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缆穿心打捞的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91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缆穿心打捞的接头,涉及电缆穿心打捞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连接井眼处截断的电缆,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快速接头和固定安置板,上接头与井外电缆连接,下接头与井内电缆连接,快速接头连接在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快速接头上设有环状限位件,环状限位件设置在快速接头靠近上接头的一侧,固定安置板上设有形状与环状限位件适配的套接孔,解决了电缆穿心打捞中途暂停检查时,接头受力较大,电缆和一起容易产生下滑和摇晃和水平位移问题,防止井下电缆下滑和摇晃。防止井下电缆下滑和摇晃。防止井下电缆下滑和摇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缆穿心打捞的接头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穿心打捞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缆穿心打捞的接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定向井、大斜度井、超深井的增加,由于井眼的复杂性和钻井工程设计的局限性,尤其是目前钻井队为了节约资金,泥浆处理不好,造成仪器、电缆遇卡的几率不断增加。当用电缆不能正常地将仪器解卡时,就需要穿心打捞将仪器完好的捞出,特别是对于贵重仪器(如:核磁共振、声电成像仪器等)、带有放射源的仪器,如果打捞措施得当,就会大大减少各方的经济损失;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电缆、仪器的损坏或是增加作业时间,但在穿心打捞的过程中,需要将电缆和仪器一起拉出,一般使用连续的接头连接地面上的电缆和井内的电缆,通过绞车将电缆和仪器一起拉出,一般电缆长度较长,井内干扰多,因此在拉动过程中需要随时检查和清理井口,此时绞车停止拉动,下端的电缆和仪器重量将全部由接头承受,现有的接头已经有不少加固技术,但在停止拉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接头位置不宜固定,电缆很容易出现下滑和水平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了电缆穿心打捞中途暂停检查时,接头受力较大,电缆和一起容易产生下滑和摇晃和水平位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固定连接板的接头,该接头可以通过固定连接板进行限位固定,固定连接板可以承受井下电缆和仪器的重量,防止井下电缆下滑和摇晃。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适用于电缆穿心打捞的接头,用于连接井眼处截断的电缆,包括上接头、下接头、快速接头和固定安置板,所述上接头与井外电缆连接,所述下接头与井内电缆连接,所述快速接头连接在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所述快速接头上设有环状限位件,所述环状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快速接头靠近所述上接头的一侧,所述固定安置板上设有形状与所述环状限位件适配的套接孔;
[0006]在石油测井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井身结构复杂,井壁不稳定,套管容易受损变形等各种因素造成井眼限制,造成井下仪器或电缆遇卡,当多次拉动都无法移动,仪器或电缆难以回收时,就需要进行穿心打捞,穿心打捞的大致过程是,先在高出转盘水平面约两米(7英尺)处做记号,如果是斜井可适当增加到2.5

3米,然后在标记处切断电缆,将电缆末端全部通过地滑轮、天滑轮,然后下放到钻台上,然后需要使用到连接井上和井下电缆的接头,在打捞的过程中,接头往往需要承受仪器的大部分重力。
[0007]该方案中的接头是用于打捞时连接电缆的,与其他接头不同的是,该接头分为四个部分组成,包括上下两端用于连接电缆的上接头和下接头,还包括位于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的快速接头和固定安置板,所述固定安置板通过套接孔连接在所述环状限位件的
表面,在穿心打捞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斜井之中,绞车拉动的井外电缆一般无法直接将仪器打捞出,在拉动电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清理井口,检查井壁内部的情况,防止拉动过快而破坏仪器和井壁,此时电缆未移动,接头将会承受井下的电缆和仪器重量,此时由于电缆较长,接头未固定,容易出现晃动或者打滑,造成仪器损坏或掉落,所述固定安置板则可以夹持在快速接头上,在未使用,或者停止作业时,所述固定安置板可以承担井下电缆和仪器的重量,将接头固定在某个位置,防止电缆和接头打滑或摇晃。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安置板内部还设有受力孔,所述环状限位件朝向所述上接头的方向设有受力部件,所述受力部件与受力孔的形状适配,该受力部件主要用于承受挤压力,当所述固定安置板夹持在快速接头上时,接头受到向下的拉力,所述受力部件和受力孔低靠,将重力传递到所述固定安置板上,限制接头下滑和晃动;
[0009]所述固定安置板内部还设有定位孔,所述环状限位件朝向所述下接头的方向设有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与定位孔的形状适配,所述定位部件位于套接孔的下侧,可以在安装所述固定安置板起到定位和限制的作用,防止所述固定安置板和所述快速接头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0010]优选的,所述上接头包括上部锥套,所述上部锥套的下端与所述环状限位件连接,所述上接头还包括上套口,所述上套口设置在所述上部锥套的表面,井外的电缆可以将切断处连接到所述上部锥套上,同时上套口包裹在所述锥套和电缆的连接处,形成牢靠的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下接头包括接头主体和下部锥套,所述下部锥套的上端与所述接头主体连接,所述下接头还包括下套口,所述下套口设置在所述下部锥套的表面,所述下接头用于连接井下的电缆,其连接原理与所述上接头与井外电缆的连接原理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快速接头包括与所述上接头连接的公卡扣,所述快速接头还包括与所述下接头连接的母卡扣,所述公卡扣与母卡扣形状适配,所述红卡扣和母卡扣组成的快速接头可以便捷地进行连接和解除,公母卡扣的连接稳定性较好,但长时间使用,公母卡扣之间可能会产生磨损变形,因此公母卡扣在受损后应该及时更换。
[0013]优选的,所述套接孔内还安装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上端的形状与所述环状限位件适配,用于加固快速接头与固定安置板,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安置板的两侧还设有控制把手,便于安装和拆卸过程中使用者持握和施力。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电缆穿心打捞的过程中,在未下钻或者需要进行井口清理和检查时,该接头可以通过固定连接板进行限位固定,固定连接板承受井下电缆和仪器的重量,防止井下电缆下滑和摇晃。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接头的分解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固定安置板的结构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固定安置板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1]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2]1‑
上接头;11

上部锥套;12

上套口;2

下接头;21

下部锥套;22

下套口;23

接头主体;3

快速接头;31

公卡扣;32

母卡扣;4

环状限位件;41

受力部件;42

定位部件;5

固定安置板;51

套接孔;52

受力孔;53

定位孔;54

加固块;55

控制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缆穿心打捞的接头,用于连接井眼处截断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所述上接头(1)与井外电缆连接;下接头(2),所述下接头(2)与井内电缆连接;快速接头(3),所述快速接头(3)连接在所述上接头(1)和下接头(2)之间,所述快速接头(3)上设有环状限位件(4),所述环状限位件(4)设置在所述快速接头(3)靠近所述上接头(1)的一侧;固定安置板(5),所述固定安置板(5)上设有形状与所述环状限位件(4)适配的套接孔(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缆穿心打捞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置板(5)内部还设有受力孔(52),所述环状限位件(4)朝向所述上接头(1)的方向设有受力部件(41),所述受力部件(41)与受力孔(52)的形状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缆穿心打捞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安置板(5)内部还设有定位孔(53),所述环状限位件(4)朝向所述下接头(2)的方向设有定位部件(42),所述定位部件(42)与定位孔(53)的形状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电缆穿心打捞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1)包括上部锥套(11),所述上部锥套(11)的下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立陈梅吴述林张潇月李飞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京川大正油田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