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布料装置及燃煤输送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3659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布料装置及燃煤输送线,污泥布料装置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且能够过滤处理污泥的过滤仓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仓下方并与所述出口相连通的布料仓;所述布料仓的底部设有多个布料管以用于将污泥布设至燃煤输送带上的燃煤中,所述布料仓内设有防沉积单元,所述防沉积单元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布料仓中的污泥引导至所述多个布料管的上端管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沉积单元避免了污泥在布料仓的底部淤积,进而避免了布料管的上端管口发生堵塞的问题,以及,通过设置防沉积单元减少了现有布料器因缺少下料压力,导致污泥掉落在燃煤表层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布料装置及燃煤输送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布料装置及燃煤输送线。

技术介绍

[0002]污泥是一种包含各种微生物及有机、无机颗粒的高含水絮状物,其处理方式包括填埋、堆肥和焚烧等。随着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将污泥处理与燃煤发电技术相结合,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污泥减量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方式。具体的,通过污泥掺烧的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污泥中有机质的热量,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燃煤电厂的锅炉本身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焚烧设备,通过利用锅炉的高温炉膛,大幅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减少了碳排放,实现了污泥的减量无害化处理。
[0003]传统的污泥掺烧系统包括设置在燃煤输送带上方的布料器,该布料器包括能够储存污泥的储料仓,储料仓的底部设置多个下料孔供污泥下落至燃煤输送带上,和燃煤一起进入锅炉燃烧。然而在实际使用时,现有的布料器存在诸多缺陷:1)现有布料器底部的下料孔虽多却无法充分利用,实际仅使用1

4个下料孔,造成在燃煤输送带的不同位置下料,进而导致污泥和燃煤掺混不均的问题;2)现有布料器布设的污泥落在燃煤表面,容易造成空气污染;3)现有的布料器不便于日常检查处理污泥中的杂物;4)现有的布料器无法根据污泥含水量的不同来调整下料量;5)现有的布料器缺少防沉积设计,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污泥沉积堵塞下料孔的问题;6)现有的布料器缺少冲洗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布料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污泥布料装置的燃煤输送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泥布料装置,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且能够过滤处理污泥的过滤仓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仓下方并与所述出口相连通的布料仓;所述布料仓的底部设有多个布料管以用于将污泥布设至燃煤输送带上的燃煤中,所述布料仓内设有防沉积单元,所述防沉积单元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布料仓中的污泥引导至所述多个布料管的上端管口处。
[0007]可选地,所述防沉积单元为设置在所述布料仓仓底处的凸块,所述凸块的表面设置为自上而下逐渐靠近所述布料仓仓壁的弧形结构;可选地,所述凸块的高度为90

110mm。
[0008]可选地,所述防沉积单元为布置在所述布料仓内的多个引导管,所述多个引导管的管径设置为自上而下逐渐缩小,所述多个引导管的下端一一对应地连接至所述多个布料管的上端管口。
[0009]可选地,所述引导管的大管径端与小管径端的管径之比为(3

5):1。
[0010]可选地,多个所述布料管间隔布置在所述布料仓的底部,多个所述布料管上分别设有第一电动阀门以用于控制污泥的布料量。
[0011]可选地,所述过滤仓内设有倾斜布置的排杂篦子,邻近所述排杂篦子低位端的所述过滤仓上连接有排杂管道以用于排出自所述排杂篦子滤出并引导而来的杂物,所述排杂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动阀门以用于控制所述排杂管道的通断。
[0012]可选地,位于所述排杂篦子下方的所述过滤仓内设有倾斜布置的过滤板;邻近所述过滤板低位端的所述过滤仓上设有检查孔。
[0013]可选地,位于所述排杂篦子上方的所述过滤仓上连接有冲洗水管以用于冲洗所述过滤仓。
[0014]可选地,所述进口处设有第三电动闸门以用于控制污泥的进料量。
[0015]可选地,所述污泥布料装置还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进口,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设有泵以用于将污泥泵入所述过滤仓。
[001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燃煤输送线,所述燃煤输送线具有上述的污泥布料装置。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过滤仓对污泥进行过滤处理,去除了污泥中的杂物,避免杂物堵塞布料管造成布料不畅的问题,进一步利用防沉积单元将过滤后的污泥引导至多个布料管的上端管口处,有效地避免了污泥在布料仓的底部淤积,进而避免了布料管的上端管口发生堵塞的问题;此外,由于防沉积单元的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布料管的可布置空间,但是显著提升了布料仓仓底处污泥的压力,使得污泥更容易冲入燃煤的内部,避免掉落在燃煤表面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布料仓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排杂篦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污泥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燃煤输送带;2、燃煤;10、过滤仓;11、进口;111、第三电动闸门;12、出口;13、排杂篦子;14、排杂管道;141、第二电动阀门;15、过滤板;16、检查孔;17、冲洗水管;171、第四电动闸门;20、布料仓;21、引导管;30、布料管;31、第一电动阀门;40、凸块;50、进料管;60、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1]如前所述,结合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污泥布料装置,所述污泥布料装置包括具有进口11和出口12且能够过滤处理污泥的过滤仓10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仓10下方并与所述出口12相连通的布料仓20;所述布料仓20的底部设有多个布料管30以用于将污泥布设至燃煤输送带1上的燃煤2中,所述布料仓20内设有防沉积单元,所述防沉积单
元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布料仓20中的污泥引导至所述多个布料管30的上端管口处。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泥布料装置,有效减少了污泥连续布料过程中的堵塞故障,确保了污泥布料装置的稳定运行。通过过滤仓10对污泥进行过滤处理,去除了污泥中的杂物,避免了污泥中的杂物堵塞布料管30造成布料不畅的问题;进一步通过在布料仓20内设置防沉积单元,利用防沉积单元将过滤后的污泥引导至多个布料管30的上端管口处,有效地避免了污泥在布料仓20的底部产生淤积,进而避免了布料管30的上端管口发生堵塞的问题;此外,由于防沉积单元的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布料管30的可布置空间,但是显著提升了布料仓20仓底处污泥的压力,使得污泥更容易冲入燃煤2的内部,避免掉落在燃煤2表面造成空气污染的问题。
[002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防沉积单元的作用是将布料仓20中的污泥引导至多个布料管30的上端管口处,从而避免污泥在布料仓20的仓底处淤积而逐渐堵塞布料管30上端管口的问题。所述防沉积单元可采用任意适当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所述防沉积单元为设置在所述布料仓20仓底处的凸块40,所述凸块40的表面设置为自上而下逐渐靠近所述布料仓20仓壁的弧形结构;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凸块40的表面设置为弧形结构,污泥不易发生淤积,容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沿弧形表面向下滑落;进一步的,由于凸块40的表面自上而下逐渐靠近布料仓20的仓壁,从而能够配合布料仓20的内壁将污泥引导至布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口(11)和出口(12)且能够过滤处理污泥的过滤仓(10)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仓(10)下方并与所述出口(12)相连通的布料仓(20);所述布料仓(20)的底部设有多个布料管(30)以用于将污泥布设至燃煤输送带(1)上的燃煤(2)中,所述布料仓(20)内设有防沉积单元,所述防沉积单元设置为能够将所述布料仓(20)中的污泥引导至所述多个布料管(30)的上端管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积单元为设置在所述布料仓(20)仓底处的凸块(40),所述凸块(40)的表面设置为自上而下逐渐靠近所述布料仓(20)仓壁的弧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40)的高度为90

1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积单元为布置在所述布料仓(20)内的多个引导管(21),所述多个引导管(21)的管径设置为自上而下逐渐缩小,所述多个引导管(21)的下端一一对应地连接至所述多个布料管(30)的上端管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21)的大管径端与小管径端的管径之比为(3

5):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布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布料管(30)间隔布置在所述布料仓(20)的底部,多个所述布料管(30)上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忠彭志刚李德超刘莹张超郭锦涛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