退火环本体包括多个呈环形排布的的退火环边,相邻两个所述退火环边之间设置有调整间隙,所述退火环边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支撑轨道,所述退火环边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调节支撑轨道上,且通过滑动所述退火环边能够调整所述退火环本体的尺寸。
[0011]优选地,所述调节支撑轨道设置四个,四个所述调节支撑轨道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调节支撑轨道互相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两对所述调节支撑轨道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
[0012]所述退火环边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退火环边两两相对;所述退火环边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退火环边的所述支撑杆分别可滑动地固接于两个互相平行的所述调节支撑轨道;
[0013]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调节支撑轨道之间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调节支撑轨道滑动的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调节支撑轨道且上端面固接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
[0014]优选地,所述套管上设置有锁紧孔和与所述锁紧孔配合的锁紧螺栓。
[0015]优选地,在所述汽车钢化玻璃能够覆盖的范围内,所述冷却孔为长方形且沿所述退火环本体内周的法线方向延伸;
[0016]所述冷却孔与所述退火环本体的内沿之间最小距离为L,2mm≤L≤5mm。
[0017]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冷却孔之间的间距为H1,所述冷却孔的宽度为H2,则,2mm≤H1≤5mm且2H1≤H2≤3H1。
[0018]优选地,所述退火环本体上还设置有形状不规则的异形冷却孔,所述异形冷却孔设置于所述退火环本体的拐角处,所述异形冷却孔与相邻所述冷却孔之间的距离也为H1。
[0019]优选地,所述退火环本体上还设置有挂布凸柱,所述挂布凸柱垂直于所述退火环本体的侧面且向着远离所述退火环本体的方向延伸,所述挂布凸柱设置多个,多个所述挂布凸柱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挂布凸柱分别均布于所述退火环本体的内周和外周;
[0020]位于所述退火环本体内周的多个所述挂布凸柱和位于所述退火环本体外周的多个所述挂布凸柱交错布置。
[0021]优选地,所述退火环本体的外周的拐角处至少设置三个所述挂布凸柱,所述退火环本体的内周的拐角处至少设置两个所述挂布凸柱。
[002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的表面均布有多个冷却孔,冷却风栅吹出的冷却风能够通过这些冷却孔接触到需要退火处理的汽车钢化玻璃的表面,从而避免了与退火环接触的这部分玻璃因为不能被冷却风直吹而无法与汽车钢化玻璃上的其它区域的玻璃同步降温的问题。
[0023]通过调整退火环边之间的调整间隙可以调整退火环本体的尺寸,使得退火环本体对于不同尺寸的汽车钢化玻璃具有兼容性。
附图说明
[002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5]图1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的示意图;
[0027]图3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调整大小的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的主视图;
[0028]图4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调整大小的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的左视图;
[0029]图5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可调整大小的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的前视图;
[0030]图6是前视图的局部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退火环本体
ꢀꢀꢀꢀꢀꢀꢀꢀꢀꢀꢀꢀꢀꢀꢀꢀꢀꢀꢀꢀ
2挂布凸柱
[0033]3冷却孔
ꢀꢀꢀꢀꢀꢀꢀꢀꢀꢀꢀꢀꢀꢀꢀꢀꢀꢀꢀꢀꢀꢀꢀꢀ
11退火环边
[0034]12调整间隙
ꢀꢀꢀꢀꢀꢀꢀꢀꢀꢀꢀꢀꢀꢀꢀꢀꢀꢀꢀꢀꢀ
31异形冷却孔
[0035]41调节支撑轨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包括退火环本体(1)和冷却孔(3),其中,所述退火环本体(1)呈环形,所述冷却孔(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却孔(3)沿所述退火环本体(1)的内周均布;所述退火环本体(1)包括多个呈环形排布的退火环边(11),相邻两个所述退火环边(11)之间设置有调整间隙(12),所述退火环边(11)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支撑轨道(41),所述退火环边(1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调节支撑轨道(41)上,且通过滑动所述退火环边(11)能够调整所述退火环本体(1)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撑轨道(41)设置四个,四个所述调节支撑轨道(41)两两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调节支撑轨道(41)互相平行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两对所述调节支撑轨道(41)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所述退火环边(11)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退火环边(11)两两相对;所述退火环边(1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杆(42)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退火环边(11)的所述支撑杆(42)互相平行地可滑动地固接于两个互相平行的所述调节支撑轨道(41);所述支撑杆(42)与所述调节支撑轨道(41)之间设置有能够沿所述调节支撑轨道(41)滑动的套管(43),所述套管(43)套设于所述调节支撑轨道(41)且上端面固接于所述支撑杆(42)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钢化玻璃退火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3)上设置有锁紧孔和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根王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信义汽车部件芜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