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97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钟表,其具有耐静电性且能够减小螺旋弹簧在壳体的内部所占的体积。钟表(1)具备:表盘(5),其在俯视观察时具有表面为非导电性的中央部(21)和设置于中央部(21)的外周且表面为导电性的外周部(22);以及壳体(3),其与外周部(22)导通,并且与后盖(17)导通。通。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钟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钟表。

技术介绍

[0002]在佩戴手表时,静电有时会从外部向表盘传播。如果该静电在电路块上带电,则有可能破坏集成电路。需要将表盘的静电不通过电路块而去除到钟表的外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表盘的静电流向后盖的结构的钟表。由此,在底板、壳体、电路基板上形成有在底板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在贯通孔中设置有螺旋弹簧。螺旋弹簧将表盘和后盖连接成导通状态。表盘的静电通过螺旋弹簧流向后盖。
[0003]多功能的手表收纳于壳体的内部的部件较多。因此,壳体变大,因此手臂较细的人难以佩戴。即使是非多功能的手表,也要求小型的手表。在使手表小型化时,需要减小占据外壳内部的部件的体积。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

230065号公报
[0005]在专利文献1的钟表中,在壳体的内部配置有供静电流动的螺旋弹簧。在壳体的内部需要确保螺旋弹簧所占的容积。在使手表小型化时或使功能为多功能时,必须减小导通表盘和后盖的部件的体积。期望具有耐静电性且能够减小螺旋弹簧在壳体的内部所占的体积的钟表的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钟表具备:表盘,其在俯视观察时具有表面为非导电性的中央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央部的外周且表面为导电性的外周部;以及壳体,其与所述外周部导通,并且与后盖导通。
[0007]在钟表中,进入表盘的静电通过与所述表盘的外周部导通的壳体而流向后盖。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的内部构造的示意侧剖视图。
[0009]图2是表示表盘的构造的示意俯视图。
[0010]图3是表示表盘的构造的示意侧视图。
[0011]图4是用于说明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视图。
[0012]图5为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示意侧截面。
[0013]图6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表盘的构造的示意俯视图。
[0014]图7是表示表盘的构造的示意俯视图。
[0015]图8是用于说明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视图。
[0016]图9为用于对第四实施方式的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视图。
[0017]图10为用于对第五实施方式的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视图。
[0018]图11为用于对第六实施方式的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视图。
[0019]图12为用于对第七实施方式的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视图。
[0020]图13为用于对第八实施方式的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视图。
[0021]图14为用于对第九实施方式的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视图。
[0022]图15为用于对第十实施方式的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视图。
[0023]图16为用于对第十一实施方式的表盘与壳体导通的构造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视图。
[0024]图17是用于说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表盘的构造的示意侧视图。
[0025]标号说明
[0026]1、31、38、51、58、62、66、74、81、85、88:钟表;3、32、46、52、82:壳体;5、39、67、75、89、98:表盘;17:后盖;21:中央部;22:外周部;23:涂装膜;25、92:金属膜;33、45、69、77、93:导通部;46a、82a:第一凸部;53、59、63、71、78、90:第一部件;63a:第二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第一实施方式
[0028]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钟表的特征性的例子进行说明。根据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钟表进行说明。
[0029]如图1所示,钟表1是手表。在钟表1的图中上侧,防风板2配置于壳体3。将钟表1的厚度方向的防风板2侧设为Z正方向。将钟表1的12点方向设为X正方向。将钟表1的9点方向设为Y正方向。
[0030]防风板2经由第一衬垫4而固定于壳体3。防风板2由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在防风板2的Z负方向上配置有表盘5。而且,在表盘5与防风板2之间配置有时针6、分针7以及秒针8。操作者能够通过防风板2观察时针6、分针7、秒针8。在表盘5上配置有刻度。操作者观察时针6、分针7、秒针8相对于刻度的位置来获知当前的时刻。
[0031]在表盘5的Z负方向上配置有机芯9和电池11。机芯9具有底板12。底板12与表盘5对置配置。在底板12配置有马达13以及轮系14。机芯9具备驱动马达13的电路基板15。电路基板15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石英振子、分频电路以及马达驱动电路等。钟表1是石英钟表。当静电在电路基板15中流动时,CPU等电路元件有可能被破坏。需要抑制静电在电路基板15中流动。
[0032]电路基板15控制马达13的旋转速度。马达13的转矩传递到轮系14。在图中中央,轮系14的指针轴14a向Z正方向突出并贯穿表盘5。在突出的指针轴14a上安装有时针6、分针7、秒针8。电路基板15通过马达13和轮系14使时针6、分针7、秒针8旋转而控制各针所示刻度的
位置。
[0033]在机芯9的X方向和Y方向的外周配置有引导框16。引导框16位于壳体3与机芯9之间。当从X方向和Y方向对钟表1施加冲击时,引导框16吸收冲击。引导框16降低施加于机芯9的冲击。
[0034]在壳体3的Z负方向配置后盖17。在后盖17与壳体3之间配置有第二衬垫18。第二衬垫18防止水分进入钟表1的内部。
[0035]如图2和图3所示,表盘5的外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是圆板状。在表盘5的中央配置有供指针轴14a贯通的中央孔5a。在表盘5的外周配置有4个凹部5b。凹部5b用于表盘5相对于壳体3的对位。
[0036]表盘5具有导电性的基板19。基板19具有第一面19a和第二面19b。第一面19a是防风板2侧的面。第二面19b是机芯9侧的面。表盘5具有中央部21和外周部22。中央部21在俯视时设置于基板19的第一面19a的中央。外周部22设置于中央部21的外周。外周部22包括第一面19a、第二面19b以及侧面19c。在从防风板2侧观察的表盘5的俯视图中,外周部22与壳体3重叠。
[0037]表盘5在中央部21具有涂装膜23。涂装膜23是树脂膜。涂装膜23通过在第一面19a上涂布树脂材料并使其干燥而形成。涂布方法可使用胶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各种印刷方法。在涂装膜23上配置刻度24。涂装膜23为非导电性的。因此,中央部21的表面为非导电性的。表盘5的非导电性的中央部21由涂装膜23实现。
[0038]根据该结构,表盘5在中央部21具有涂装膜23。涂装膜23能够实施任意的涂装,能够提高表盘5的设计性。
[0039]表盘5在外周部22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钟表具备:表盘,其在俯视观察时具有表面为非导电性的中央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央部的外周且表面为导电性的外周部;以及壳体,其与所述外周部导通,并且与后盖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钟表具有使所述外周部与所述壳体导通的导通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外周部导通的第一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钟表具备与所述外周部导通的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壳体导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钟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笃志向出翔贵原贤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