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以及BN纤维技术

技术编号:369341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氮化硼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以及BN纤维,低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下,以聚硼氮烷为有机前驱体原料,加入硅油后得到原纤维;将原纤维置于反应气氛炉中,通入反应气,在加热条件下对原纤维进行预处理;在氨气气氛下,对预处理后的原纤维进行第一级加热处理;在氮气气氛下,对第一级加热处理后的原纤维进行第二级加热处理,得到BN纤维。本技术方案能够使无定形的BN向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以及BN纤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氮化硼纤维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以及BN纤维。

技术介绍

[0002]氮化硼(BN)纤维在耐高温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制备耐高温的特殊电解材料和电子制造耐性材料、耐高温的润滑剂、添加剂、导热添加剂等,还可用作脱模剂的添加剂,是一种优良的耐高温材料。还因其介电性能优异、高温力学性能稳定和损耗角正切小等优点,BN纤维成为新一代耐高温透波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最佳增强体纤维之一。
[0003]现有的BN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为两类,一类是化学转化法,另一类是有机前驱体转化法,但由于BN纤维的结晶温度为1700~2000℃,无论是化学转化法还是有机前驱体转化法,烧结温度都需达到较高程度才能使BN结晶,导致了能耗以及制备成本较高,严重限制了BN纤维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如何降低BN纤维的结晶温度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下,以聚硼氮烷为有机前驱体原料进行熔融纺丝,加入硅油后得到原纤维;所述保护气氛为氮气;将原纤维置于反应气氛炉中,通入反应气,在加热条件下对原纤维进行预处理;在氨气气氛下,对预处理后的原纤维进行第一级加热处理;在氮气气氛下,对第一级加热处理后的原纤维进行第二级加热处理,得到BN纤维。
[000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硅油的上油量为200~800μl/min。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通入所述反应气之前,对反应气氛炉进行抽真空处理,并置换2~4次反应气。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气包括氮气和干燥空气,反应气中所述氮气与干燥空气的流量比为1:(0.2~0.8)立方米每小时。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处理的加热条件为:以2~1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温至110~130℃,保温20~60min,保温结束后在氮气气氛下降温至室温。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级加热处理为:以0.5~2℃/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温至900~1100℃,对预处理后的原纤维保温2~5h。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级加热处理为:以2~5℃/min的升温速率,由第一级加热处理的保温温度升温至1300~1450℃,对第一级加热处理后的原纤维保温0.5~3h。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氨气的流量为1~3立方米每小时,所述氮气的流量为1~3立方米每小时。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制备方法中所用到的氨气和氮气的纯度均为99.999%~100%。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BN纤维,所述BN纤维由上述任一所述的低温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BN纤维的氧含量为1.5~3.8wt%,介电常数为3.1~4.1,介电损耗为0.0031~0.0095。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加入硅油作为拉丝集束剂,解决了BN纤维在纺丝过程中发生静电和集束性较差的问题。通过调整反应气氛炉中的气氛组成,引入了氧气参与反应,在预处理过程中氧气与碳结合生成CO或CO2气体,能够促进碳的脱除,进而有利于降低BN纤维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0016]硅油物理渗透进BN纤维的内部,为BN纤维提供了硅源,在第一级加热处理阶段,硅、氧气可以与原纤维形成Si

O

B结构,Si

O

B结构能够与BN形成固溶体,使其晶格畸变而得到活化,从而降低BN的结晶温度。Si

O

B结构还有助于无定形的BN向h

BN转变,在1400℃左右即可形成更为完整的BN晶粒,其结晶度可达到93.7%,结晶效果较好。
[0017]在第一级加热处理阶段进行无机化处理,使氨气与B

O键反应生成NO和H2O,实现了氧的部分脱除,使氨气与原纤维中的B

NHCH3反应生成CH3NH2气体,实现碳的脱除;在第二级加热处理阶段进行陶瓷化处理,使原纤维在高温下结晶、晶粒长大,并使剩余的氧在高温下脱除,得到BN纤维。通过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低能高效地大规模生产BN陶瓷纤维,促进BN陶瓷纤维的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制备的BN纤维的电镜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和对比例2制备得到的BN纤维的X射线衍射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和对比例3制备得到的BN纤维的X射线衍射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BN纤维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以聚硼氮烷为有机前驱体原料进行熔融纺丝,以200μl/min的上油量加入苯基硅油作为集束剂,获得BN原纤维。
[0024]步骤2:将BN原纤维置于反应气氛炉中,对反应气氛炉进行抽真空处理,并置换2次反应气,然后通入包括高纯氮气和干燥空气的反应气,其中高纯氮气与干燥空气的流量比为1:0.2立方米每小时;在加热条件下对BN原纤维进行预处理,所述加热条件为:以2℃/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温至110℃,保温60min,保温结束后在氮气气氛下降温至室温。
[0025]步骤3:在氨气气氛下,对预处理后的原纤维进行第一级加热处理,其中氨气的流
量为1立方米每小时,第一级加热处理为:以0.5℃/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温至900℃,并保温5 h。
[0026]步骤4:在氮气气氛下,对第一级加热处理后的原纤维进行第二级加热处理,其中氮气的流量为1立方米每小时,第二级加热处理为:以2℃/min的升温速率,由900℃升温至1300℃,并保温3h,得到BN纤维。
[0027]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BN纤维在1300℃的结晶度达到91.64%,氧含量为2wt%,1600℃下测得的介电常数为3.2,介电损耗为0.0034。
[0028]对比例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1:以1.5ml/min的上油量加入苯基硅油。
[0029]本对比例制备得到的BN纤维在1300℃的结晶度达到92.23%,引入的O与B和Si以B

O和Si

O的形式存在,本对比例虽然可以促进BN纤维的结晶,但Si含量增多后在高温阶段形成SiO2,会导致氧的脱除更加困难,导致本对比例中纤维的氧含量为4.26%,介电常数为2.76,介电损耗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保护气氛下,以聚硼氮烷为有机前驱体原料,加入硅油后得到原纤维;将原纤维置于反应气氛炉中,通入反应气,在加热条件下对原纤维进行预处理;在氨气气氛下,对预处理后的原纤维进行第一级加热处理;在氮气气氛下,对第一级加热处理后的原纤维进行第二级加热处理,得到BN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的上油量为200~800μl/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入所述反应气之前,对反应气氛炉进行抽真空处理,并置换2~4次反应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气包括氮气和干燥空气,反应气中的所述氮气与干燥空气的流量比为1:(0.2~0.8)立方米每小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N纤维的低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的加热条件为:以2~10℃/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学礼丁伟宸徐浩南李茹王玉娇王重海吕锋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