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安装的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04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安装的基板,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安装浪费大量时间,效率低,安装好基板的平面度低于技术要求等问题。所述的基板用于增材制造,所述的基板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的上安装板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的下安装板与所述的固定孔对应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的上安装板和所述的下安装板通过所述的固定销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板通过固定孔和固定销配合使用,可以使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自动接触,快速且正确的实现基板的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安装的效率低,安装好基板的平面度低于技术要求等问题。度低于技术要求等问题。度低于技术要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安装的基板


[0001]本技术涉及增材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安装的基板。

技术介绍

[0002]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形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和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
[0003]增材制造作为一项战略新兴技术,被誉为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前,我国增材制造技术和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但随着技术向终端制造工艺过渡,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已成为增材制造高效生产的发展方向。
[0004]目前,增材制造过程中,人为参与工作占比大于50%。人为参与直接降低了生产效率。现有技术中的基板一般采用人工安装,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调平,生产效率低,安装好基板的平面度低于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自动安装的基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安装浪费大量时间,效率低,安装好基板的平面度低于技术要求等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可自动安装的基板,所述的基板用于增材制造,所述的基板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的上安装板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的下安装板与所述的固定孔对应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的上安装板和所述的下安装板通过所述的固定销可拆卸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销的一端呈圆柱体与所述的下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为实心的球体结构且端部设置有向一端延伸的凹槽,形成可收缩变形的鸭嘴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体的高度与上安装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大于球体的半径且小于球体的直径,且所述的凹槽将球体分为左右相互对称的两部分。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可收缩变形的鸭嘴结构由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安装板与所述的下安装板均为正方形。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安装板还设置有吸盘槽,吸盘槽的中心与上安装板的中心重合,所述的下安装板与所述的吸盘槽对应设置有凸起的吸盘,所述的吸盘和所述的吸盘槽配合使用,以使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密切咬合。
[0013]进一步的,吸盘槽的直径为上安装板或下安装板单边长的2/5~3/5。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的上安装板的四个对称角上,且固定孔的中心距上安装板的两个相邻边的距离相同。
[0015]进一步的,固定孔的中心距上安装板的两个相邻边的距离为固定孔直径的2~3倍。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安装板和所述的下安装板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18](1)本技术的基板通过固定孔和固定销配合使用,可以使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自动接触,快速且正确的实现基板的安装,解决了人工安装的效率低,重复安装,安装好基板的平面度低于技术要求等问题;
[0019](2)本技术在上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吸盘槽,下安装板上对应设置有吸盘,吸盘槽和吸盘配合使用,进一步增加了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密切咬合,使得基板更加平整;
[0020](3)本技术的固定销采用可收缩变形的鸭嘴结构,在安装基板时可收缩变形的鸭嘴结构插入到固定孔中,当分离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时,通过鸭嘴结构的收缩可以使固定销从固定孔中脱离,并且本技术的安装基板可以重复使用,不会变形,且精度较高。
[0021]本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内容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文字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2]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3]图1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上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下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中提供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安装好后一个固定销与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
上安装板、11

固定孔、12

吸盘槽、2

下安装板、21

固定销、22

吸盘、211

可收缩变形的鸭嘴结构、212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安装的基板,所述的基板用于增材制造,所述的基板包括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2,所述的上安装板1与所述的下安装板2的轮廓尺寸相同,所述的上安装板1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1,所述的下安装板2与所述的固定孔11对应设置有固定销21,所述的上安装板1和所述的下安装板2通过所述的固定销21可拆卸连接。
[0031]本实施例中的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2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三维建模软件对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2进行设计而成。在安装基板时,将固定销21直接插入固
定孔11中,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2实现固定;将固定销21从固定孔11中拔出时,即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2分离。固定孔11和固定销21配合使用,固定销21的最大直径与固定孔11内径匹配精度为
±
0.2mm,可以使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2的自动接触,快速且正确的实现基板的安装,解决了人工安装的效率低,重复安装,精准度低等问题。
[0032]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的固定销21的一端呈圆柱体与所述的下安装板2连接,另一端为实心的球体结构且端部设置有向一端延伸的凹槽212,形成可收缩变形的鸭嘴结构211,当使用外力挤压可收缩变形的鸭嘴结构211时,固定销21从固定孔11中脱离,进而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2分离。所述的圆柱体的高度与上安装1的厚度相同,这样可以使上安装板1和下安装板2安装后密切咬合,基板更加平整,所述的凹槽212的深度大于球体的半径且小于球体的直径,这样可以利于鸭嘴结构211的收缩变形,进而固定销21和固定孔11可以轻松的安装和拆卸,且所述的凹槽211将球体分为左右相互对称的两部分。
[0033]具体的,所述的可收缩变形的鸭嘴结构211可以由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
[0034]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安装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用于增材制造,所述的基板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的上安装板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的下安装板与所述的固定孔对应设置有固定销,所述的上安装板和所述的下安装板通过所述的固定销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安装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销的一端呈圆柱体与所述的下安装板连接,另一端为实心的球体结构且端部设置有向一端延伸的凹槽,形成可收缩变形的鸭嘴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可自动安装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体的高度与上安装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的凹槽的深度大于球体的半径且小于球体的直径,且所述的凹槽将球体分为左右相互对称的两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动安装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收缩变形的鸭嘴结构由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或不锈钢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安装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照雯吉付兴崔朝兴陈润平刘煜魏振河张帅张春虎刘程程陈荣焦世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