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332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在油田划分层系后,对于极差较大的储层,针对不同层系主要采用“多级调剖+调驱/调驱”的注入方式,一来可以对高渗层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差,二来可以增加微球在深部运移时的阻力因子,充分动用该层系内各小层,最大程度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宏观调剖,深部调驱”两者结合能够有效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改善油水流度比,实现深部调驱,大大提高了注水开发效果,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而提高原油采收率。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采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田的驱动类型关系到开发方式的选择问题,根据石油储藏情况,从而决定靠什么力量(天然能量或人工保持压力)开发油田;水压驱动油田,利用边缘高压水的能量,最终采收率最高,可达50—30%;;气压驱动油田,由气体以气顶形式能量作用推动原油流向井底,最终采收率为40—50%;溶解气驱动油田,从油层分离出的气体膨胀使原油流向井底,最终采收率仅15—30%;弹性驱动油田,受岩石压力,石油压缩,利用油层压力降低的力量,使油体膨胀流向井底;;重力驱动油田,原油靠本身重力作用流向井底。
[0003]当油田受断层切割和砂体分布影响,油田多为断块油藏,含油层段多,为提高单井产能,面对此类油藏,所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划分层系开发,该种解决方法忽略一个本质问题:当该层系极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大极差下由于高渗层干扰,无法建立足够的驱替压差,相对低渗层难以动用;层系间无论怎样组合,单层采出程度都较低,导致目标储层剩余油含量较多;加之水体长期冲刷将会进一步加剧储层内部矛盾,严重制约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该方法针对不同层系主要采用“多级调剖+调驱/调驱”的注入方式,充分动用该层系内各小层,最大程度发挥作用;/>[0006]具体工艺方法及步骤如下:
[0007]①
根据目标井组当前产吸剖面和PI值压降曲线测试数据,确定目标储层概况;
[0008]②
以物理模拟实验数据为基础,模拟实际储层渗透率及非均质程度;
[0009]③
以非均质储层均衡驱替为出发点,调剖体系分阶段注入,逐步提高驱替压差,最大程度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波及效果;
[0010]④
建立渗透率水平和极差条件下的驱动压力增值与各层分流程度的关系;
[0011]⑤
针对不同质量浓度分散型微球调驱体系对不同物性储层的调控效应,建立阻力形成阻隔分流,从而确定各小层吸液水平、不同渗透层封堵压力与模拟水的注入量;
[0012]⑥
依据现场实际调控层渗透率确定调驱浓度,并依据拟扩大波及层渗透率水平,确定实际调控层需要建立的阻力系数,进而指导现场实施注入量。
[0013]优选的,所述实际调控层为高渗透层,所述波及层为低渗透层。
[0014]优选的,所述多级调剖针对无法建立足够驱替压差的储层,兼顾大孔道治理和中低渗透层深部液流转向技术需求。
[0015]优选的,随渗透率极差不断增加,压力响应逐渐降低,对调剖体系分阶段注入,逐步提高驱替压差,提高低渗透层的动用程度。
[0016]优选的,针对渗透率1000mD储层,采用1000

4000ppm聚合物微球调控,阻力效应对浓度相应敏感,实施过程依据阻力系数调控浓度,按照50ppm步长调控浓度。
[0017]优选的,针对渗透率2000mD储层,采用1000

4000ppm聚合物微球调控,阻力效应对浓度相应敏感度不高,实施过程依据阻力系数调控浓度,按照100ppm步长调控浓度。
[0018]优选的,针对渗透率3000mD以上的储层,调驱前进行凝胶调剖与充分调剖技术组合实施。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20]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在油田划分层系后,对于极差较大的储层,针对不同层系主要采用“多级调剖+调驱/调驱”的注入方式,一来可以对高渗层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差,二来可以增加微球在深部运移时的阻力因子,充分动用该层系内各小层,最大程度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宏观调剖,深部调驱”两者结合能够有效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改善油水流度比,实现深部调驱,大大提高了注水开发效果,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极差5时压力增值与分流率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极差10时压力增值与分流率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极差15时压力增值与分流率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不同极差下高低渗透层分流率比值与压力增值的关系图;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渗透率1000mD下不同微球浓度的阻力因子与PV数的关系图;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渗透率2000mD下不同微球浓度的阻力因子与PV数的关系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渗透率3000mD下不同微球浓度的阻力因子与PV数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针对不同层系主要采用“多级调剖+调驱/调驱”的注入方式,充分动用该层系内各小层,最大程度发挥作用;
[0030]具体工艺方法及步骤如下:
[0031]①
根据目标井组当前产吸剖面和PI值压降曲线测试数据,确定目标储层概况;
[0032]②
以物理模拟实验数据为基础,模拟实际储层渗透率及非均质程度;
[0033]③
以非均质储层均衡驱替为出发点,调剖体系分阶段注入,逐步提高驱替压差,最大程度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波及效果;
[0034]④
建立渗透率水平和极差条件下的驱动压力增值与各层分流程度的关系;
[0035]⑤
针对不同质量浓度分散型微球调驱体系对不同物性储层的调控效应,建立阻力形成阻隔分流,从而确定各小层吸液水平、不同渗透层封堵压力与模拟水的注入量;
[0036]⑥
依据现场实际调控层(高渗透层)渗透率确定调驱浓度,并依据拟扩大波及层(低渗透层)渗透率水平,确定实际调控层需要建立的阻力系数,进而指导现场实施注入量。
[0037]多级调剖针对无法建立足够驱替压差的储层,兼顾大孔道治理和中低渗透层深部液流转向技术需求,调剖注重对压力的响应(见附图1

4),调驱注重对深部运移的影响(见附图5

7),两者结合能够获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0038]从图1

3可以看出,随渗透率极差不断增加,压力响应逐渐降低,为了保持调剖体系在高渗层内均衡推进,因此对调剖体系分阶段注入,逐步提高驱替压差,提高低渗透层的动用程度(见图4)。
[0039]聚合物微球调控后渗透率变化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不同层系主要采用“多级调剖+调驱/调驱”的注入方式,充分动用该层系内各小层,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具体工艺方法及步骤如下:

根据目标井组当前产吸剖面和PI值压降曲线测试数据,确定目标储层概况;

以物理模拟实验数据为基础,模拟实际储层渗透率及非均质程度;

以非均质储层均衡驱替为出发点,调剖体系分阶段注入,逐步提高驱替压差,最大程度提高储层动用程度和波及效果;

建立渗透率水平和极差条件下的驱动压力增值与各层分流程度的关系;

针对不同质量浓度分散型微球调驱体系对不同物性储层的调控效应,建立阻力形成阻隔分流,从而确定各小层吸液水平、不同渗透层封堵压力与模拟水的注入量;

依据现场实际调控层渗透率确定调驱浓度,并依据拟扩大波及层渗透率水平,确定实际调控层需要建立的阻力系数,进而指导现场实施注入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剖调驱组合工艺方案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调控层为高渗透层,所述波及层为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宝周彦霞闻守斌王承州丁亚慧董宏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